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据路透社19日报道,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在一份通知中表示,百事可乐(PEP.US)召回了超过2.5万箱、总数超过30万瓶由该公司生产的星巴克香草星冰乐玻璃瓶装饮料,原因是在该瓶装饮料中发现了玻璃碎片。
相关通知称,百事公司在全美范围内销售的,保质期至3月8日、5月29日、6月4日和6月10日的该产品都受到了影响。
百事可乐也已于1月28日发布了全部召回计划。
01
百事公司不止一次被爆食安事故
据悉,此次召回事件被FDA定为“II类”,意指造成“重大伤害或死亡的可能性较低,但仍有可能发生足够严重的不良事件,并造成不可逆转的后果”。
《纽约时报》称,目前尚未收到是否有人因此受伤的报道,也不清楚玻璃是如何被发现的。
但酒食新消费通过查阅资料发现,除此次玻璃碎片事件外,这已不是百事公司第一次涉及食品安全问题。
去年3月27日,“乐事薯片吃出一撮毛发赔付1000元”登上微博热搜,引发舆情发酵,随后,乐事薯片微博回应称相关热搜标题不符合事实,所谓毛发只是土豆根茎,不涉及任何食品安全。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关于乐事薯片有毛发的投诉也有10例左右,消费者称:“就是毛发,不是根茎”。
2020年6月21日,百事公司也曾因出现12名新冠肺炎确诊患者而站到风口浪尖,引起了不少消费者的关注。随之而来的百事可乐不能喝了;再也不能好好喝快乐肥宅水了等质疑声频频发出。
如今,百事公司生产的产品再次爆出食品安全问题,虽然处理及时,但还是不免会伤害到消费者的信任。
02
食安之外 百事可乐遭遇寒流
食安问题之外,百事公司的饮料板块似乎也不大顺利。
去年12月,有媒体报道美国食品饮料巨头百事集团将会裁减数百名员工,被裁员工当中大多数来自于饮料部门。这也释放出一个信号:百事饮料部门的表现并没有达到预期。
但如果单看百事公司的财报,这次的裁员确实很让人意外。
根据百事公司2022年三季度财报显示,百事营收为219.7亿美元,同比增长8.8%;净利润27亿美元,同比增长更是超过了20%。在大环境如此不景气的情况下,能有如此的成绩已是不易。
但光鲜的业绩背后,百事饮料板块的业绩已现隐忧。
早在2005年,可乐就被诸多媒体和机构列入“不健康饮料”名单,整个碳酸饮料行业也步入衰退期。自此之后,百事的业绩几经动荡,随后才靠着方便食品业务打开新增长曲线。可惜饮料业务处境显得愈发尴尬,营收贡献率和利润率距离巅峰时期渐行渐远。
据公开数据显示,2021年,百事业绩增长最佳的拉美市场前三季度方便食品的销售额占据到百事总体销售额的90%,饮料业务还不足10%;欧洲之外的其他地区,方便食品也完全盖过了饮料业务的势头。与此同时,百事的饮料业务在北美地区的增速只有3.6%,全业务线垫底,百事的“看家本领”饮料的业务越来越艰难。
后来百事正式宣布对百事、无糖美年达、佳得乐、果缤纷、纯水乐气泡水等产品进行涨价。数据显示,2022年三季度百事产品销售均价同比上涨了12%,饮料产品涨幅居前。可惜销售额仍没有太大好转,可见涨价作用有限。
当前,随着消费者健康消费意识的提升,以可乐为代表的传统含糖饮料遭遇市场发展瓶颈。
作为百事的一大对手的可口可乐饮料业务也不容乐观。2022年前三季度,可口可乐含气饮料全球单箱销量同比仅增长3%,营养饮品、果汁饮料、乳制品和植物基饮料销量增速归零。对比之下,无糖可口可乐单箱销量同比增长11%,已经是难得的亮点。
饮料行业作为竞争激烈的红海行业,新兴品牌层出不穷,百事饮料业务或将面临更加残酷的发展局面。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文末留言分享
![]() |
![]() |
![]() |
![]() |
世展网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 |
销售客服 |
门票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