分享: |
9月21日
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
他们是被困在时间迷宫里的 “老小孩”,是徘徊于过去与现在十字路口的 “时光旅人”。
9月21日是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今年的主题为 “早防早治,守护认知”。旨在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提高公众对老年期痴呆的科学认识,增强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的意识,营造关心关爱痴呆老年人的社会氛围。
据报道,浙江省人民医院阿尔茨海默病联合门诊的神经内科主任郭舜源教授、手外科和修复外科主任杨晓东教授、神经内科副主任张圣教授及手外科和修复外科副主任医师卢鸿瑞教授受邀,从防治现状、早期筛查到社会支持等多个角度,解读如何应对这一 “记忆的挑战”。
01
什么是阿尔茨海默病?
阿尔茨海默病(简称 AD)是一种以记忆力减退、认知功能衰退为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被称为 “记忆的橡皮擦”。患者脑内 β- 淀粉样蛋白(Aβ)异常沉积和 Tau 蛋白缠结,会导致神经元死亡和脑功能退化。
《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报告2024》显示,我国现存阿尔茨海默病及其他痴呆患病人数超1600万,85岁以上人群发病率高达30%。AD 已成为老龄化社会的重要健康挑战,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和生命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其典型症状是近期记忆丧失,如忘记亲人姓名、反复询问同一问题;定向障碍,如迷路、无法识别时间地点;性格改变,如易怒、焦虑或淡漠;生活能力下降,如无法自理、大小便失禁等。
“阿尔茨海默病是导致认知功能逐渐退化的疾病,也是最常见的老年痴呆类型。” 杨晓东教授介绍,其主要表现为记忆力减退、语言表达困难、判断力下降、情绪波动等,严重时患者会丧失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他补充道:“很多人以为 AD 只是‘记忆力下降’,其实时间定向障碍、空间定向障碍、语言障碍、性情变化等,都是 AD 临床期的表现。比如部分患者会分不清当下的月份、季节,某些记忆还会停留在特定时刻。”
郭舜源教授指出,判断是否患阿尔茨海默病,需结合系统的认知功能评价,血液检查、腰椎穿刺取脑脊液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CT)来确诊。他强调:“并非所有痴呆症状都由 AD 引起,脑血管病、脑炎和颅内感染、脑部肿瘤、甲状腺功能低下、维生素B1以及维生素B12缺乏、脑积水、外伤等都可能导致痴呆,因此必须到医院专科就诊,查明病因后再对症治疗”。
02
如何确诊?治疗有突破吗?
关于治疗突破,张圣教授表示:“过去20年 AD 药物进展缓慢,但2023年美国 FDA 正式批准仑卡奈单抗(Leqembi)用于早期 AD 患者治疗后,我们在延缓疾病进展上看到了新希望。” 这一药物的获批,标志着 AD 治疗从单纯对症干预向疾病修饰治疗(DMT,即通过干预疾病病理机制来延缓甚至阻止病情发展)迈出关键一步。在国内,多项针对 AD 的靶向药物研究正在推进,多款创新药已进入 Ⅲ 期临床试验阶段。不过她也坦言,目前的治疗手段,尤其是针对中晚期患者,临床效果仍较为有限。
此前,由复旦大学与阿里云等联合打造的CFFF平台提供AI算力,可实现提前15年预测阿尔茨海默病发病风险,精度超98.7%。这是医学领域的又一突破性成果。 突破性成果!提前15年预测阿尔茨海默病发病风险
03
手术治疗争议:叫停与探索并行
2020年,国内学者首创颈深淋巴静脉吻合手术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初步显示手术安全性良好,部分患者术后症状有明显改善,该项技术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并在国内一度成为该领域医患双方的关心热点。但2025年7月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叫停了该手术,认为该技术目前仍处于临床研究早期探索阶段,适应证与禁忌证尚不明确,安全性和有效性缺乏高质量循证医学证据支撑。同时,卫健委也明确,在伦理委员会充分论证的前提下,有成熟条件的医疗机构可科学规范开展临床研究。
杨晓东教授认为,手术被叫停是与前一阶段全国范围内对该手术的无序扩张开展与部分医疗机构过分扩大宣传有关,也包括手术技术规范性与合理收费等方面,是国家卫健委对新技术进行严格规范管控的必要举措。“我们团队较早开展多学科联合门诊并新技术的临床研究,目前正在整理总结前期临床探索的数据与资料;也希望在卫健委的支持指导下能够继续深入开展科学规范的临床研究工作,期待这一技术能更好惠及相应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他呼吁,对于中国原创技术,我们应客观公正对待与良好呵护,更希望经全国专家临床试验论证的原创新技术能成为 AD 治疗方案的新补充。
卢鸿瑞教授率先在国内专业学术期刊报道了阿尔茨海默病手术案例(2022年《中华显微外科杂志》),他介绍了该技术开展的曲折历程,并坦言创新技术的落地时,就曾受到过多方质疑,同时也理解国家卫健委叫停的良苦用心;然后简单提及了目前团队正积极开展的相关基础性探索研究的可喜结果与进展情况,也希望未来能对新技术开展提供良好的参考,早日让更多 AD 患者受益。
04
专家呼吁:共筑 “记忆” 防线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 杨晓东教授强调,“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才能让患者拥有更好的生活尊严。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不仅仅是警示,更是行动号角 —— 从个人健康管理到社会体系建设,我们需要共同为‘记忆’筑起强有力的防线。
SIC老博会
国际认知症照护专题论坛
SIC老博会持续关注认知症,并进行《 应对老年认知障碍,各地认知症政策规划与补贴盘点 看这些认知症照护“样板”,如何打造银发记忆港湾? 如何为认知症老人改造出一个“忘不了的家
当前,我国老龄化进程加速,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数量逐年攀升。这一疾病不仅威胁老年人健康,更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为进一步促进认知障碍领域的学术交流,SIC老博会组委会将于11月27-29日展会期间举办国际认知症照护专题论坛,并展示防走失定位、跌倒监测器等监测类,适老化家具及设计等生活起居类,脑健康筛查等评估类,老年益智玩具、音乐疗法等辅助认知类相关产品。诚邀各位专家学者、业界人士莅临参会参观,共同探讨老年认知障碍领域新进展、开拓新机遇。
文章来源:大京新闻网
参展SIC老博会
快速链接政策与市场
联系组委会
参展咨询: 林先生
958
参观咨询:孙女士
241
邮箱:
官网:
关于保利展览
SIC老博会组展单位广州市保利锦汉展览有限公司始创于2000年,是保利发展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600048)控股的专业展览主办机构,致力于打造世界一流会展品牌,提供国际性的展示与交流平台,帮助客户开拓无限商机。展会咨询
![]() |
![]() |
![]() |
![]() |
世展网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 |
销售客服 |
门票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