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环保行业薪酬中位数3.64万元/年
企业薪酬调查,是以企业中不同职业从业人员工资报酬水平和不同行业企业人工成本状况为调查内容的抽样调查,以期反映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价格状况。这项调查以全国为总体,采用分层PPS抽样方法,以地区和行业门类为层,层内样本按照与企业从业人员人数成比例的概率抽取。与以往大家经常见到的“平均工资”不同,这项调查采用“工资价位”的方式统计,就是将数据由低到高排序,在数列中处于相应百分比位置的数据,表示有相应比例的数据低于或等于该数值。例如,50%的中位数,就是指这个数字是在所有数据中位于最中间的一组。相比于“平均工资”,“中位数”更能反映真实的工资水平,而防止大家的工资水平“被平均”。给大家看看2021年各行业的工资价位(单位:万元/年):收入增速连续5年排名倒数
其实,不光是国家人社部的统计,即使是民间的算法,环保行业也是收入最低的行业之一。去年底,公众号“财经十一人”评选出了《2021工资最低的十个行业》,数据来源是A股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半年报。在这份榜单里,“环保水务”行业的收入排名是倒数第三,仅高于“一般零售”和“纺织制造”(相关链接:扎心了老铁!2021工资最低十大行业,环保水务排名第三)。非私营单位收入增速,环保行业3.0%,排名倒数第一
私营单位收入增速,环保行业0.2%,排名也是倒数第一
只有真需求,才有真产业
环保行业的收入为什么这么低?以前《环保圈》也曾经讨论过,大家的意见主要有以下几条:
1、门槛太低,参与者太多,内卷严重一位江苏网友说,现在有无资质的都往环保行业进,国企央企进入也加大了竞争的难度。另一位网友也说,任何人或单位,不管有无资质,都去分这块蛋糕。容量又那么大,一哄而上,就和当年DVD行业竞争一样,无序发展,最后一起死。的确,行业蛋糕小,参与者多,僧多粥少,导致最后摊到每位参与者头上的蛋糕也就更小了,这可能是大家想到的第一个原因。
2、低价竞争激烈,劣币驱逐良币低价竞争是环保行业长期以来的一个顽疾。有读者分析,收入低是因为环保行业的公司,自相残杀得太厉害了,为了拿项目拼低价,这样一来还怎能提高员工待遇。还有人分析说,低价竞争的原因是原来环保“钻空子”,长年累月地低价竞争,现在想抬高价格就完全不可能了。确实,以前假环保、装样子的时代,大家低价竞争习惯了,导致现在虽然监管严了,真环保了,但市场价格还是提不上来,挤压了利润空间,自然也就没法提高员工待遇了。
3、统计方法原因,“低端岗位”较多有读者说,人均收入低的主要原因是各环保企业招的一线工人都是农民工,他们的工资又非常低,所以拉低了平均标准。在这里,我们没有歧视农民工的意思,这条原因主要是从统计学上分析的,也可以算作是一个影响因素。由于统计原因,国家统计局的报表里把环保行业大量的体力劳动、临时工、没有技术实力的岗位都算在里面。而环保工程看着高大上,实际却是使用了大量的体力工作者,所以人均收入低也是有道理的。4、环保的公益属性,利润率偏低有读者说,环保总体上是解决外部性问题,所以投入与成本就会比较重要。确实,环保经常是花自己的钱,解决大家的问题(公共环境问题),所以投入自然是越少越好了。既然是越少越好,所以从业者的收入自然就不多了。
5、回款速度慢,企业现金流紧张这是环保行业的一个长期痛点,也是导致企业现金流紧张的一个直接原因。有一位读者就说,目前环保行业存在最大的问题是:恶性竞争(企业为了存活不得不低价甚至低于成本价血拼)、回款难(非标工程不可控的问题点太多+客户吃拿卡要)。企业现金流总是紧张兮兮的,员工收入能高么?总的来说,排除统计学原因,环保行业收入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其实还是行业的“伪需求”。“伪需求”导致业主尽可能地压缩环保成本,又使得行业的竞争门槛偏低,低价竞争严重,最终压缩了利润率。传导到神经末梢上,最终的显示出来的结果就是行业整体的收入水平偏低了。因此,环保行业如何才能提高收入水平?只有执法者对环保提出真正严格的要求,业主真正对环境问题引起重视,愿意花真金白银去进行治理,环保真正变成“看效果”而不是“装样子”的,环保人的收入才能真正提高。也只有这样的真需求,才不是低质的、廉价的、谁都能做的,才是需要“金刚钻”的,才能让真正有技术的企业浮现出来,让良币驱逐劣币。到那时,环保行业才会进入“正循环”状态,健康、持续、高质量地发展下去。只有真需求,才有真产业!参考文献:1、2021年企业薪酬调查信息,人社部,2022-09-10
2、连续5年收入增速排名倒数!环保行业为啥这么惨?环保圈,2022-05-23
3、扎心了老铁!2021工资最低十大行业,环保水务排名第三,环保圈,2022-01-04
4、热议|环保行业收入为啥这么低?环保圈,2022-05-25
版权声明:
1、凡注明"来源:环保圈" 的原创作品,版权均属于环保圈,任何单位及个人在微信公众号、微博、百家号等公开传播平台上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需经本平台授权,并注明"来源:环保圈"。违反上述声明者,平台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需申请授权、商务合作请联系:021-23521171
3、欢迎更多思想者加入环保圈特约撰稿人队伍,申请请添加微信:maweihui00
往期推荐中国环博会重磅推出“深圳特别版”11月压轴登场中国环保这十年:有哪些瞬间让你记忆犹新?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将公开一批整改成效明显的正面典型![]() |
![]() |
![]() |
![]() |
世展网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 |
销售客服 |
门票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