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凡 | 会展人才的两种类型

来源:世展网 分类:会展行业资讯 2022-12-23 13:12 阅读:*****
分享:

会展业是轻资产、重人才的行业。会展场馆虽属重资产,但在管理体制上,大多数场馆采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模式。对于场馆经营方而言,这仍是轻资产、重人才的格局。

正因为是重人才的行业,人才是会展业长期关注的重要问题。

会展人才的概念

什么是人才?百度百科解释为:人才是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通过创造性劳动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人才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我基本同意这个解释。但认为“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的“或”应改为“和”。对于人才而言,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必须同时具备,而非选择性的。例如,光有医学知识而不能临床看病,且不能救死扶伤的医生,不可能成为医疗界人才;光有营养学知识而不善烹饪菜肴,且菜品不受欢迎的厨师,不可能成为餐饮业人才。

具体到会展人才,可以定义为:具有会展业的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通过创造性动对社会(包括对于其就职的会展机构)作出贡献的人。会展人才的会展业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

根据人才定义,在会展业中能够成为人才的人是少数,其标准是能否通过创造性劳动为社会作出贡献。人才的贡献要大于、优于、高于、重于非人才。

会展人才的分类

会展人才可分为两类,即业务型人才和管理型人才。

业务型人才 | 是会展机构中的骨干员工,他们承担着业务性或技术性工作。

以会展主办方为例,会展项目的销售、营销的骨干员工就是业务型人才。

销售骨干的业绩应在整个项目的销售收入中名列前茅,占比达20%以上(以2-5万平方米展览项目为考核对象)。

营销骨干分布于邀约观众、运维自媒体、美工设计等业务中,其中的能手对于业务开展发挥支撑作用。

此外,在线上工具研发、中台管理方面,IT技术能手也是业务型人才。

管理型人才 | 是会展机构中的中高级管理人员,他们承担着经营管理工作。

在会展主办方,会展公司经理、会展项目经理(包括项目团队中的销售主管、营销主管)、公司部门经理(如市场部、技术部、财务部、人力资源部经理)属于管理型人才。

会展人才的素质与能力

会展业属于现代服务业,也是高端服务业。用“现代”与“高端”两个词形容会展业,恰说明其人才的素质与能力要求不同于传统的、中低端的服务业。

在会展业中,无论是专业型人才,还是管理型人才,都需要专业知识打底。这里的专业知识,除会展业知识外,还应包括相关的通识性知识,如经济学、国际经济贸易、法学、美学(实际是哲学)方面的知识。缺乏宽口径知识底蕴的会展人,很难把握经济发展、市场变化,也难以服务展会所对应的行业或领域(如:做医疗器械展,要了解并熟悉医疗器械行业;做跨境电商展,要了解并熟悉跨境电商领域)。

在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会展人才必须拥有专业技能。因为技能就是动手能力,是进行创造性劳动的手段。舍此,专业知识将无从联系实际,业务工作将无从开展,管理工作将无从着手。

以展会观众邀约工作为例:对于观众的定位分析(包括来源、构成、数量),需要运用经济学(包括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社会学、统计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对于观众的邀约工作,包括信息收集、核实整理、逐一约请、自媒体加持、展会现场配套活动吸引等环节或动作,则需要运用相关操作技能(包括业务流程、技术方法或技术工具)。缺乏专业知识,邀约工作方向模糊,可能决策失误;缺乏专业技能,邀约工作难以落地,可能事倍功半。

两类会展人才的成长特点

专业型人才重于做事,即“做业务”。管理型人才要“管业务”,过程中需要既“管人”又“管事”,有的还要“管钱”。

会展主办方的管理型人才,大多来源于业务型人才。不是业务高手很难“管业务”。但并非所有的业务型人才都可以跃迁为管理者。因为,有的人不适合做管理(如缺乏战略思维、组织能力),或没有晋升机会。

会展人才的自我修炼

在知识上,要保持学习的兴趣,不断扩大知识面,成为涉猎宽泛的“杂家”。

在意识上,要有问题导向下的变革热情,尤其要有针对自身问题的批判性思维。

在方法上,要善于通过对标先进,借鉴外部经验,探索创新路径。同时,要有抓主要矛盾、补强关键性短板的能力。

在工作上,要先成为专业型人才,再跃迁为管理型人才。

X
客服
电话
15103086018

服务热线

扫一扫

世展网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销售客服

门票客服

TOP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