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收录于话题
| 企划前言 Introduction |
2022年,广州设计周发起“疯子计划”创作者项目,旨在挖掘对设计、艺术、美学等事物热爱到骨子里、坚持做到极致的一群人,以媒体专题、驻地艺术创作、IP联名等形式,表达对于热爱的执着、专注、认真、全身心投入的信念感。疯子是这个时代的“热爱者”,越“疯狂”,就越“热爱”。
CRAZY PLAN
“疯子”人物
广袤无垠的故乡
是孕育情感的出发点
建筑学理论
是挖掘兴趣的落脚点
进化的蒙古包
是他包含热爱的设计亮点
扎拉根白尔,内蒙古阁尔文化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创始人,内蒙古工大建筑设计有限责任公司院长助理,2018中国设计星12强,曾荣获可持续发展设计奖 · 优胜奖、IAF锋建筑节 · (建筑)优胜奖、广州设计周设计中国展馆设计策展大奖,长期致力于研究传统蒙古包,研发新型草原住居,曾研发几何阁尔、移动阁尔、充气阁尔等多个草原新型绿色建筑体系。
阁尔是蒙古语,蒙古包、家之意,游牧民族古老的居住形式和生活方式;
阁尔探索蒙古包所蕴含的奥秘,转译蒙古包所隐藏的古老智慧;
阁尔期待自己是游牧者,不断游荡在感性与理性的边界,在时代的浪潮中不断碰撞出创造力与想象力;
阁尔是理想主义的设计师,着迷于世界的复杂性与矛盾性,在国际化的现代生活中尝试一种被低估的生活方式。
#01
蒙古包与故乡
“我属于草原,我希望让更多人知道、关注真实的草原文化、草原住居以及蒙古包。”
扎拉根白尔出生在内蒙古的科尔沁草原。对他而言,内蒙古大草原已是融入血液的生长。辽阔的草原风光,让他热爱自然,也深受蒙古族聚落文化的影响,在他看来,辽阔草原的游牧景观,圆形这种蒙古族最崇尚的形式语言,都是这世界上最美的执念。
在结识了更广阔的世界后,蒙古包这种草原上的家的形式,在扎拉根白尔心中烙印下一生的归属感。他热爱自己的家乡,挚爱蒙古包这种文化的具象传承。当扎拉根白尔已经足够能以自己的能力践行价值,他毫不犹豫选择回归草原,聚焦向他所出生与成长的那个特殊地域,以及那个特殊的居住空间——蒙古包。
蒙古包是游牧文化土壤里生长出来的一种活性建筑。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游牧民和蒙古包双向奔赴的结果,是被时间检验过的造物,所以它最具代表游牧民精神和价值。它也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载体和容器,孕育崇尚自然、敬畏生命、保护生态、共享共生的人民。
蒙古包,是早已书写在他计划里的蓝图。为了更加深入的探索,学习建筑设计专业时,便一头扎进对草原住居的研究中,还曾在美国学习了相关的知识体系。多年设计的实践,蒙古包永远是不过时的主题,他创办了阁尔(蒙古包)设计团队,以更多的资源和能量,去实践蒙古包的设计。
沙袋建筑
他带领着团队尝试各种蒙古包空间形态,与当下生活碰撞,思索一切路径,在保留原有文化传承基础上,以设计之力创造更舒适,更具当下形态的文化延续。圆明园蒙古包复原设计,沙袋建筑设计、几何蒙古包、移动蒙古包、充气蒙古包等多种形态的设计表达,让本土文化以多面曝光更加出圈。
阁尔团队坚持对民族历史、文化、自然的尊重,在思考现代多种类民居下,从传承与发展的辩证观点出发,重新赋予蒙古包传统文化意义之外的现代功能需求以及人文情怀。让忙碌的当代人去感受这种草原游牧民族文明的精髓——人与自然的真正和谐共生。
圆明园蒙古包复复原设计
#02
蒙古包与未来
“不做创新,不做改良,只是为了情怀而一味保持原汁原味,最终会因为欠缺生命力而被淘汰。”
蒙古包是游牧民族特有的传统文化和居住模式,它伴随着游牧民族走过了漫长的历史年代。传统蒙古包的种类通常主要由木骨架、羊毛毡、绳索构成。等材料制成。缺点是耐久性差、使用功能单一。随着经济的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的蒙古包已无法满足人们的物质和文化需求。
“从实用性的角度,蒙古包不够保温,隔热性和密封性都存在问题。如今住在蒙古包里的人也越来越少,草原上大部分的人们都开始住砖房。以前大家不会察觉这些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生活环境和生活品质的要求提高,这些问题就暴露出来了。蒙古包没有及时地发展,这些问题没有及时被解决掉,蒙古包的生命力也逐渐流失。”
几何蒙古包
蒙古包是草原文化、游牧民族文化的象征,蕴含着游牧民族的生存智慧。随着社会发展,如何抓住逐渐消失的作为民居的蒙古包建筑背后的深层意义?如何在现代化生活中重新引领人们去感受蒙古包建筑的设计技术与人文精神价值?这是扎拉根白尔和他的团队面临的问题,也是他们根源于内心对草原文化的热爱的理想。
如何让蒙古包重新焕发生命力?在设计中挖掘、放大、延伸、重构蒙古包的各项属性;把传统蒙古包存在的问题用技术或者设计的手段去解决。在传统形态之上,他们以学术,以现代手法、材质及具象的表达,延续这一文脉传承,让蒙古包走向更广阔的想象力。融合再生,自成一景。
几何蒙古包
新型蒙古包的设计在传统蒙古包的基础上,创新发展,为使用者提供更好的体验。充气蒙古包运用新型柔性材料,更加轻盈,更适应现代生活需求:移动蒙古包在空间、结构、材料及移动性上都有所改变,打破单一形态特征;沙袋蒙古包是对建造逻辑的探索,就地取材,延续穹顶空间,解放圆形平面;几何蒙古包通过现代设计手法,对采光、视野、保温等方面进行了优化设计。
“蒙古包其实是相对多样化和包容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在它的身上是可以共存的。我们希望改善这些现状,设计出符合当下生活的蒙古包,让更多的人体验到丰富的蒙古包空间形态,去展示蒙古包所蕴含的精神文明与文化意义。这是我们一直坚持做的事情,我们会坚持突破蒙古包现有的边界,赋予蒙古包新的价值和意义。”
移动蒙古包
「关于疯狂,关于想法......这些,就让他自己说吧。」
▍ 是什么样的契机让您走上设计这条路?您为何钟情于蒙古包建筑的设计?
扎拉根白尔:我大学学的专业就是建筑学。从小我在草原上过着游牧生活,现在算是放牧的生活。所以从小就是受草原文化、蒙古族文化以及游牧文化的熏陶比较多。做着做着,自己也就喜欢做这样的建筑设计了。
我们从小就认识和了解蒙古包,对它有情感,也看到了现在存在的很多问题。我们现在看到的蒙古包其实都是几百年前就已经成型的一个状态,也是一个跟不上如今社会发展的形态。传统的蒙古包已经不能抵抗比较恶劣的草原环境,也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了。所以我其实是一直想着,怎么去把蒙古包改进、改良和升级成适合这个现代的生活的一个新的状态。这个想法越往后其实越强烈,所以一直从事着蒙古包的现代化的工作。
▍ 相比于其他建筑,蒙古包它本身有什么样的特点?又有什么样的设计和施工的难点?
扎拉根白尔:蒙古包其实是草原上最具有代表性的民居。在游牧文化里,草原上的牧民、草场的动态平衡过程最后是形成蒙古包。它是游牧文化的整体这个价值体系的缩影,背后的智慧和逻辑是很珍贵的。所有的做法都是跟自然的环境、材料、当时的工艺还有牧民生活生产方式息息相关的,是一个很恰当的结合的状态。
从设计本身,或者是技术性上的问题反而是挺好解决的。更多的难点在于你要做一种选择,是要做一个完全全新的蒙古包?还是要做一个传统的这种典型的蒙古包?要呈现传统蒙古包工艺的传承,还是要呈现一个现代化发展的状态?又要抓住蒙古包的内核,又要运用现代的设计的手法,这其中的取舍是比较难去把握和衡量的。蒙古包其实是相对多样化和包容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在它的身上是可以共存的。
▍ 在您的理解中,现代建筑设计背后的文化意义是什么?
扎拉根白尔:我们在做研发新的蒙古包的具体工作的时候,一般是做这样的两个工作,一是放大传统蒙古包的优势和内核,用现代的一些设计的手法把它转化;另外一种是把传统蒙古包存在的问题用技术或者设计的手段去解决。蒙古包的文化属性和特点对现在建筑设计的作用,它可能不是一个简单的蒙古包个体的问题,是和草原文化以及游牧文化互相作用和影响的。于我而言,这种文化影响了我的整个价值观以及审美体系。有了一个这样的基础和状态之后再使用设计这个手法去做一些研发和设计。
结合一些我们当地的情况,相对前沿的设计想法或者思潮,在我们这边其实还处于相对滞后的一个状态。另外一个是当项目需要落地和执行,本地的工厂和施工公司的工艺和精度也可能不那么理想和精致化。很多时候想到的点子、设计的东西,不一定能百分之百的呈现出来,可能设计完了制作的时候就会打折。
还有,建筑是服务于服务这个社会上的人的,这个时候其实大家的认可度、审美的趋势相关联的。大家对于新事物的接受度可能有些保守。我做的这些事情,也是想让大家知道,了解以及慢慢地去接受我们传统的蒙古包也是可以变得现代化,有新的可能性。
▍ 在现代化的生活中,您认为要怎样做才能让更多人去了解蒙古包和草原文化,理解背后的设计价值和人文价值呢?
扎拉根白尔:其实草原文化就是我们的生活的状态,在文化和人们生活生产方式的双向的作用下最终其呈现出来一个崇尚自然、共生共享的价值体系,也就是人和自然和谐相处。蒙古包,是一个点。我们通过蒙古包来去做一些传统与现代的转化融合,最终通过作品展现草原文化,传达它的价值体系。
蒙古包不是只给蒙古族或者这个草原上的人民提供的,它应该是更大的范畴。蒙古包其实就是一个房子,一个装配式的房子。房子的本质也是要服务人,去满足人的需求,到一定的程度,它的文化属性会慢慢的隐藏,不会那么具象的地表达出来。大家慢慢熟悉和了解了现代化的蒙古包,也会愿意住进去。蒙古包就成为了和其他住宅建筑一样的被大家广泛使用的住宅。不只是简单地给草原服务,也可以更给更多的人服务。
▍ 您身边的人对你和你的团队做的事情有什么样的看法呢?您又是怎么看的?
扎拉根白尔:我们研发出一个新的蒙古包,大家的第一个反应:蒙古包还能这样?当然也可能有一些人是理解不了我们的,也会产生一些质疑。但是我们对蒙古包的理解是,它不是一个最终的形态,不是一个结果,是一个发展中的过程。我们只是在这个过程当中做了一些创新,创造一个新的发展可能性。传统的蒙古包它是一个最终的结果,经典的东西可以完全保留下来,但最终变成是一个博物馆里的展品。而我们想做的蒙古包它还会不断的往前去发展,不断地跟现代的生活需求融合。
还有一个最根本的问题是,传统的蒙古包已经开始满足不了现代生活的需求。不做创新,不做改良,只是为了情怀而一味保持原汁原味,最终会因为欠缺生命力而被淘汰。从实用性的角度,蒙古包不够保温,隔热性和密封性都存在问题。现在住在蒙古包里的人也越来越少了,草原上大部分的人们都开始住砖房。以前大家不会觉得是问题,现在大家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些问题就暴露出来了。蒙古包也没有及时地发展,这些问题没有及时被解决掉,所以牧民都住砖瓦房里边去了。所以说蒙古包一定要变,不变的话它就会满足不了这些需求,要和设计技术结合,蒙古包才会有生命力。
▍ 您是怎么理解疯狂这个词呢?您觉得自己是一个疯狂的人吗?
扎拉根白尔:我觉得疯狂的核心是突破极限的一个状态。认知、界限或者自我的一个突破都会是疯狂的状态。在一个现有的认知逻辑里,你做的东西是大家意想不到的,或者说大家想做但是不敢做、没做的事,主动地或者被动地突破这样的一个界限。
就拿我们现在做蒙古包来说,我觉得我们把这个事情能持续做上个20年、30年甚至是更长的时间。那我觉得这个事也是一个疯狂的事。我想要通过长时间的做这样一件事去改变大家对蒙古包的认知。
带着对故乡源远流长的热爱
他将自己所学所累
投射于对蒙古包的执着
扎拉根白尔的设计
是写给草原母亲的真情告白
是对这一方养育的最高礼赞
3月5日
保利世贸中心G座
(G+三楼黄河厅)
来听扎拉根白尔发布他的疯狂理想
2022广州设计周疯子计划年度大会
与您热爱相约
▼
点击图片了解2022广州设计周疯子计划年度大会详情!
点击图片了解更多《疯子计划》详情!
加号:一个简单的作品
火机哥:火机也疯狂
徐年迪:我只想做好玩的设计
Top30:疯狂的装置艺术家
雷丰华:极致仿生艺术的未来理想
黄小眠:可持续面料狂人
王俊宝:用理想为建筑和乌托邦作画
沙龙:设计是一门生意
· END ·
不想错过广州设计周展会最新动态?
赶紧加入我们的【粉丝福利群】
不定时炸小福利哦!!
点击立即购票
直通2022广州设计周
![]() |
![]() |
![]() |
![]() |
世展网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 |
销售客服 |
门票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