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浪潮涌动在金秋的羊城,美好生活的图景在第138届广交会的展位上徐徐展开。10月31日,广交会第三期正式启幕。就在开幕首日,首次在广交会展馆D区设立的“智慧医疗专区”就成为全场焦点。从“能爬楼的轮椅”到“AI智能老中医”,从“生命源代码”到“数字解剖台”,47家聚焦智慧医疗设备产业链上游核心技术的企业同台亮相,呈现出科技与健康融合的生动场景,展示了中国医疗科技的硬核实力,更彰显了“以人为本”的健康理念。
“能爬楼的轮椅”成明星,新兴技术“圈粉”世界开幕首日一早,广交会健康医疗展区内就迎来爆棚人气,其中,一台具身移动辅助机器人成为展区热门展品,展位周围聚集了众多外国客商驻足拍摄和体验,围得水泄不通。现场,围绕产品性能、价格、采购合作等问题的询问持续不断。“神奇、便利、安全!”首次参加广交会的澳大利亚采购商Eve在体验后由衷赞叹,“我要给我奶奶买一台!”虽然他并不是健康医疗行业从业者,但也被现场智能医疗产品的创新技术吸引。“这里的产品很有趣,很多创新科技甚至在ChatGPT上都搜索不到,这是最打动我的地方。”他提到,广交会健康医疗展区展现的科技水平极具前瞻性,而且一些适老化产品的表现尤为突出。他表示,这款产品的全地形适应能力、智能平衡控制及安全防护设计,不仅能为老年人提供出行帮助,还可提升不同人群的生活便利性,“我觉得这类智能科技在改善生活品质方面具有较大潜力”。小神童创新有关负责人介绍道,企业来自中山并在广州设立了技术研发中心,这次备受关注的具身移动辅助机器人具备全地形通行能力,支持履带爬行、攀爬越障、轮式四足三种模式切换,可适配爬楼、越沟、爬坡等多种场景。该产品最大爬坡坡度40度,可适应21厘米高台阶(超出中国相关国家标准的15-18厘米范围),平地续航35公里,爬楼续航200公里,最大载重能达到136公斤。同时,产品搭载AI智控系统与全方位座椅平衡系统,配备汽车级安防配置,支持自动折叠及多维智能操控。现场讲解员透露,“自去年9月推向市场并启动宣传以来,市场反响良好”,针对现场客商关注的价格问题,讲解员回应,产品价格因销售区域不同存在差异,海外市场售价大致在几万美元区间。不少客商在体验产品后,进一步咨询采购合作细节,表现出明确的合作意向。
“无人流水线”实现国产超越:通用大模型斩获国际殊荣当天记者留意到,德适生物的展台前人头攒动。其带来的iMedImage医学影像通用大模型,因其革命性的技术突破,成为客商和专家关注的“明星”。“传统的AI医学影像模型,每个病种都需要从头训练,耗费的数据量和时间成本非常高。而我们的通用大模型只需数百例样本、短短数天的微调训练,就能快速构建一个高精度的专病模型。”德适生物现场负责人向驻足询问的海内外客商介绍。这一颠覆性优势,为AI快速赋能更多医学影像检测场景奠定基础。据悉,该模型基于海量医学影像数据完成预训练,支持19种影像模态,覆盖超过90%的临床应用场景。其卓越的创新性已获国际认可,成功斩获沙利文“全球医学影像基座大模型创新奖”,标志着我国在该领域已跻身世界领先行列。在展台另一侧,德适生物展示的“全自动无人值守细胞实验流水线”则以其高度自动化、智能化和惊人的精确度,诠释了中国智造的品质。设备全程自动运行,从细胞收获、制片染色、图像扫描到最终的智能分析,全流程无需人工干预。
“我们将传统需要数周的染色体分析流程,压缩至7天以内,并将准确率提升至99.86%。”德适生物研发工程师向客商介绍。据了解,该流水线的智能扫描分析模块已被评定为“国际首台(套)装备”。市场数据显示,德适生物在中国染色体核型分析领域的市场占有率已达30.6%,成功打破了蔡司、徕卡等国际厂商的长期垄断,实现了从“国产替代”到“国产超越”的关键跨越。广交会不仅是展示实力的“秀场”,更是连接中国智造与全球市场的“桥梁”。“广交会是一个全新的起点,”德适生物创始人宋宁表示,“我们希望借助这一全球性平台,与国际伙伴建立更紧密的联系,将经过国内实践验证的技术与方案,更快、更好地推向世界,共同推动AI医学影像技术的全球普及与应用。”
“AI智能老中医”把脉忙:数字革新开启临床新纪元展馆甫开,山东数字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高清数字人虚拟解剖台前就已围满采购商。这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虚拟解剖产品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而且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企业负责人介绍,目前,这款产品已在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余所医学院校、医院和科研机构中投入使用。“在欧洲、北非、中东、东南亚、中亚和美洲,我们已建立起稳定的代理商网络。”公司负责人表示,“前三届广交会结识的采购商中,超半数已转化为实际订单。本届广交会规模更大,宣传力度更强,我们已经收到很多境外采购商的信息,要求到展位洽谈。”不远处,青州尧王制药有限公司的中医AI智能辅助诊疗设备同样引人注目。其万方仪临床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借助前沿人工智能技术,通过深度学习并精准模拟500多位老中医的诊疗经验,实现了传统中医的智能化传承。“这款智能脉诊仪完全模拟老中医的三指搭脉,通过对脉位、脉率、脉力等参数的测量与计算,模拟传统的‘寸口三部分候脏腑’测试法。”技术人员向围观采购商演示设备如何可视化展现28种脉象结果,并通过人工智能算法给出诊脉结果和调理方案。“这不仅是技术的进步,更是中医文化的创新传承。”一位来自欧洲的采购商感叹道。
!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发布的部分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来源于第三方或网络信息,转载目的在于分享和传递行业信息,不代表本公众号认可其观点,内容仅供参考。本公众号转载的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部分内容推送时未能标注原作者的,请及时与本公众号联系;内容如有侵权,请及时通知本公众号删除。在法律许可范围内,广交会展馆享有最终解释权。(来源:广州日报、大洋网)
会务组联系方式 展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