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阶段,预制菜产业已经成为餐饮食材市场上老生常谈的话题。2月13日,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的正式发布,文件明确,提升净菜、中央厨房等产业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这更是将预制菜产业推向了新的发展高潮。不少企业表示,“预制菜被正式写入一号文件,明确了产业未来发展方向,未来预制菜行业将会更加健康、理性、蓬勃发展。
此背景下,艾媒金榜最新发布了《2022年度中国各省预制菜产业发展水平排行榜》,榜单通过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预制菜产业传播声量、企业数量和规模、产业园区建设、重点企业平台销量、政策扶持等多角度考量。榜单前三大省份是谁?这前三大省份在预制菜布局方面有哪些优势?
01
广东、山东、河南位列榜单前三甲
艾媒咨询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达4196亿元,同比增长21.3%,预计未来中国预制菜市场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2026年预制菜市场规模将达110720亿元。超万亿市场规模背后,哪一个省份预制菜产业规模发展速度最快?
从艾媒咨询发布的榜单排名可知,广东、山东、河南、福建、四川、上海、安徽、江苏、湖北、河北的预制菜产业发展指数位列全国前十。其中广东、山东、河南分别以94.38、92.39、84.87的产业指数位列前三。

注:该榜单统计的数据截至2022年12月31日,综合2022年一季度至四季度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预制菜产业发展指数情况进行排名
02
三大产区优势几何?
广东:地域优势明显 水产预制菜原料丰富
广东省作为农业生产大省和贸易大省,在发展预制菜产业方面有着天然优势。第一,地缘优势,从数据来看,2021年全省实现农林牧渔产值8369亿元,水果、蔬菜、茶叶等特色农作物播种面积占比超50%。原料众多,分布广泛。其中水产品的总产量稳居全国首位,预制菜原料来源十分丰富;第二,食品加工优势,广东省是餐饮大省,粤菜隶属于八大菜系、历史悠久,且包含广府菜、潮州菜、客家菜三大流派,美食文化资源丰富;第三,群众基础优势,广东省经济发展相对较快,生活节奏快,消费者接受新鲜事物能力更强;第四,政策优势,在预制菜风口期,广东省及地方政府积极出台各项政策,加快推动预制菜产业的发展。在各项优势政策的加持下,广东预制菜产业走上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数据显示,早在2022年第二季度,广东省预制菜企业数量就超过了6000家,排名全国前三,仅次于山东省和河南省。在众企业跑马圈地的过程中,培养了一大批知名预制菜企业,广州酒家、温氏股份,以及水产食品巨头广东恒兴、国联水产、何氏水产、远宏水产等企业。山东:企业数量全国第一 交通物流产业完善
除了广东之外,山东省也是大力发展预制菜产业的省份之一。山东省作为全国首个农业总产值过万亿的省份,是农业大省也是农产品加工大省。2021年山东粮食农业总产值突破1100亿斤,连续8年总产量稳定在千亿斤以上,蔬菜总产量8801.1万吨,稳居全国首位,农林牧渔总产值同比增长8.6%。交通物流基础设置完善,5A级物流企业和星级冷链物流企业数量均居全国首位。此外,山东省及地方政府十分注重对预制菜产业发展,围绕预制菜,山东制定了许多行动计划和产业政策,潍坊、青岛、德州、淄博、日照等均有政策措施的出台和布局。在企业方面,山东省预制菜企业数量高居全国首位,据艾媒咨询统计,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全国预制菜企业增长至7万多家。其中,山东预制菜企业数量近8500家,为全国第一。在这8500家预制菜企业中,共有7家上市企业,分别是春雪食品、龙大美食、得利斯、双塔食品、东方海洋、惠发食品、好当家。其中不少农牧类企业转型主攻预制菜产业。河南:食品加工大省份 市场消费基础雄厚
河南省是食品工业大省,也是农业大省、消费大省,发展预制菜产业优势明显。上游有坚实的原料基础支撑,中游有强大的研发生产能力,下游有广阔的消费市场空间,多重优势加码,对预制菜产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在政策扶持方面,河南省和信息化厅在深化研分外甥做法和本省实际的基础上,起草了《河南省加快预制菜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2—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地方政府也发布了多项预制菜细分产业相关政策,做强做大预制菜产业重点产品、重点企业、重点园区。相关数据显示,至2022年9月,河南省预制菜现存预制菜企业数量超6400家。其中方案中提到,到2025年,全省规模以上预制菜企业超过200家,其中10亿元以上企业超过30家,培育预制菜上市企业5家以上。目前,河南省预制菜知名企业众多,有双汇发展、众品食业、三全食品、千味央厨、思念食品,在预制菜领域表现向好。编辑|新食材
新食材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
微信号 : htxms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