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 |
2025年10月举办的德国杜塞尔多夫国际塑料及橡胶展(K展),吸引66个国家3200余家参展商,其中中国参展商数量达到607家,占比18.5%,排名第二,仅次于主办方德国。随着中国出海队伍的壮大,这样的数据早已屡见不鲜。根据中国贸促会发布的数据,截至2025年7月31日,我国赴海外参展企业超过2.3万家。然而,一边是数万家中国企业每年奔赴全球各地参展,“中国制造”在法兰克福、拉斯维加斯等国际展会占据重要席位,另一边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全球排名前列的跨国展览公司中难寻中国资本身影,境外知名经贸展会鲜有中国主办项目,全球巡回学术会议缺乏中国主导力量。这种强弱反差的对比,凸显出建设会展强国的迫切性。
中国会展业的“强”,得益于制造业的深厚底蕴与企业“走出去”的强劲动能。作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我国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完整的产业体系为企业参展提供了坚实支撑。从珠三角的电子企业组团亮相德国慕尼黑电子展,到长三角的汽车零部件厂商齐聚美国底特律车展,中国参展商凭借丰富的产品品类、过硬的产品质量,在国际展会中展现出强大的市场竞争力。每年数万余家出境参展企业的规模,不仅带动了对外贸易增长,更让中国企业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为会展业积累了宝贵的国际市场资源。这种“参展端”的优势,本应成为撬动“主办端”“运营端”突破的支点,却因缺乏产业链整合能力与国际品牌运营经验,未能转化为会展业的整体竞争力。
中国会展业的“弱”,集中体现在国际话语权缺失与产业链高端缺位。从全球会展业格局来看,头部资源高度集中于欧美企业,根据AUMA的数据,仅德国就占据全球知名经贸展会的70%;在航空航天、高端制造等细分领域的顶级展会中,中国企业多为“参与者”而非“主导者”。这种“弱”的背后,既有我国会展业市场化程度不足、专业人才匮乏的问题,也有国际资源整合能力欠缺、品牌影响力有限的短板,导致我国在全球会展产业链中长期处于中低端环节,难以充分享受会展经济带来的附加值。
借势国际组织平台,是提升我国会展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抓手。今年11月,第92届UFI全球年会将再次落地中国香港,这既是国际会展界对中国市场的认可,更为我国会展业突破瓶颈、提升国际竞争力提供了重要契机。UFI作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展览业组织,其全球年会落地中国,既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中国会展市场潜力的认可,更为我国会展业对接全球资源、参与国际规则制定打开了窗口。我国应充分利用这一契机,一方面推动本土会展企业深度参与UFI的标准制定、认证体系建设,将中国会展业的实践经验转化为国际通用规则,如在绿色会展、智慧会展等领域提出“中国方案”;另一方面,鼓励本土会展企业与UFI会员企业开展战略合作,通过技术引进、联合办展等方式,学习跨国展览公司的品牌运营、市场开拓经验,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本土会展龙头企业。
培育本土跨国会展企业,是突破国际竞争短板的核心路径。针对全球知名会展公司中缺乏中国资本主导企业的问题,我国应从政策扶持、市场整合两方面发力:在政策层面,可出台专项扶持资金,支持本土会展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海外并购等方式扩大规模,提升国际资源整合能力;在市场层面,推动会展业与制造业、服务业深度融合,围绕我国优势产业打造国际知名展会品牌,如依托新能源汽车产业优势,培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能源汽车展会,吸引全球企业参与,逐步实现从“中国主办”到“全球认可”的跨越。此外,还应加强会展专业人才培养,建立涵盖会展策划、国际营销、法律合规等领域的人才培养体系,为本土会展企业“走出去”提供人才支撑。
提升学术会议国际影响力,是补齐会展业国际竞争力短板的重要维度。我国应加快培育总部设在中国的国际组织,支持其围绕我国科技优势领域(如5G、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举办全球会议,通过设置前沿议题、邀请全球顶尖专家参与,提升会议的国际认可度。比如首个总部设在中国的国际组织——国际竹藤组织创办的世界竹藤大会,就取得了很大的国际影响力,然而这样的组织和国际会议数量还是太少,不足以支撑起中国会议产业的国际地位。
盘活国有资产,打破现有展馆运营机制,引入民营展览机构搞活展馆运营市场是提升会展业国际竞争力的内生动力。展馆是会展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我国的展馆规模与数量已经达到全球之最,但是总体利用率偏低一直为业界所诟病,这不仅造成国有资产的严重浪费,更制约了会展业整体发展活力,成为我国从“参展大国”迈向“会展强国”的重要梗阻。我国的展馆大部分为国有国营,受限于体制原因,大部分场馆不同程度存在着“重建设轻运营”的困境,主动性与开拓性不足。这也导致一些展会项目“想进进不来、想办办不好”。笔者以为,破解国有展馆运营难题,关键在于打破体制壁垒,引入民营展览主办机构这一“活水”。这些机构既懂使用场馆的痛点,又有迎合市场的动力,能够为盘活大量闲置的展馆资源提供有益的助力。
会展业是连接生产与消费、国内与国际的重要纽带,其国际竞争力直接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产业水平与国际话语权。从“参展大国”到“会展强国”的转变,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政府、企业、行业组织协同发力。相信在中央“十五五”战略的指导下,随着中国国际地位和经济实力的提升,我国会展业的国际竞争力也将再上一个台阶。
(原标题:提高我国会展业国际竞争力的抓手)
编辑:韩明强
审稿:裴 峰
END白明BREAK AWAY往期推荐01
会展圈又出猛料!聊天内容曝光
02抢占品牌高地,链接千商资源!ICEBC 2025火热招商中
03在这里,找到2026的答案!ICEBC 2025亮点全揭晓
CHANNELS中外会展视频号展会咨询



![]() |
![]() |
![]() |
![]() |
世展网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 |
销售客服 |
门票客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