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材行业资讯更多

预制菜头部品牌年度规划揭秘!斥资10亿扩产、进军新业务等,大动作不断!

来源:世展网 分类:食材行业资讯 2023-02-09 18:08 阅读:5413
分享:

近期,预制菜相关上市公司陆续公开2023年战略规划,引发行业关注。新食材做了盘点,一方面揭开头部品牌新年新布局,另一方面,通过解读龙头企业的动作,分析行业发展新方向、新机会。

1

劲头十足,头部品牌大作做不断

味知香:新产能即将释放 2023年将加速渠道扩张

“预制菜第一股”味知香在日前披露的调研纪要中表示,新产能即将释放,能够解决产能瓶颈问题。预计前期先进行部分投产,后期根据生产运营情况,逐步释放产能,老厂也会进行产能升级改造。

对于2023年的发展规划,味知香表示,2023年,随着后续新产能的释放,很大程度上能打破现有产能瓶颈,叠加销售队伍的进一步完善,预期将产生较好的助力作用。在零售渠道上,公司计划在农贸市场、菜市场加盟店的基础上多方向渗透,尝试开发街边店以及商超店中店,目前正在样本测试阶段;在批发渠道上,随着市场陆续恢复,将加大对酒店餐饮、学校及单位食堂等的开发,加速渠道扩张。

新希望:立志成为电商酥炸第一品牌

经过多年发展,新希望凭借经过多年发展,已有“美好”“六和美食”“千喜鹤”“嘉和一品”“雪域雅克”、“乐凡希”等品牌,从冷鲜肉到中西式肉制品深加工、中央厨房,均有一定规模的产能和较为长期的布局。

作为新希望早前试水预制菜领域的“功臣”,旗下“美好”品牌中的小酥肉已成为明星单品。2022年半年超过5亿元,全年或将突破10亿元。新希望投资集团副总裁刘栩对外表示:新希望切入预制菜领域,并不是跟风凑热闹,而是基于新希望集团战略布局下,有条不紊的业务延展。

2023年,新希望借助已有原料优势和产业基础,继续做优食品,拉动屠宰、养殖与饲料业务发展,进一步发展线上渠道,立志成为电商酥炸第一品牌。

西贝:进军新业务 实现新业务破局

面向未来,西贝有着怎样的打法?贾国龙提到,2023年,西贝要高质量发展西贝莜面村、西贝海鲜和九十九顶毡房业务;进一步聚焦、强化专业儿童餐和品质外卖优势;同时持续培育公司零售业务能力,搭建完善的员工成长体系。

贾国龙表示,西贝将不断进军新的业务,实现新业务的破局。将通过2023年、2024年、2025年持续高质量发展,到2026年完成高质量IPO、成为市值超千亿的上市公司。西贝将在2030年实现营收超千亿、品牌登顶的战略目标。

得利斯:10个亿“南下”赣州建园 制造向华东聚拢

近期,总投资10亿元、年生产各类肉制品10万吨的得利斯华南预制食品产业园项目在信丰县正式签约开工。让人关注的是,这是今年第一个预制菜产业园开建,也是30年的山东企业南下江西华东地区建的产业基地。未来将带来7万吨年产预制菜规模,产值可能超过20亿。

得利斯集团董事长郑思敏表示,2023年,预制菜C端市场预计将成为主要增长引擎。B端沉淀客户资源,C端提高品牌认知。并不是所有的中国菜都适合做成预制菜,地方菜在研发上潜力较大。但无论是哪一个品类的预制菜,都需要依托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考虑操作质量控制和生产管理规范。预制菜产业未来发展的有三个方向:一是品类,二是区域,三是菜系。预制菜不仅要“预制”,更要回归食品本质,完善相关标准是地方菜系走向预制的必经之路。

千味央厨:已定制开发系列预制菜产品

千味央厨在深交所互动易平台表示,公司目前已经向部分大客户定制开发了一系列预制菜产品。公司看好预制菜的未来发展趋势,正在做部分产品的研发和储备工作。

千味央厨提到,公司上游是米面粮油加工行业,公司没有向上游产业链渗透的计划;公司下游为连锁餐饮客户,公司宗旨是为连锁餐饮企业提供供应链解决方案,目前暂时没有大举向下游扩张的计划。

惠发:深耕预制菜全产业链市场

惠发食品目前的发展方向是积极探索八大菜系和地方特色菜品,联合八大菜系的烹饪大师,打造烹饪大师IP认证和授权体系,以标准和检测贯穿产业链,提供可以面向团餐、酒店、快餐、家庭等不同消费场景的一体化服务,打造冷冻、冷鲜、常温多种储存方式,引领全国预制菜产业新模式、新生态。

惠发食品的供应链数据平台主要包括预制菜产业链加工园区数据中心、预制菜供应链交易中心、中央厨房共享分拣和装配中心、预制菜餐饮经营数据中心、预制菜智慧消费经营数据中心、大国味道预制菜C端消费数据中心、数据中台、物流体系、厨联网等板块,通过大数据和数字技术的应用可以更精准地定位不同人群的营养状况和需求,分人群做健康营养管理,形成各消费应用场景大数据,倒推上游农业定制和生产,助推农业产业升级。

2023年,惠发食品山东食品(预制菜)行业分中心入围全国一体化工业大数据山东云中心试点名单,是山东省唯一一个入选的预制菜行业分中心。惠发副总经理解培金表示,未来,惠发还将深耕预制菜全产业链市场,从舌尖到田间,真正实现以销定产,让乡村因产业振兴;从田间到舌尖,让名优特新的农产品直达餐桌,利用大数据,通过国民饮食健康分析,提供个性化的健康饮食解决方案,实现分群定制一日三餐,助力国民健康生活。

海欣:电商渠道增速明显 将继续和头部主播、平台洽谈合作

2月8日,海欣食品披露了一份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示,其中介绍了包括公司经销渠道的改革优化情况、目前产能情况等信息。海欣食品表示:“去年疫情严控堂食,部分餐饮门店确实受到影响,但是我们的优质客户像杨国福、海底捞、盒马,还是保持良好合作。”

近年来,海欣食品的电商渠道增速明显,去年在厦门成立专门的电商部门,利用新媒体建立营销矩阵,组建直播团队开展自播和达人分发业务,也和头部主播东方甄选、罗永浩、刘媛媛等合作。据悉,未来,海欣食品也将继续和头部主播、平台洽谈合作。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海欣食品电商渠道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5.10%。

益客:积极谋划布局 紧跟客户需求

预制菜流行一定程度上利好于公司,随着调熟深加工募投项目的投产运营,公司酱卤制品熟食、调熟制品等预制菜品的生产能力和交付能力将有所提升,公司正积极谋划布局,紧跟客户需求,满足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快捷、健康的期待。

2

发展逻辑逐渐回到正轨,规范化进程正在加速

随着全面放开的后疫情时代的到来,预制菜C端流量红利期可能提前结束,预制菜发展逻辑逐渐回到正轨。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2年我国预制菜行业融资事件达20余起,融资金额达数百亿元。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22年,预制菜市场规模为4196亿元,预计2026年将达到万亿级别。

另外,市场规模达千亿元的预制菜行业规范化进程正在加速。

据悉,为规范预制菜生产许可审查工作,依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食品生产许可分类目录》和长三角三省一市市场监管局合作成果《长三角预制菜生产许可审查指引》,上海市市场监管局2023年1月份发布了《上海市预制菜生产许可审查方案》(下称“《审查方案》”),2月1日起正式实施。

该《审查方案》是全国首个真正意义上的预制菜领域生产许可审查规范性文件,明确了上海市范围内8大类23小类食品纳入预制菜范围,速冻、冷冻、冷藏、常温预制菜确认了相应生产许可分类目录及审查依据,特别增设了“其他食品:非即食冷藏预制菜”品种明细。对于预制菜生产场所、设施设备、工艺流程、人员配备、管理制度方面提出新要求。这对预制菜企业提出更高的要求,利好行业。

行业人士分析,面对疫情放开后减流的可能,预制菜行业的发展逻辑便是“守住”C端市场的同时,“攻克”B端市场。依托全渠道运营优势、数字化供应链体系以及C端的成熟经验,向B端中小餐饮企业提供包括产品和数字化服务在内的整套供应链解决方案,解决中小餐馆在食材采购方面面临的诸多难点,帮助B端中小餐饮企业实现“无厨房、无厨师、无库存”,进而提升运营效率。

编辑|新食材

新食材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

微信号:htxmsc

X
客服
电话
13924230066

服务热线

扫一扫

世展网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销售客服

门票客服

TOP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