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国锂电池正极材料行业全景图谱》(附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及发展前景等)

来源:世展网 分类:电池行业资讯 2022-12-12 16:23 阅读:12742
分享:

2025年中国国际电池技术展-深圳电池技术展CIBF

2025-05-15-05-17

展会结束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光华科技 ( 002741 ) 、厦门钨业 ( 600549 ) 、杉杉股份 ( 600884 ) 、容百科技 ( 688005 ) 、科恒股份 ( 300340 ) 、当升科技 ( 300073 ) 、长远锂科 ( 688779 ) 、振华新材 ( 688707 ) 、德方纳米 ( 300769 ) 、贝特瑞 ( 835185 ) 、华友钴业 ( 603799 ) 、国轩高科 ( 002704 ) 等。本文核心数据:锂电池正极材料行业链、行业规模、应用市场结构、竞争格局、发展前景预测等行业概况1、定义及分类:正极材料种类繁多 性能方面各有千秋锂电池是一种可以多次充放电、循环使用的,以锂离子嵌入化合物为正、负极材料的新型电池。锂电池正极材料是其电化学性能的决定性因素,对电池的能量密度及安全性能起主导作用。目前研制成功并得到应用的正极材料主要有钴酸锂 ( LCO ) 、磷酸铁锂 ( LFP ) 、锰酸锂 ( LMO ) 、三元材料镍钴锰酸锂 ( NCM ) 和镍钴铝酸锂 ( NCA ) 等。2、产业链剖析:从基础原料到锂电池电芯,产业链形成众多龙头企业正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最为关键的原材料,锂电池正极材料上游为锂、钴、镍等矿物原材料,结合导电剂、粘结剂等制成前驱体。前驱体经过一定工艺合成后制得正极材料,应用于不同的领域。锂电池正极材料是锂电池电化学性能的决定性因素,对电池的能量密度及安全性能起主导作用,且正极材料的成本占比也较高。目前,全球主流的锂电池正极材料包括钴酸锂、锰酸锂、磷酸铁锂与三元材料等四种。下游锂电池制造领域主要分为动力锂电池、消费锂电池与储能锂电池,最终应用于新能源汽车、手机、便捷式电脑与储电站等领域。目前,锂、钴、镍、锰、铁等金属资源是锂电池正极最主要的原材料,主要的生产企业包括西藏矿业、天齐锂业等,上游涉及多种设备的供应厂商数量较多,代表企业有赢合科技、先导智能等。另外,导电剂、粘合剂等辅材也是锂电正极材料的主要原材料,代表企业有上海汇普工业与三爱富等 ; 在中游,当升科技、容百科技与厦钨新能等是锂电池正极材料行业的龙头企业 ; 下游锂电池行业的企业中,宁德时代在动力电池、3C 消费电池和储能电池领域均有布局,市场份额较大。行业发展历程:当前中国锂电池正极材料行业处于快速成长阶段——技术发展历程:行业技术更新迭代快从锂电池正极材料的制作技术上来看,2006 年以前,中国主要采用高温相固法进行正极材料的大规模生产,2006 年之后,中国研制出了控制结晶 / 固相反应工艺,以控制结晶制备前驱体为技术核心,从 4 个层面对材料结构的性能进行优化,目前,该技术已经成为了国际上正极材料行业的主流生产技术工艺。——产品发展历程:三元材料主导目前正极材料市场从正极材料的产品发展历程来看,基于下游应用市场的驱动,锂电池正极材料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受消费电池驱动,正极材料以钴酸锂为代表 ; 第二阶段,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放量,磷酸铁锂快速增长 ; 第三阶段,受新能源乘用车对长里程需求与国家政策的推动,三元材料已成为市场需求主导。行业政策背景:新能源汽车与储能行业双双助推锂电池产业链需求增长从锂电池正极材料的政策环境来看,近年来,我国出台多部政策鼓励锂电池行业的发展,行业相关标准陆续出台。未来我国锂电池正极材料行业发展将逐渐规范化、标准化,随着新能源汽车、储能等领域鼓励政策的陆续实施,我国锂电池产业链需求将进一步提高,锂电池正极材料行业发展前景广阔。行业发展现状1、行业整体状况:锂电池正极材料市场规模实现翻倍增长 发展前景广阔根据 EVTank 的数据,2017-2021 年,中国锂电池正极材料行业产值处于增长的状态。2021 年中国锂电池正极材料产值为 1419.1 亿元,同比增长 123.1%。根据中国锂电池正极材料行业各细分产品出货量与各细分产品均价来计算,2017-2021 年,中国锂电池正极材料行业销售规模持续上升。2021 年,我国锂电池正极材料销售规模达到 1516 亿元,同比增长 147.71%。2、细分市场分布:三元材料和磷酸铁锂占据主要市场从中国锂电池正极材料细分产品来看,钴酸锂占 2021 年锂电池正极材料出货结构的 9.8%,锰酸锂占 2021 年锂电池正极材料出货结构的 9.65%,三元材料占 2021 年锂电池正极材料出货结构的 38.06%,磷酸铁锂占比最多,为 42.49%。3、细分市场一:钴酸锂市场钴酸锂由于具备倍率性能强、工作电压高、压实密度较高等优势,主要应用于 3C 电子领域。2017-2021 年,钴酸锂产量持续增长,年均增长率达到了 23.9%。2021 年,中国钴酸锂产量 10.1 万吨,达到新高。2022 年 1-6 月,中国钴酸锂产量为 3.96 万吨。4、细分市场二:锰酸锂市场2017-2021 年,我国锰酸锂产量整体呈现增长的趋势,年均增长率为 28.4%。2021 年产量为 11.11 万吨,达到新高,同比增长 29.8%。2022 年 1-6 月,中国锰酸锂产量为 3.21 万吨。5、细分市场三:磷酸铁锂市场磷酸铁锂材料凭借其安全性能好、比容量大、高温特性好、循环性能优异、无毒无污染等特性,成为锂电池正极材料行业未来主要的发展方向之一。2017-2021 年,中国磷酸铁锂产量呈现增长的状态,并在 2021 年达到了 45.91 万吨的产量,创造了新高,同比增长了 223.3%。2022 年 1-6 月,中国磷酸铁锂产量为 38.47 万吨。6、细分市场四:三元材料市场按镍含量差异区分,当前行业主流的三元正极材料可以分为低镍 ( 以 NCM333 等 3 系为主 ) 、中镍 ( 以 NCM523 等 5 系为主 ) 、中高镍 ( 以 NCM613、NCM622 等 6 系为主 ) 和高镍 ( 以 NCM811 等 8 系为主 ) ,能量密度随着镍含量的提高而提升。目前,NCM523 为国内最主要的三元材料,鉴于综合性能、安全性、成本等方面的优势,预计未来几年 NCM523 在三元材料中的产销情况仍将保持行业领先地位。注:截止 2022 年 9 月 29 日,暂未有官方机构发布 2021 年数据,故上述仅以 2020 年数据作以分析,仅供参考。三元材料优势主要体现在比容量高、循环性能好、制备成本低和安全性能较好等方面,由于三元材料的这些优势使其成为最有希望取代钴酸锂的新一代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2017-2021 年,我国三元材料产量呈上升趋势。2021 年,我国三元材料产量为 44.05 万吨,同比上升 109.8%。2022 年 1-6 月,中国磷酸铁锂产量为 26.38 万吨。行业竞争格局1、区域竞争:我国锂电池正极材料企业多分布在京津冀及东南部等新能源市场发达地区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国内锂电池正极材料行业已经形成了以京津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华南地区三大锂电池正极材料的产业基地。前瞻汇总中国三大锂电池正极材料产业基地主要特点、代表企业如下:从前瞻统计的锂电池正极材料行业 28 家代表性上市企业的区域分布来看,锂电池正极材料行业的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中南、东南部地区,其中以广东省和浙江省的上市企业数量居首,二者占比之和接近 50%。注:图中数据仅包含前瞻统计的 28 家上市企业。2、企业竞争:德方纳米和厦门钨业行业领先,行业市场集中度不高从产量来看,2021 年,中国锂电池正极材料行业市场份额排名前三的企业分别是德方纳米、长远锂科与容百科技,市场份额分别为 8.84%,6.91% 与 6.52%。按出货量来看,2021 年,中国锂电池正极材料行业市场份额排名前三的企业分别是厦门钨业、天津巴莫与德方纳米,厦门钨业市场份额为 10%,天津巴莫与德方纳米均为 6%。当前业内主要企业锂电池正极材料产能悬殊,产品布局方向不一,综合来看,厦门钨业、容百科技与当升科技无论是在业务体量、产能规划方面,还是在盈利能力与业务布局方面,都拥有绝对竞争力,是国内锂电池正极材料领域绝对领先的企业。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锂电池正极材料市场潜力巨大,未来有望保持高速增长锂电池正极材料应用前景广阔,未来主要发展驱动主要来自动力电池以及储能电池。尤其在新能源汽车锂电池方面,随着国家新能源汽车政策规划出台,行业需求将出现爆发式增长。储能市场方面具备较大挖掘潜力。目前最具开发潜力的主要是风光电场、商业化削峰填谷电力项目、传统电厂和微电网等下游市场,可再生能源的加速建设,使得储能的商业化应用更加迫切。综合锂电池正极材料未来在动力电池、消费电池、储能电池三个方面应用情况,前瞻初步预测到 2027 年,锂电池正极材料市场规模将达到 14470 亿元。根据近年来锂电池技术的发展及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应用情况来看,锂电池正极材料未来将主要以三元材料的主流位置、高镍化以及多种材料共存的方向发展。支持单位: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中南大学化学电源与材料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江苏大学中南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 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 赞助单位:密友集团有限公司杭州南方环境净化设备有限公司中科院山西煤化所常州市贝特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先锋干燥工程有限公司江苏先行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江苏天兴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宜宾锂宝新材料有限公司绿能纤材(重庆)科技有限公司山东淄川特种耐火材料有限公司上海正兴阀门制造有限公司宝武碳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金琨西立锆珠有限公司苏州多洪伟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江苏汤姆森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深圳市杰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法登阀门有限公司青岛润凯碳素有限公司上海沃申马洛流体技术有限公司常州传力称重科技有限公司青岛三联石墨制品有限公司江苏杉元科技有限公司青岛乾运高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安构控制阀科技有限公司无锡伊博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索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腾胜科技创新有限公司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溧阳市三牛活性炭有限公司 常州百联科技有限公司东莞市利腾达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江苏众钠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四川瑞驰拓维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无锡百擎智能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潍坊萨伯特精密转动设备有限公司内蒙古欣源石墨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凯纳石墨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江苏赢轩科技有限公司苏州微格纳米科技有限公司常州市威博称重设备系统有限公司安耐特流体输送科技有限公司浙江伊尔康阀门有限公司深圳市新威尔电子有限公司无锡圣尔诺机电有限公司江苏道金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辽阳宏图碳制品有限公司江苏琳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广东众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思力铭科技有限公司广东鸿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青岛森泰科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杭州嘉智信诺新材料有限公司川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步纳(上海)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安徽盛世大唐化工设备集团有限公司苏州纽姆特纳米科技有限公司无锡美瑞克阀门制造有限公司西安菲尔特金属过滤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国茂减速机股份有限公司航天锂电科技(江苏)有限公司珀金埃尔默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苏州金远胜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巨能机械有限公司江苏宇通干燥工程有限公司上海汇选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河南锐能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常州利君干燥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咸阳科源新材装备有限公司深圳市思力铭科技有限公司兴和县金伦碳素有限公司辽宁科隆精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沈阳隆基电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无锡森拓搅拌机械设备有限公司上海力典电磁阀有限公司山东经欣粉体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免费参会申请

1、本次会议组委会特向电芯厂、主机厂、材料厂(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企业开放免费名额50个(价值2780元/人),先报先得!

2、展示区免费参观。码上报名

大会咨询

咨询

  孙宝成

电话

15000993142(同微信)

相关电池行业展会

2026年中国储能大会暨展览会CEEC

2026-03-25~03-27 距离300
83736展会热度 评论(0)

2025年香港亚洲电池及储能技术展TBSAThe Battery Show Asia

2025-07-15~07-17 距离47
51648展会热度 评论(0)

2025年广州亚太国际电源产品及技术展览会POWER EXPO

2025-08-08~08-10 距离71
54969展会热度 评论(0)

2025年上海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和装备展SNEC

2025-10-10~10-12 距离134
77612展会热度 评论(0)

2025年中国国际电池技术展-深圳电池技术展CIBF

2025-05-15~05-17 展会结束
83041展会热度 评论(0)
X
客服
电话
15103086018

服务热线

扫一扫

世展网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销售客服

门票客服

TOP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