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 |
待春归
寒底微温春意动,新径开拓待时观
2025年上半年房地产仍表现低迷,高端制造业对钢材需求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
2025年上半年,房地产新开工面积继续同比下滑20%,降幅小幅收窄;各月土地成交面积基本处在近年低位;基建投资保持8.90%的增速,为长材需求提供一定支撑。制造业是钢铁需求结构转型的主要方向,近年高端制造业对钢材的需求持续上升;2025年上半年,汽车、机械及家电等制造业仍保持较高的景气度,对钢材需求支撑作用进一步提升。
钢材直接出口逆势增长,增速有所放缓。
2025年上半年,国际贸易摩擦反复,但钢材直接出口仍在去年高基数基础上,逆势保持9.20%的增速;这一方面得益于我国钢材出口分布较为广泛,受单个国家政策影响有限;另一方面源于我国钢材较高的性价比和多年的市场布局。间接出口方面,2025年上半年,机电、船舶等产品出口仍保持一定增速。整体来看,2025年上半年钢材出口仍具韧性,但受国际形势变动及2024年基数上升等影响,增速有所下滑。
2025年下半年多措并举,经济回暖可期,但钢材需求仍处于底部回暖阶段。
展望2025年下半年,随着“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及房地产刺激政策的加速落地,经济回暖有所期待。目前钢铁行业结构转型已初步取得成效,但房地产行业低迷对钢材需求仍存在压制影响,预计下半年房地产需求回暖仍待观察,新旧动能尚未完成转换,国内钢材需求仍处于底部回暖状态;出口增速较难维持,我国应充分利用海外资源,继续保持优势,对钢铁需求起到良好补充。
革新途
自律控产是良方,产能升级智数强
2025年上半年“三定三不要”和“自律控产降库存”效果显现,下半年自律控产是良方。
2025年上半年,钢协倡导“三定三不要”和“自律控产降库存”,继续推进行业减量、优化发展,粗钢产量同比下降3.00%;但钢材产量仍同比增长4.60%,部分品种仍存在供需错配情况。展望下半年,钢铁行业仍需保持自律控产,从实质上减少钢材供给;对此,一方面可通过绿色约束和产品升级倒逼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另一方面,下游需求结构的调整将促使企业调整产品结构,减少供给错配。
北材南移,产能升级,推动钢铁产业高质量发展。
由于我国铁矿资源集中于华北、东北和四川等区域,导致钢铁基地形成“北强南弱”的产能布局,而消费地相对集中于南部区域,消费运距较长。因此我国逐步通过产能置换、市场竞争等方式,向沿海及南部区域转移,近年多省份取得一定成效,钢铁行业基本形成了沿海、沿江、内陆相对合理的总体布局。
破僵局
反内卷效果显现,平衡供需为关键
2025年上半年“反内卷”和成本回落实现利润修复,毛利率出现近两年明显好转。
2025年上半年,铁、焦、矿价格均出现下滑,且从跌幅来看,钢价降幅最小,焦炭降幅最高,钢铁行业出现近两年毛利率的明显回升。2025年上半年,我国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利润462.8亿元,同比增长13.7倍,增速为全部31个工业大类最高。利润回升一方面得益于成本回落,更重要的是“反内卷”和“三定三不要”的推行让钢企实现了有需求的生产、有效益的生产和有回款的销售。
预计2025年下半年原料价格仍有下降空间,解决供需矛盾仍是获得盈利关键。
预计2025年四大矿山的产能有一定增量,且国内铁矿增量也将循序渐进,此外,预计西芒杜铁矿一期在2025年末将贡献产能,预计下半年铁矿石价格仍有下降空间。虽然上半年盈利明显回升,但钢铁行业仍存在供需错配的矛盾,下半年仍需继续推进自律控产,逐步缓解供需矛盾。
领“绿”潮
技术创新引路开,绿色低碳筑未来
中国钢铁——技术进步驱动者、绿色转型贡献者。
自提出“双碳”目标以来,我国钢铁行业加快了转型的步伐。截至2024年末,已有171家钢企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和评估监测,占粗钢产能70%以上;截至2025年上半年,已有117家钢铁企业投身“双碳最佳实践能效标杆示范厂”培育中,覆盖粗钢产能高达6.6亿吨,占全国总产能比例近60%。预计2025年主要钢铁企业将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持续推进能源转型和产能升级,进一步提升绿色化、智能化和数字化水平。
绿色低碳为新径,技术创新映未来。
钢铁绿色转型对技术的要求日益迫切。2022年8月,低碳工作推进委员会正式发布了《钢铁行业碳中和愿景和低碳技术路线图》;2024年10月,中国版“低碳排放钢”标准正式发布实施。此外,钢铁行业绿色转型依赖上下游的通力合作,需将钢铁行业低碳技术发展、结构转型与采购端和需求端有效结合。
压中稳
信用质量稳中行,债务减量压仍萦
预计2025年钢材产量稳定,钢企收入增长受限,盈利有望修复。
预计钢铁行业2025年仍将延续产能稳定的总基调,在销量相对稳定的情况下,需求对钢价支撑的不足,预计2025年钢铁行业收入增幅受限。上半年盈利明显回升,若下半年自律控产效果持续,盈利有望回升。但2025年是钢铁超低排放改造的关键时间点,未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企业仍将有一定资本支出,钢企存在外部融资需求,利息支出规模较大,自由现金流对债务覆盖能力有限,预计2025年钢企偿债压力仍在。
2025年上半年发债主体及发债规模相对稳定,预计2025年下半年钢铁行业存续债仍保持较大规模。
2025年上半年,钢铁行业新发行债券约1000亿元,涉及16家发债主体。从区域来看,主要集中于华北和华南;从企业性质看,主要为地方国有企业和央企。预计2025年下半年,主流钢企仍将延续压降负债的趋势,但盈利上升幅度有限,且部分钢企产线仍有环保及产能升级投入,钢企仍有债券融资需求,新发行债券主要用于债务置换。预计2025年下半年钢铁行业新发债券仍将以高等级发行人为主,存续债券仍保持较大规模。
总 结
2025年上半年,钢铁行业“反内卷”、“三定三不要”和“自律控产降库存”等措施效果明显,且钢铁行业成本回落,钢企利润明显上升。
考虑到政策传导及钢材需求结构转型仍需时日,预计2025年下半年钢铁行业需求仍处于底部回暖状态。
从供给端来看,目前钢铁行业基本形成了沿海、沿江、内陆相对合理的产业布局,但钢材供给仍存在错配,预计2025年钢材供给总量稳定,结构继续优化。
盈利方面,预计2025年下半年原料价格仍有下降空间,解决供需矛盾仍是获得盈利关键,如可延续推进自律控产,钢企2025年盈利有望修复。
绿色发展方面,钢铁行业绿色低碳成果初显,2025年主要钢企将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持续推进能源转型和产能升级,进一步提升绿色化、智能化和数字化水平。
企业信用方面,预计2025年下半年,钢铁行业信用质量保持稳定,发债以高级别企业为主且存续债务规模仍较大。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转载文章、图片、视频旨在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内容不代表本号观点,其真实性、准确性请读者自行判断。若涉及版权或内容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040],我们将核实处理。读者依据转载信息行事需自担风险。
文章来源:东方金城投资人服务
联系我们
参展联络
曹西坤 958
刘家云 599
海外展联络
曹皖豫 623
参观联络
许 琪 040
媒体及市场合作
钱晓东 314
展会咨询



![]() |
![]() |
![]() |
![]() |
世展网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 |
销售客服 |
门票客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