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收录于话题
1
致力让水耕种植普及化
■ 智能水耕系统应用了物联网及大数据科技,提升种植成效。
顾名思义,室内水耕种植不需土壤和日照便能栽种。麦嘉晋解释:「我们参考了不同研究,设定种植各种蔬菜的最佳温度、湿度和光线波段,通过物联网令系统自行调节光度、水的酸碱度等。系统连接了智能平台,并按大数据深度学习,不断改善种植环境以加快菜苗的生长速度。像温室一样,智能系统一年四季都能栽种,令收成量大幅提升。」
他指出,「省时省力、悭水悭地」是全环控智能移动水耕种植机的最大卖点,而且系统非常简单易用,后台的操作中心更会指示用户按步骤栽种。
每台种植机占用空间约两平方米,体积就像汽水贩卖机、分层栽种,每年可生产约7,000棵农作物,相等于200平方米农田。与传统种植相比,水耕种植毋需用任何农药,用水量大减90%、碳排量降低70%,并可把蔬菜保留的营养价值增加50%。
为了向大众推广水耕种植,团队与c!ty'super、一田等超市合作,除了出售农作物收成,更在店内设种植机,「以往的水耕企业会在工厦设中央种植场,然后把收成包装再运输到零售点;我们则采取『去中心化』安排,直接在零售点设种植机,冀能把碳排放降至最低。」
此外,「水耕细作」分别与Le Meridien等五星级酒店以及中小学合作,「我们在酒店设置入墙式全环控智能种植场,为餐饮客人提供从农场到餐桌(Farm to Table)的体验。全环控智能移动水耕种植机亦备受学校欢迎,特别是STEM课程大行其道,老师可藉我们的系统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身了解不同植物菜蔬的生长特性。不同客户的需求大有不同,例如厨师讲究成品味道及稳定性,而老师则希望多元化,越新奇有趣越好。」
■ 「水耕细作」在超市设置智能水耕机以向大众推广水耕种植。
2
兼顾企业及消费者需要
麦嘉晋说,他们的全环控智能移动水耕种植机目前可种植约50种蔬菜、香草及食用花。
在零售层面,销量最佳的是罗勒叶、百里香、迷迭香等香草,以及羽衣甘蓝、菠菜苗、萝卜苗、火箭菜、罗马生菜等。这些以往都是『飞机货』,从外国进口,价格比我们的出品约高三成,让我们较具竞争优势。而疫情期间,更多人关注健康,亦有闲暇在家种植,让我们加快了发展步伐,期望日后有更多消费者会购买我们的水耕菜乃至种植机在家自给自足。
「水耕细作」亦为企业客户提供栽种即服务(Farming as a Service),制作合适尺寸的智能水耕种植机,并提供技术支援,「我们有不同的合作模式,种植机可租可买,亦可以每月以『套餐价』付费。我们更可提供额外服务,例如举办工作坊、体验班,以及为企业撰写ESG(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及企业管治)报告等。在落实合作后,种植机最快可于两个月内投产。」
■ 最受消费者欢迎的包括羽衣甘蓝、菠菜苗等。
3
与澳大利亚地产集团合作
这项创新独有的「城市化农业技术」为「水耕细作」带来不少荣誉,包括:香港资讯及通讯科技奖的「资讯科技初创企业大奖」、「资讯科技初创企业(社会贡献)金奖」,同时亦获得海外客户的青睐。
我们在2020年已进军泰国市场,反应不俗,但疫情令商务之旅受阻,我们不得不搁下扩展计划。随着全球通关,我们将在今年卷土重来,在泰国最大企业集团的旗下商场设置『全环控智能移动水耕种植机』。泰国是农业大国,具备深厚的农业知识,相信这次合作亦有助我们丰富大数据,进一步优化栽种系统。
此外,香港贸发局悉尼办事处为「水耕细作」提供了当地的实用营商信息,并为他们约见澳大利亚主要地产集团之一Lycasia,促使双方达成合作协议,为旗下住宅项目提供全环控智能移动水耕种植机,「预期未来将扩大合作规模,在不同的工业及商业项目中应用。」
■ 在香港贸发局悉尼办事处协助下,「水耕细作」与澳大利亚Lycasia地产集团达成合作协议。
展望未来,「水耕细作」将在今年内进行融资,集资数百万美元,以扩展业务及研发新一代水耕种植机,「我们会以环保材料制作机身及使用再生能源,冀能提升节能效果;亦会继续扩展产品种类,如引入西兰花苗、牛油生菜(butterhead lettuce)等。我们希望在香港贸发局的协助下,藉其展览推广活动和配对服务,开拓更多海外市场,新加坡和阿联酋便是我们今年的目标,阿联酋的驻港领事已与我们接洽;也期待与不同行业合作,发掘新商机。」
麦嘉晋总结说,「水耕细作」已循序渐进地建立品牌,令公众加深了解水耕种植的理念,期望未来可在饮食文化、绿色生活等方面带来变革。
更多贸发局展览或商贸资讯,
请关注新浪微博@香港贸发局
或登录贸发局官网http://www.hktdc.com/sc/查看
![]() |
![]() |
![]() |
![]() |
世展网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 |
销售客服 |
门票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