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1.1. IGBT 是什么?
IGBT,中文全名为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是由双极型三极管(BJT)和绝缘栅型场效应 管(MOS)组成的功率半导体器件,为第三代功率半导体技术革命的代表性产品,具有高频、 高电压、大电流,易于开关等优良性能,被业界誉为电力电子装置的“CPU”,广泛应用于 工业控制、轨道交通、白色家电、新能源发电、新能源汽车等领域。依产品结构形式不同,IGBT 有单管、IGBT 模块和智能功率模块 IPM 三种类型。IGBT 单管主要应用于小功率家用电器、分布式光伏逆变器及小功率变频器等领域;IGBT 模块主 要应用于大功率工业变频器、电焊机、新能源汽车(电机控制器、车载空调、充电桩)等领 域(当前市场上销售的多为此类模块化产品);智能功率模块 IPM 主要在变频空调、变频洗 衣机等白色家电领域有广泛应用。根据应用场景的电压不同,IGBT 有超低压、低压、中压和高压等类型,其中新能源汽 车、工业控制、家用电器等使用的 IGBT 以中压为主,而轨道交通、新能源发电和智能电网 等对电压要求较高,主要使用高压 IGBT。IGBT 多以模块形式出现,IHS 数据显示模块和单管的比例为 3:1。模块是由 IGBT 芯片 与 FWD(续流二极管芯片)通过定制化的电路桥接,并通过塑料框架、衬底及基板等封装 而成的模块化半导体产品。基础工作原理在于,以最小能量损耗实现电流转换,是一种具有 隔离栅极结构的双极晶体管;栅极自身就是 MOSFET,因此结合了双极晶体管的高载流能 力和高阻断电压的优点。1.2. IGBT 的发展史
自 20 世纪 80 年代发展至今,IGBT 芯片经历了 7 代技术及工艺的升级,从平面穿通 型(PT)到微沟槽场截止型,IGBT 从芯片面积、工艺线宽、通态饱和压降、关断时间、功 率损耗等各项指标都进行了不断的优化,断态电压从 600V 提高到 7000V,关断时间从 0.5 微秒降低至 0.12 微秒,工艺线宽由 5um 降低至 0.3um。此外,由于 IGBT 产品对可靠性 和质量稳定性要求较高,下游客户认证周期较长,所以产品的生命周期较一般集成电路产品 较长,对不同代际的 IGBT 产品,由于性能和需求差异导致应用领域略有不同,目前市场上 应用最广泛的仍是 IGBT 第 4 代工艺产品。从 IGBT 模块芯片的内部纵向结构来看,IGBT 可分为穿通型(PT,punch through), 非穿通型(NPT,non-punch through)。PT(punch through)结构是最“古老”的 IGBT 技术, 在 1980~1990 年间占据主导地位,英飞凌第一代 IGBT 就是采用的 PT 技术。NPT(nonpunch through)结构是德国西门子公司 1987 年推出,为上世纪 90 年代的主流产品。FS (field stop):2000 年,西门子公司研制出新的 IGBT 结构,fieldstop-IGBT(FS-IGBT),它 同时具有 PT-IGBT 和 NPT-IGBT 的优点,至今一直居于主导地位。英飞凌第三代及以后的 IGBT,均采用了 FS 技术。1.3.IGBT 的技术发展趋势
自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研发出第一只 IGBT 器件以来,IGBT 技术经历了几个不同 发展阶段,这些技术都是用来平衡 IGBT 自身的各种特性的,这些特性如下所示:1)降低 导通损耗;2)降低开通和关断时的开关损耗(开关速度快);3)器件开关的软特性;4)提 高电流密度;5)提升电压等级;6)减少半导体材料(降低成本);7 )提高最高工作结温;8)扩展 SOA(安全工作区)。
2.1.全球 IGBT 应用市场规模
近十年来,全球 IGBT 市场规模保持连续增长,从 2012 年的 32 亿美元增长至 2021 年 的 70.9 亿美元,CAGR 增长 6.6%,其中工控和新能源汽车是 IGBT 需求占比最大的两个下 游领域,分别占比为 37%和 28%,其次是新能源发电和家电变频市场,需求占比分别为 9% 和 8%。2020 年以来,新能源汽车需求明显提速,2021 年较 2020 年需求占比提升 19%, 是 IGBT 主要的增量需求来源。2.2.中国 IGBT 应用市场规模
目前,我国是全球最大的 IGBT 需求市场,需求量约占全球四成,且需求占比有望持续 提升。根据 WSTS(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组织)的数据,中国 IGBT 市场销售规模从 2016 年的 88 亿元(人民币)增长至 2021 年的 238.8 亿元,CAGR 超 20%,远超全球平均水平, 预计至 2025 年仍将维持高速增长,市场规模将有望超 486 亿元。从中国市场的供需情况来看,自 2015 年以来,IGBT 的国产量从 498 万只到 2021 年 2580 万只,CAGR 约 39%,期间,国内需求量从 2015 年的 4918 万只到 2021 年 13200 万 只,CAGR 在 15%-28%之间,尽管本土产量增速高于需求增速,但供需缺口绝对量仍有较 大空间,仍以进口为主。其中原因主要系我国功率器件整体的技术水平相对较低,产能主要 集中于中低端产品范围,在 IGBT 等新型功率器件这一类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中高档产品领 域中,国外企业拥有绝对的竞争优势,我国需大量进口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2.2.1.新能源汽车
众所周知,在电动化驱动下,电池、电驱和电控是电动新能源车的三大重要部件。而 IGBT 则是电控系统中的核心元器件,它决定了新能源汽车的行驶性能。根据英飞凌 2021 年财报显示,在国际上 IGBT 的单车价值为 330 美元,约占新能源汽 车整车总成本的 5%以上,是电控系统里面成本占比最大的元器件。针对我国电动新能源汽 车,经过我们测算,单车价值约为 273 美元,随着我国电动新能源汽车的蓬勃发展,以及大 功率对 IGBT 的要求越来越高,将间接提高 IGBT 在整车的成本比重,不断拓宽 IGBT 成长 空间。另外,我们预计 2022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突破 600 万辆,对应的 IGBT 市场规模 为 16.38 亿美元,保守假设 2025 年中国汽车销量为 3000 万辆,新能源渗透率为 45%,销 量约为 1350 万辆,按单车价值 281 美元来算,中国车规级 IGBT 市场规模将达到 38 亿美 元,对应人民币市场约 260 亿,市场空间广阔。2.2.2.新能源发电
IGBT 被广泛应用于光伏逆变器和风电变流器,主要是将光伏组件和风机发出的电压和 一定频率的电能,经过交直转换为稳定电压和频率的电能馈入电网或接入家庭用户。而 IGBT 等功率器件是新能源发电逆变器实现逆变功能的核心,主要应用在 DC/DC 升压、DC/AC 逆变电路中,在中能源发电市场加速转型的背景下,光伏风电发展大有可为,是 IGBT 市场强劲的驱动力,增速将持续远超全球平均水平。2.2.3.工业控制
工控产品市场主要以变频器以及伺服系统为主,伺服系统中,大、中、小型伺服系统占 比分别为 45%,37%以及 18%。而变频器、大、中、小型伺服系统的 IGBT 价值量占比假设 分别为 8%,3%,10%以及 8%。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数据,预计中国变频器市场规模从 2020 年到 2025 年预计将增长至 883 亿元;中国伺服系统市场规模将从 2020 年的 149 亿 元增长至 2025 年的 214 亿元。综上,保守预计 2025 年中国 IGBT 市场规模为 84.53 亿元, 2021 年至 2025 年 CARG 维持在 9.81%左右。2.2.4.轨道交通
IGBT 是轨交牵引系统的核心零部件,产品主要以高压 IGBT 为主。轨交 IGBT 终端需 求量与中国铁路投资额密切相关,高增速阶段分别对应了 2008 年的高铁大规模建设以及 2013 年的“四纵四横”高铁网建设。随着铁路固定投资趋稳,铁路计划调整变动不大,整 体对 IGBT 需求量相对稳定。2.2.5.白色家电
随着节能减排相关政策推行及消费升级下,我国变频家电渗透率将不断提高,IPM 是变 频家电的关键器件,充分受益。我们保守预计 2021 年至 2025 年 CARG 维持在 8%左右, IPM 需求稳步增长。2.3.中国 IGBT 市场需求总量
2021 年我国 IGBT 市场规模达 224 亿,是全球最大的 IGBT 需求市场,需求量约占全 球四成,且需求占比有望持续提升。根据我们测算,预计 2025 年中国 IGBT 市场规模将达 到 486 亿,CAGR 超 19%,整体维持较快增长,远超全球平均水平。其中,新能源领域需 求增速最为显著,是我国 IGBT 市场空间发展的主要方向。4.1.IGBT 的壁垒
IGBT 行业有三大壁垒,分别是技术壁垒、品牌和市场壁垒、资金壁垒,核心体现就是 芯片和模块的设计能力,产品的认证周期以及扩产能力。我们主要关注芯片和模块的设计能 力以及产品的认证周期。4.1.1.IGBT 的技术壁垒
IGBT 的技术环节主要包含了 IGBT 芯片以及模组的设计、制造和封装。在设计环节, 由于 IGBT 芯片需要工作在大电流、高电压和高频率等的环境下,还要保证芯片的开通关断、 抗短路能力和导通压降的均衡,对芯片的可靠性有着很高的要求,设计和参数的调整优化十 分特殊复杂,因此 IGBT 芯片自主研发的门槛要求非常高,设计人员需要有非常多的行业 know how 的积累。在制造环节,由于芯片模块的集成度高,芯片本身的背面工艺难度高, Fabless 模式下需要与代工厂实现技术和工艺的深度磨合等因素要求,其制造环节同样有着 较高的难度。4.1.2.IGBT 的市场壁垒
IGBT 是下游应用产品的核心器件,IGBT 的产品性能、可靠性以及稳定性对下游产品的 性能表现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客户在选择 IGBT 时往往会经过产品单体测试、整机测试、 多次小批量试用等多个环节之后,才会做出大批量采购决策、采购决策周期较长,这也就导 致客户在选择供应商时通常偏于保守,且有明显的跟随性,即下游客户往往跟随自己所在行 业的行业龙头去选择 IGBT 供应商。一旦 IGBT 供应商获得了客户的认可,则双方将进行长 时间的合作,在不发生产品质量问题以及供应链保障问题的情况下,由于替换成本高、风险 大等因素,客户一般没有进行更改和替换的动力。4.1.3.IGBT 的资金壁垒
IGBT 同样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研发投入大,各环节的生产测试设备投入大,产能扩 张是半导体重资产行业重要的决策之。一方面,需考虑扩建周期长短,是否能够顺应当前半 导体产业所处周期阶段,确保产能释放时能够被充分消化;另一方面,IGBT 对技术稳定性 及安全性要求较高,认证周期较长,前期需持续大量的研发投入,沉没成本较高,对行业玩 家有着较强的资金要求。首届“先进陶瓷在半导体与新能源领域应用高峰论坛”将定于2023年3月31日在苏州金陵雅都大酒店隆重举行。论坛内容将高度围绕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半导体设备(如光刻机、等离子刻蚀机、离子注入机、热处理炉、扩散炉、CVD设备)用精密陶瓷零部件;新能源汽车与风电用陶瓷轴承、绝缘陶瓷金属化、陶瓷传感器、半导体功率器件及封装;半导体新能源行业应用的纳米陶瓷粉体、高性能陶瓷制备新工艺、烧结新装备、材料新技术应用及产业链发展进行互动交流,诚邀参会!
声 明:文章内容来源于未来智库 ,仅作分享,不代表本号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谢谢!
![]() |
![]() |
![]() |
![]() |
世展网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 |
销售客服 |
门票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