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收录于话题
企划前言 / Introduction
“致敬华语设计这些年”是由广州设计周携手木里木外于2018年联合今日头条、建E室内设计网、《现代装饰》、澳门日报、澳门有限电视、《漂亮家居》及两岸四地多家媒体及百家设计服务机构共同发起,旨在盘点影响华语设计圈的室内设计领袖人物,与他们共同畅谈华语设计这些年的发展、变迁、机遇、挑战与未来畅想。
“致敬华语设计这些年”大型系列纪录活动,以一榜、一礼、一谈、一刊、一片、一览、一宴的形式,立体式回顾致敬华语设计走过的这些年,致敬一个个响亮的名字,致敬他们塑造了华语设计的黄金时代。
“鞍”椅(品牌:感物 Ugan concept)
大概有趣的灵魂自带丰盈,世人眼中隔绝繁华的单调,被他们品味得活色生香。一同构建起的,是青山村的新颜,及被重新唤醒的传统工艺基因。“融设计图书馆”和“品物流形”是张雷与Jovana Zhang、Christoph John更为世人所熟知的书写,殊不知,青山村更像是一个最大的隐藏彩蛋,潜藏着他们生活的多姿,热爱的理想。品物流形PINWU和融设计图书馆创始设计师
从下至上:Jovana Zhang、Christoph John、张雷
与多年前中国千千万万个落后农村缩影之一的形象对比,青山村发生的一切焕新,都与张雷及团队有着紧密的相连。曾破败的东坞礼堂摇身一变,成为了这个村里大名鼎鼎的一张名片—“融设计图书馆”,也成为这位设计者人生中最重要的精神热爱安放地。依托品物流形,他再次重启了当地传统手艺,让质朴而伟大的民间智慧重归传统乡村,经济与环保,文化与传承皆在其中。集合了当地金丝网编与竹编工艺大成的伞状“风雨连廊”,天地辉映,青山绿水做背景。工艺出自最淳朴的乡民之手,每一步手作都在无限接近于艺术成形的美好中。其中的玄妙,恰是似曾相识的传统工艺和传统文化被解构,被当代艺术重生的意趣。作为青山村的美学总监,以“就地取材,物尽其用,实用之美”的原则,做真正能够服务于新老村民的乡村设计。黄湖自然体验园、青山自然学校、青山工坊,音乐节,艺术展,图书馆,民宿,健身房……一切创造与活动的背后,是以自然禀赋为根,所构建的生活与艺术的链接。材质工艺被解构走向无限,设计与艺术的抽象则渐渐融入于生活的真实。传统的未来,在新旧之间落笔平衡,让青山村这个普通的乡村,涅槃重生,也无限接近着张雷毕生设计理想的彼岸。“鞍”椅(品牌:感物 Ugan concept)
“蝈蝈虎”艺术装置(品牌:江南布衣)
在意大利的学习,更像是一场旁观者的顿悟,他看到了当地设计师如何尊重传统文化,学习传统的手工艺。当地的设计理念,及站在传统文化这个巨人肩膀上呈现出的设计成就,如一面镜子,照见了自己内心清晰的觉醒。每一种带有鲜明型格的设计,不都是根植于其所处的文化与工艺之下吗?这一粒新发现的种子,一旦在心里悄悄萌芽,便是再也无法阻挡的强烈生长。带着新的觉醒,张雷回国后便开始学习、研究传统手工艺,跑遍了全国大大小小的乡土,深深扎根于那里的在地材料与工艺,剖析,吃透每一种造物的渊源与原理,一一解构,准备着致力于未来与现代设计相融合的新创作。他将所探所研尽情收集,为这些“宝藏”构建了一座专门的融设计图书馆,在这里你能找到中国几乎所有的手工艺门类。每一种传统造物被重新发现,审视,接下来的发生,便是这一类特定文化在当下的再生长。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广袤大地上千千万万的传统工艺,横向是繁博,纵向是深究。从学习研究,到再创造,融入当下真实世界的应用,其中悠长与寂寞,可窥一斑。跨界的设计,让这一切构想得以发生。“蝈蝈虎”艺术装置(品牌:江南布衣)
张雷为此耗费了大量精力,将跨界设计作为实践的路径,构建起多视角,多元化,多维度的材料与工艺应用场景,让古人智慧与现代审美的交融生长出无限可能性。在品物流形的团队中,涵盖了产品设计,家具设计,平面设计,策展,艺术装置,室内设计,橱窗与店铺空间设计,插画师及品牌策略等……庞大的专业体系,与多触角发散,让这些曾经沉寂了几十年,上百年,甚至是千年的材质与工艺,得以多姿态,多领域,与世人再续旧缘,焕颜新见。被张雷选中的材料与工艺,恰恰是链接起多个设计领域的万物之源,以“传统的未来”为名的设计进击,其背后的传统渊源与文化力量,则是从格物致知,到物尽其用的要义所在。“The Lake 湖”艺术装置——水的一生
所谓万变不离其宗,一旦触发了底层逻辑的通关密码,接下来的加速便势不可挡。余杭油纸伞的工艺和结构被重构,一盏轻盈的伞吊灯应运而生;皮纸和天然浆糊的糊伞工艺被灵活拆解,便成就了一盏极具结构感的简朴台灯……通过这一次实验,意外获得的糊伞工艺,则直接催生了飘PIAO宣纸椅的诞生,成为张雷里程碑式的造物,让其在米兰家具展上一战成名,品物流形也成为了获得全场大奖的第一位中国设计师团队。其影响力不绝,后来再次斩获了红点奖的至尊设计奖……飘椅Piao- Paper Chair
长尾效应源源不绝,飘纸椅的一战成名,是一个开端,也成为未来的起点。张雷的“传统的未来”理念,成为一脉设计路径,以现代设计方式,重新定义传统手工艺,落入千万个新的领域,激发出灵感的源泉。在最原始的质朴上重构现代艺术,与设计的自然而然一脉相承的,是张雷在设计上的智慧哲学。在他的主观动机上,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是发自内心的渴求,而非功利驱使的既定路线。“我们所研究的传统材料和工艺,未来可能会应用到,也可能应用不到,只需发自内心去学习就可以了。”情到浓处,自然成诗。每一次全力以赴,都是设计进阶路上的加码。默默耕耘的水到渠成,厚积薄发便这样发生了。张雷以自然的造化,拆解,重构,以世界读懂的现代设计语言,再现东方美学的悠远流长。更深层的意义则在于,这样沉淀着传统文化的中国设计,让世界亦为之惊叹。“The Lake 湖”艺术装置——24膳
融设计图书馆
这里被称为中国第一座传统材料图书馆,展示着上千种中国传统材料,由张雷与合伙人寻遍全国村落而得,成为延续传统工艺与传统文化的根脉。依托于融设计图书馆,张雷早已定下了一个40年的人生计划,每五年为一个主材料的精研计划,并已付诸于实践的探讨。在2013年-2017年的第一轮五年“融”设计展上,以竹·丝·土·铜·纸作为主题门类,拉开了40年孜孜以求的盛大开幕。五种中国传统的手工艺,融化解构为材质,为灵感点,呈现出独具中国传统工艺和文化的新设计。中国传统的文化宝藏,与当代国际化设计语言的表达,从“融化”到“融解”,将融的理念诠释得淋漓尽致。在不同的策展,在全球的舞台上,极尽绽放。“芜境之地”艺术装置(品牌:木里木外 MULI)
融是开放的格局。安于山村一隅的融设计图书馆,不只是张雷与品物流形的私人设计阵地,亦不是一座孤独的图书馆。无门庭若市的喧嚣,却也早已成为有趣灵魂的聚集地。它以博大的胸襟对世界开放,不分国界,不分领域,只为热爱材料与工艺研究及手作人。他们可以长期驻场创作,与当地村民家深度交流,以各自所长互为探讨。
融是无限可能性。每年的“融”主题设计展,是全球设计师、手工艺匠人的狂欢节,他们以不同灵感与材料输出的艺术作品,不仅在此碰撞,更有机会在全球顶级设计展上亮相。
“融”是其中的灵魂,它以单位空间,纳容无象。对于青山村的孩子,它是一家免费使用的学习场所,蕴藏着知识萌芽梦想的未来希望;对于中国传统材质和工艺,它是不同时间轴线上交汇的文化梳理;对于那些沉寂于岁月里的手艺人来说,英雄得遇用武之地,个人价值与当下社会进程再度融合;对于全球设计师,它是大展拳脚的资源依托;甚至于对华语设计来说,它已经成为一面窗口,与世界设计的关系从仰望到并肩。
“植物与天性”系列儿童概念家具(品牌:护童)
试错,进化,品物流形的18年,扎根青山村的40年发愿,融设计图书馆设计的研发与包纳融合的永动机模式……考究每一面的轨迹,都指向了张雷对中国传统工艺与材质当代化和世界化夙愿的痴迷。从油纸伞的实验,到“飘”纸椅,到以不同传统材料为核心的“融”探索性设计展,他总是在寻求最自然、最真实的答案,以国际化的设计语言,在别人不易觉察的朴素中,创造出惊人心魄的美。
在俗世繁华里,这种非功利的自然发生,反而成为一种潜移默化的惊人进化。扎根于青山村的原生时间里,传统工艺生发的触角,落于天目里的装置,到达米兰展,惊艳全世界。蝴蝶已振翅,欲掀起飓风之力……
张雷
· END ·
出品方︱PRODUCER
广州设计周组委会
联合策划︱JOINT PLANNING
「致敬华语设计这些年」项目组
特约撰稿人︱WRITER
清歌传媒 林青
*本文内容版权归广州设计周组委会所有,相关图片经设计师授权,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
广计周
点击立即购票
直通2022广州设计周
![]() |
![]() |
![]() |
![]() |
世展网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 |
销售客服 |
门票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