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化工行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这一,但也是具有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经济领域发展也逐步摆脱“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全面转向绿色、环保发展之路。各个行业开始节能减排、环保降耗改革措施,极大促进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具体到化工领域,基于绿色发展理念对化工工艺进行设计与优化,将绿色理念贯穿于整个行业发展之中,发展循环经济实现清洁生产。不仅有利于提高企业产品质量,推动行业的转型升级;更有助于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绿色发展是从企业源头减少、消除化工行业生产中各种有毒有害原料对环境的影响,实现污染物的“零排放”,因此可以所绿色发展理念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在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在绿色化工生产中已经逐步立法,要求企业必须采用一些绿色技术与产品;通过立法要求企业生产中采用更安全的化学物品与无毒材料进行生产。包括建设一些高能效设施、余热回收技术等。在我国近年来随着对经济的重视,绿色发展理论也被逐步推广,包括原料绿色化以及生产过程的绿色化。原料绿色化中主要是新型材料的研发以及可回收材料的应用,成为其关键技术。在生产过程绿色化中主要是借助节材节水,节能减排,循环利用等作为绿色化工的关键技术。因此可见在绿色发展理念下,在化工设计领域实现可持续发展可以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在设计与生产过程中尽量选用绿色、无毒以及可替代性的原材料、可再生材料为主。通过采用新技术,在提高原料使用效率的同时减少排放,最终实现集约化生产。二是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让反应绿色化,尤其是在催化剂、助溶剂等材料选购中,更是要选择一些绿色介质。第三是产品的绿色化。在化工行业产品大多应用于工业领域,产品如果实现绿色无污染,那么就可以有效减少下游企业生产中的污染情况,从根本上降低对环境的污染问题。
3月19-20日,杭州,第二十二届全国农药交流会上,特邀请到中国化工学会副理事长,南京工业大学原校长乔旭教授以《化工绿色发展策略与技术路径》为题作重要报告,报告将围绕化工产业定位及挑战、原材料原子级利用、污染物资源化利用、污染物精准化治理、生产与治理一体化等方面内容进行深入阐释,从源头绿色化、过程减量化、治理精准化等方面提供解决思路。
乔旭
现任中国化工学会副理事长原南京工业大学校长
从事原子经济反应工艺、反应分离耦合集成、废弃物资源化与精准治理等领域的研究工作,主持和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和省部级项目30余项,承担企业委托或成果转化项目8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60余件,50余件获得授权。曾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排名第1)、中国石化协会技术发明一等奖(排名第1)、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排名第1)、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3)、江苏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3)和二等奖(排名第1)。获第三届江苏创新创业人才奖和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苏省“十大杰出科技人物”提名奖等,先后被评为江苏省十大杰出专利发明人、江苏省优秀科技工作者、江苏省高校科研先进个人等。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 |
![]() |
![]() |
![]() |
世展网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 |
销售客服 |
门票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