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人物 | 致敬·蔡文卿:现代艺术构建空间文化的探路者

来源:世展网 分类:家装设计行业资讯 2022-09-21 15:05 阅读:10867
分享:

2025年广州设计周-家居设计展Guangzhou Designweek

2025-12-05-12-08

距离214

企划前言 / Introduction

“致敬华语设计这些年”是由广州设计周携手木里木外于2018年联合今日头条、建E室内设计网、《现代装饰》、澳门日报、澳门有限电视、《漂亮家居》及两岸四地多家媒体及百家设计服务机构共同发起,旨在盘点影响华语设计圈的室内设计领袖人物,与他们共同畅谈华语设计这些年的发展、变迁、机遇、挑战与未来畅想。

“致敬华语设计这些年”大型系列纪录活动,以一榜、一礼、一谈、一刊、一片、一览、一宴的形式,立体式回顾致敬华语设计走过的这些年,致敬一个个响亮的名字,致敬他们塑造了华语设计的黄金时代。

与蔡文卿这位设计大师的对话,绝对是先识其作,再解其人。访谈的场域担当,落在了其代表作“建业只有·剧场酒店”的肩上。这一人与人,人与空间的特别碰撞,让大师背后的故事发酵得格外深刻,且微妙。

Studio STAY 永续设计创始人——蔡文卿

师之大者,早已不再将视野囿于技法之间,他们更旨在向文化与历史的深度与高度去追寻设计的真谛,以空间传达人类在时间轴线上的传承与革新。我们致敬大师的点,因其开拓性和引领性,更敬仰他们将设计的内在性,升华至灵魂和精神的范畴。蔡文卿的独特设计表达,恰在于此。文化与艺术在空间中的强烈表达,他专于室内设计30年,自然而然走向的独树一帜。他所经手的每一个空间,在视觉的呈现上可谓各有特色,但深究背后的底层逻辑,却有着一脉相承的通感。他擅长发掘每一个项目的在地性历史与文化特征,以此为原点,去分叉时间,讲述那些也许即将被遗忘的珍视。另一面显性的个人表达特征,则是文化挖掘之上,以当代艺术所幻化出来的风尚。在地性以时间与进化的双向轴线,一起交汇于当下空间中,其表可现,其理可溯。

当与蔡文卿置身于他所设计的建业只有·剧场酒店,身临其境听他诉说设计故事,这一切显得尤为鲜活,且耐人寻味。面世一年有余,建业只有·剧场酒店已经成为炙手可热的文旅IP,依托于戏剧幻城,以独特的建筑空间为载体,背后隐喻的是关于这一片中原土地关于风俗,文化传承,以至于朴素情感的故事,建筑与空间融入其中,成为一出沉浸式的戏剧文化。

建业只有·剧场酒店

在深度了解项目所在地的人文历史,与中原文化的核心要义,他选取了河南地域特色中“夯土”,“麦穗”,“大地”,“穹苍”,“地坑”等几个显性的“点”,以在地文化为基底,运用艺术的笔触,抽象化这些点,成为落入空间中的场域,装置,更是灵魂,浸入脉络,融于细节。源自黄河径流特有的建筑符号“地坑院”,成为开放式的庭院特色;大堂柜台和大面积的夯土质感墙体,取自于古往今来的中原大地,以不同的现代工艺,落于空间细部;大堂的麦穗艺术装置,以现代艺术的抽象,去共和置身田间的想象,去唤醒粮食、大地,与人一路进化而来的依存关系……中原文化的来时路,与摩登新风尚,在蔡文卿独有的设计语言里,徐徐铺展开来,延续了千百年的大地脉搏,被现代的艺术述说,重新贯入新动力,随着时代的跃动再次同频。郑州建业只有·剧场酒店的空间书写中,字里行间都彰显着蔡文卿的独特性,那种无需奢华,却见细节真章,那种自文化与艺术中生长出的设计……

建业只有·剧场酒店

能够被看得见的表达,永远是很少的一部分具象场域。更大一部分的内在世界,恰如冰山的八分之七,深埋于水面之下。不为人所见的,正是蔡文卿对于设计,对于文化与艺术的双向积淀,了解,挖掘,贯通,乃至于再重构。

一面是空间设计中看得见的布局,材质,装置,元素,肌理等具象的细节打磨,一面是看不见的思维几经辗转,重组,幻形所抽象出来的创意艺术,二者共同构成了蔡文卿独有的空间讲述呈现,缺一不可,且功底需邃。不管是纵深还是广度,如此全面的知识与实践储备,绝非一日之功。当下的到达,来自于蔡文卿起步即国际视野的站位,每一步都算数的设计力行,以及多元舒展开的设计触角。相较于多数设计大师的起点,蔡文卿是特殊的存在,他的设计之路并非起源于设计贫瘠的华语地域内,可谓赢在了起跑线上的人。建筑设计的学习与实践,让他在纽约一呆便是近20年。纽约都市化进程的天时地利,建筑设计的专业背书,让他顺理成章在当地以现代极简主义结合精致装饰拔尖知名的建筑设计事务所扎根,在更宏大的视野里去创造。“在纽约的时候,渴求一切学识,拼命补充着学问,技术,涵养等各式各样的知识。”他将自己的职业生涯,看作是设计累积的过程。

Regent Phu Quoc Artwork Design

每一种独特的设计书写,必可在背后的蛛丝马迹中,找到其中的源起。起步于当时艺术更兴盛的美国大都会,在世界最前沿的风尚影响下,对于艺术这一领域,蔡文卿亦有着格外敏锐的直觉,加之耳濡目染与刻意学习并行,他擅长以艺术家的思维和工艺,去表达现代室内的造境。直到今天,他在纽约仍有专项的艺术事业,并与全世界前沿的艺术家保持着良好的沟通和合作。世界最顶级的国际大都市专业机构的历练,建筑与室内设计并行向前的双向实践;以中国文化的根脉,链接起全世界艺术的表达形式……每一种角度的进阶,都是时间的催化剂,打开了一个人对外吸收,对内归纳的加速度按钮。

苏州凯悦酒店

天时地利人和,更易造就快速到达,避免了那些时间上的等待与弯路的阻碍,让蔡文卿的事业来的格外早。当厚积遇上新的机遇,便一发不可收拾。随着国内设计环境蓬勃发展,大体量的建筑与室内设计,成为当时炙手可热的机遇。这激发出蔡文卿新的事业抉择,以及那些不同文化下的空间陈说。如果说近20年的纽约职业生涯,是一个华语设计师在更大世界里的历练,那Studio STAY永续设计是蔡文卿回归华语设计的落脚点。从纽约到北京,以自我设计事业的创始,打开了新的设计窗口,也以“Studio STAY永续设计”之名,埋下了设计立愿的初心态度。

“永续”的中文名字,可谓用心良苦,几经辗转,纳容了行业的属性,寄予着设计者的初心不改。取自己名字中的“Tsay”,重新排列组合,构成了STAY。简单的四个字母,却历经了心思的辗转,与寓意的隐喻。STAY承载着驻足与停留的意向,与蔡文卿所选定的酒店设计领域境界契合,暗喻这一空间领域期寄给到来者的体验。STAY亦是坚持,以此表达对于设计事业的热爱,以不间断的进阶,实现事业的永续。他笑称这是一场文字游戏,但其中的恒心可窥一斑。永远把进取心放在得失心之前,这是大师们共通的性格特质。从纽约到北京,环境不同,文化不同,项目不同,甲方亦不同,但做好设计的底层逻辑与渴求是相通的。不管时间或空间,乃至于身份如何转换,蔡文卿对于“自己是一名设计师,需做出好的设计”的执念始终不易。

苏州洲际酒店改造

他创办的Studio STAY永续设计,专注于酒店,餐厅与会所等商业项目的设计,面对着更开放性的空间体验者,他对于空间的品质与设计的落地,有着近乎苛刻的挑剔,以至于在他所有的设计项目中,都可体验到魔鬼般的细节惬意。创意至上的底色,让一切行动与设计思维同出一脉,发散于当下某个具象的点,历经辗转,链接,早已幻化为新的形态概念,然最初的根脉,依旧可从中寻得,这是一种浪漫主义,相较于天马行空的无限,却又从未脱离过原点的初心回旋。

DoubleTree by Hilton Taipei

你若盛开,清风自来,蔡文卿以一个个落于实地的具象空间,永续着设计的初心,也引来一个又一个新的委托,在当下成就上书写出新的出发。

对于侧重于商业空间的设计者们来说,为商业赋能的设计,是永远都逃不过的命题。在蔡文卿的设计理念中,利他主义早已成为空间里的一脉暗线,埋伏在达成体验者最舒适体验的细节里,也书写在了惊鸿一瞥的艺术创新中。

三亚艾迪逊酒店·晋园别墅

“我希望我的设计,是可以创造价值的部分,让投资者得到回馈,帮整个企业建立起好的品牌名声,协助委托者共同创造出他们想要的梦想……” 相较于个人风格的强烈彰显,他更立足于设计的利他主义,这恰恰又让他的空间作品呈现出一眼惊艳的辨识度。利他之心,需要有与之匹配的设计能力,大概这才是二者和谐统一的真谛。有人设计的是空间,有人设计的是艺术,有人设计的是文化,而蔡文卿的空间中,三者融为一。

重庆赖特与山别墅

面对每一个委托者,他都全力以赴去深挖项目的核心优势,深度考究文化,历史与艺术可能带来的加持,甚至于多次以原创,去弥补和契合空间设计应达成的统一性。在只有·剧场酒店的设计中,他与业主费尽心力找遍世界,终在法国巴黎寻来专门制作铁艺壁灯的场景,呈现出传统建筑材料夯土在壁灯上的新生。

文化与艺术,是出彩的重头戏,亦是呕心沥血。乘着在地文化的底蕴,以现代的技术与艺术手法,营造出属于当下时代的视觉与空间体验,则是在这之上的创新突破。这一设计的理想化与使命感,一一落于现实的空间里,为每一个城市打开了一扇新窗口。在重庆丽晶酒店的门厅入口,他以大体量的陶瓷,构建了一整面俯瞰山城的陶瓷屋脊艺术墙;在开封铂尔曼酒店,他以北宋汝瓷为灵感,创作出三个古色古香的个性接待台,并以满堂的菊花做艺术水晶灯,契合开封菊城的理念;在台北希尔顿逸林酒店,他用8片黄铜质感的银杏叶,独创金属吊顶……

重庆丽晶酒店

重度的文化爱好者,艺术设计的大拿,在蔡文卿的个人进击中,皆可以嗅到蛛丝马迹。他孜孜不倦的钻研与创新背后,皆是以项目,以及委托者的梦想为出发点,没有条件,便创新条件的不放弃。久而久之,从一个点的运用,引发对这一艺术与技术的连锁反应,进而发展成为一项独有的设计特色,因地制宜推而广之于更多项目中。利他,终也利己,这是古老的东方智慧,亦是蔡文卿的设计与人生哲学。在室内设计的天时地利中,在不断进取的足迹里,蔡文卿将个人故事最传奇与精彩的部分,都写入了他的设计思辨里。

· END ·

出品方PRODUCER

广州设计周组委会

联合策划︱JOINT PLANNING

「致敬华语设计这些年」项目组

特约撰稿人WRITER

清歌传媒 林青

*本文内容版权归广州设计周组委会所有,相关图片经设计师授权,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

 

点击立即购票

 直通2022广州设计周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2022广州设计周购票通道

相关家装设计行业展会

2025年广州设计周-家居设计展Guangzhou Designweek

2025-12-05~12-08 距离214
84293展会热度 评论(0)
X
客服
电话
15103086018

服务热线

扫一扫

世展网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销售客服

门票客服

TOP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