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2023世界种业论坛暨
世界畜禽产业博览会
2023年3月16日—18日 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
主办单位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农业大学
世信国际会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合办单位广东省养猪行业协会
广东省家禽行业协会
广东省奶业协会
广东省动物保健品协会
广东省动物防疫技术交流协会
协办单位国家现代农业(畜牧种业)产业园
国家生猪种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猪禽种业全国重点实验室
畜禽育种国家工程实验室
畜禽育种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农业农村部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重点实验室
畜禽良种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湖北省养猪行业协会
湖北省家禽业协会
山东省畜牧协会
四川省畜牧业协会
重庆市畜牧业协会
河北省畜牧业协会
中国种猪业创新发展联盟
承办单位北京世信兴化国际咨询有限公司
温氏慧农猪业科技有限公司
*依姓氏首字母顺序排列*
白挨泉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预防兽医学教授
白挨泉,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预防兽医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兽医协会动物诊疗分会副会长、猪病组组长,广东省生猪产业体系岗位专家,广东省猪病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养猪行业协会专家委员。主要研究猪病的分子生物学诊断、猪场疾病的综合防控净化以及绿色无抗猪肉的饲养,特别是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伪狂犬病,猪病毒性腹泻的净化与防控有着独特的见解。在国内多个大型养猪集团公司开展技术指导工作,指导净化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和猪伪狂犬病的净化,获得成功。主编猪病著作三部,发表论文近百篇。
Dr.David Casey
大卫·凯西
爱荷华州立大学博士,PIC亚太产品性能总监
大卫·凯西,爱荷华州立大学博士,华中农业大学的产业教授,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助理教授。现任PIC亚太产品性能总监,工作职责包括领导管理技术服务、遗传服务和产品验证团队,支持亚太地区的大客户管理工作。从事养猪行业38年,在PIC工作19年,现居上海。
蔡更元
国家生猪种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
男,中共党员,博士,研究员,硕士生导师,湖北省麻城市人,1970年4月生。现就职于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任国家生猪种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社会兼职有广东省养猪行业协会秘书长、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生猪创新团队岗位专家。长期从事猪育种和养猪生产研发工作,先后主持国家、省等各级科研项目30多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一等奖、国家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等各级科技成果奖励12项。获得国家畜禽新配套系证书2个;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42项,其中获得授权13项;取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3项;主编著作1部,参编著作5部,发表论文80余篇。
蔡曼珊
执业兽医师,广东省农业科技特派员
兽医硕士,兽医师,执业兽医师,广东省农业科技特派员,长期从事动物疫病净化和防控工作,建立了种源疾病净化(尤其是禽白血病、白痢等净化)技术,参与完成国家、省级项目10余项,发表文章7篇,授权发明专利1项。先后获得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一等奖、广东省优秀成果奖、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科学技术一等奖等3项科技成果奖励。
蔡雪辉
国家兽医协会兽医实验室检测分会副会长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团队首席科学家。国务院特贴专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科学家”;黑龙江省领军人才带头人;黑龙江省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黑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荣获“全国农业先进工作者”和“黑龙江省第十二届劳动模范”。国家兽医协会兽医实验室检测分会副会长。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主讲教师,获该院2019年度优秀教师。
曹昱
嘉利多生物技术(武汉)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总监
曹昱,现任嘉利多生物技术(武汉)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总监。研究方向脂类营养技术及生物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对技术产业化应用具有多年经验。曾获得珠江科技新星。主持多项科技计划重点及企业产学研合作项目;获得授权发明专利5项。
车炼强
四川农业大学动物营养研究所副所长
车炼强,四川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动物营养研究所副所长;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研究领域为猪营养与饲料科学;在母体营养调控后代健康、猪抗病营养领域开展创新工作;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副主编教材两部,参与制定国家标准《猪营养需要》(2020),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科技奖励。
陈焕春
华中农业大学教授,生猪健康养殖协同创新中心主任
男,湖北恩施人。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生猪健康养殖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中华农业英才奖、“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执行突出贡献奖、湖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获得者。德国慕尼黑大学兽医学博士。现任中国兽医协会会长、华中农业大学农业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兽医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动物生产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2013)、国务院突发事件应急专家委员会委员、科技部973传染病专家组副组长、863现代农业技术领域专家组副组长(2017)、农业部科技委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科技委专家委员会委员、农业部新兽药评审委员会委员、农业部转基因专项技术副总师等职。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2006,2010)、863、国家支撑计划等重大科研课题50余项,研制出30余种基因工程疫苗和分子诊断试剂盒,获得了19个转基因安全证书、24个新兽药注册证书、49个发明专利、国家重点新产品证书5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600余篇,SCI收录200余篇,出版专著3部,参编3部,已培养毕业博士95人,硕士112人。领导的研究团队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群体。陈三有
广东省养猪行业协会会长
推广研究员(专业技术二级),现任广东省养猪行业协会会长,广东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站长、曾分管草业、奶业和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等方面工作,兼任广东省草业协会名誉会长,广东省奶业协会会长。自1986年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以来,长期在广东从事草地生态农业的科研与技术推广工作,先后主持或参与了三十多项科研与技术推广课题,获省部级科技奖。
陈燕珊
温氏集团研究院高级兽医师
女,温氏集团研究院高级兽医师,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专业学位研究生第二导师”。主要从事养猪临床兽医服务和猪病防控、数字化研究,先后主持课题11项,设计和转化专利8项。
邓干臻
华中农业大学教授
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执业兽医师。华中农业大学兽医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1999-2000年留学日本Azabu University。现兼任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理事,兽医影像技术学科分会理事长,小动物医学学科分会副理事长,兽医内科学学科分会常务理事,湖北省畜牧兽医学会常务理事;国际兽医放射学会理事;农业部兽药典委员会第四、五、六届委员,新兽药评审委员会委员等。主要研究兽医临床诊断技术和小动物疾病诊疗技术,重点研究动物疾病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和防治技术,包括动物妊娠免疫逃逸的分子机制、宠物疾病影像诊断技术、小动物药品和兽医器械研发等。
邓荣臻
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宠工委秘书长
邓荣臻,现就职于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担任宠工委秘书长。兼任中农宠业校友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优质畜产品分会会长。历任原农业部畜牧业司畜牧处副处长,农业部奶业管理办公室副主任,中国奶业协会副秘书长。从事过种畜禽管理、畜牧立法、乳品质量安全监管等相关领域管理工作。
刁其玉
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生导师,反刍动物营养与饲料专家
山东威海人,反刍动物营养与饲料专家。德国哥廷根大学动物生理营养学博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生导师,反刍动物创新团队资深首席科学家,饲料研究所二级研究员,兰州大学博士生导师,全国农业先进工作者,国家肉羊产业技术体系营养与饲料研究室主任,北京奶牛营养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北京低碳协会理事长。出版专著《中国肉用绵羊营养需要量》、《犊牛生理营养与高效健康培育》等。
董林松
广东中芯种业育种部
董林松,男,农学博士,山东威海人,1986年2月生。毕业于集美大学,福建省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研究方向为动物分子数量遗传学,精通数理统计、育种算法和软件开发。2018年7月进入温氏集团研究院,从事种猪基因组育种技术研究,主持开发了温氏种猪基因组选种选配系统和育种数据分析系统。现就职于广东中芯种业育种部,负责温氏长白猪和丹系大白猪的品系选育工作。主持或参与多项集团内外科研项目,获得多项集团科技进步奖,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文章20余篇,授权4项发明专利,登记2项软件著作权。
高文超
北京华特希尔种猪技术有限公司养猪事业部总经理
男,北京华特希尔种猪技术有限公司养猪事业部总经理,执业兽医师,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专业毕业,拥有超五年国外育种集团工作经验,熟悉现代化猪场设计建造、核心群种猪现场育种以及规模化猪场生产管理等工作。
高旭
申联生物医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管礼麟
广东煦兴畜牧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主任
管礼麟,男,中共党员,硕士,江西省赣州市人,1994年5月生。现就职于广东煦兴畜牧科技有限公司,任生产技术部主任职务。硕士期间发表论文3篇,毕业后进入温氏集团,一直从事于养猪生产技术工作,熟练掌握现代化、一体化猪场生物安全管理、生产管理、种猪繁殖管理。
韩建永
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教授
男,博士,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家畜干细胞与繁殖育种”。突破了猪等大动物稳定胚胎干细胞的建系瓶颈,获得了稳定代(>300代)的猪胚胎干细胞系,可以进行连续多次高效基因编辑,首次获得连续3次基因编辑的干细胞活体克隆猪,为干细胞分子育种技术体系的建立和应用提供底盘种质细胞、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入选 “新世纪优秀人才”、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计划。任国际干细胞学会会员,中国动物繁殖学会常务理事。主持国家干细胞重点研发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在国际主流期刊Nature, Cell Research, Nature Comminications等发表SCI论文40余篇,撰写并发布“猪多能干细胞行业标准”,多次被邀在国际干细胞学会等国际会议做报告。
胡晓湘
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
博士,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目前担任国际动物遗传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Animal Genetics)家禽遗传学和基因组学分会(Avian Genetics and Genomics)国际委员,中国农学会动物生物技术分会常务理事,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遗传育种分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畜禽重要经济性状QTL定位与功能基因克隆验证,畜禽基因组选择技术和方法研究,畜禽基因编辑与品种设计。先后主持863重大项目、863面上项目、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重点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面上上面、转基因专项面上项目等国家级项目9项,参加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十余项。共发表或合作发表SCI论文90余篇。
黄秀英
礼蓝动保饲料家禽技术总监
女,博士,推广研究员,礼蓝动保饲料家禽技术总监、中国兽医协会家禽兽医分会秘书长、中国兽医协会家团体标准技术委员会委员,曾在国内大型种鸡企业担任兽医总监和生产总监,在垂直传播性疾病的净化、主要疫病防控、种鸡免疫减负和生物安全体系建设等领域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蒋荣金
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数字流程部总经理
男,中山大学税务专业,中级经济师、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现任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数字流程部总经理,统筹公司数字化转型工作。毕业以来一直在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关联企业工作,并坚持学习,曾在集团财务部、大华农公司、筠诚控股公司,负责财务管理、融资管理、战略投资、生物、地产、物联网等工作。2021年9月,统筹组建数字流程部并担任总经理,联合华为公司推动温氏数字化转型项目。
赖良学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吉林大学教授
男,博士,研究员,教授,就职于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吉林大学教授。长期开展人和动物干细胞、转基因大动物、动物克隆的研究。1998年赴美国美国密苏里大学动物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2002年在密苏里大学动物研究中心晋升为研究助理教授。2007年7月任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研究员,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赖良学研究员是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重点项目主持人,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海外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在SCI杂志包括《Science》、《Nature Biotechnology》、《Cell》和《PNAS》、等发表论文150多篇,论文被引用次数达到6000多次,单篇文章被引用1600余次。与国内外同行合作,获得90余种在生物医药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基因修饰猪、兔和狗。
李海刚
广东欣农互联科技有限公司产品研发中心总经理
男,现任欣农互联产品研发中心总经理,研究方向移动互联网、产业互联网,有十多年的业务规划、产品规划及项目运营管理经验。擅长基于前后端业务进行全局产品架构设计,以及大型云平台、对外开放平台等互联网产品的规划与设计。在养殖生产与成本领域,对B端与C端相结合的产品体验与业务设计有丰富的经验。
李辉辉
托佩克种猪生产技术经理
女,青岛农业大学(硕士)临床兽医学硕士研究生,现任托佩克种猪生产技术经理。毕业后一直在生猪养殖行业从事健康管理、生产管理等工作,能够从健康、营养、生产等环节着手,实现养猪生产的闭环管理。
李俊
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研究员
男,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饲料加工创新团队。第三届全国饲料评审委员会委员,全国饲料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饲料检测方法标准化工作组委员,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团体标准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粮油学会饲料分会理事,山东省宠物行业协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浙江大学-帕特诺尔联合研发中心技术委员会委员,广东省饲料行业协会宠物营养与产业分会专业技术委员会委员,《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编委。研究方向:植物多糖提取与改性;饲料加工与质量安全。承担完成多项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农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农业农村部饲料及生鲜乳质量安全风险预警项目。参与饲料相关法规标准制定。已获国家发明专利14项,获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6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著作3部,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畜禽饲料质量安全控制关键技术创建与应用)、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中国农业科学院杰出科技创新奖、中国粮油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各1项。李孟华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男,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18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2021年);中国农业大学领军教授(A类,2020年)、国家级创新团队负责人(2020年);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引进海外杰出人才(A类, 2011年),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专家(2015年)。2003年博士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畜牧兽医学院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专业;2003年-2010年先后在芬兰农业食品科学研究院、赫尔辛基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其间受欧盟邀请任挪威生命科学技术大学和意大利米兰圣心天主教大学短期访问学者; 2010年至2011年任芬兰农业食品科学研究院研究员(PI); 2011年-2019年任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被授予赫尔辛基大学副教授/兼职教授(Docent,2010年6月),入选芬兰科学院研究员(Research Fellow of the Academy of Finland, 2011年)。担任国际动物遗传学会羊专业委员会主席(2019年8月-),Animal Genetics等SCI杂志编委以及第一届(2017年)、第二届(2018年)和第三届(2020)“世界绵羊大会”主席。获“欧洲科学基金-生命、地球、环境和极地科学部”青年科学奖(2011年)。主要从事“绵羊遗传与种质创新方向”研究,已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Genome Research, Current Biology, 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等专业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科研项目。
李勤
中芯种业营销总监
男,本科,现任中芯种业营销总监,履职BASF佛山预混料公司和日本Wako国内业务员,2013年加入温氏,历任温氏洪湖种猪公司筹建基地办公室负责人、公司品牌专员、种猪事业部行政综合部经理。
李尚桐
北京格致博雅生物科技CEO
李尚桐,男,北京格致博雅生物科技CEO。2012年获华中农业大学农学学士学位,2018年获清华大学/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生物学博士学位。目前主要从事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基因检测技术的科研和技术服务,在科研服务方面,与多个研究团队合作进行动植物基因组和多组学研究工作。我们团队在伴侣动物基因检测方面,构建犬猫表型与遗传位点关系数据库,通过研发低成本的PCR技术(多重PCR)和高通量的基因组测序技术(DNBSEQ T7平台)进行品种鉴定和筛选犬猫繁育过程中存在的遗传病致病位点、毛色等表型位点,以实现品种鉴定标准化和犬猫繁育过程中的优生优育和精准养育。我们也对基因检测应用中获取到的伴侣动物遗传和宠物医院表型数据进行挖掘,扩展了我们对伴侣动物遗传和表型关系的了解。
李学伟
四川农业大学教授
李学伟,四川农业大学教授、动物遗传育种学专家、博士生导师、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天府万人计划”天府创新领军人才,国家"千百万人才工程"百千层次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四川省委和省政府决咨委委员,全国种猪遗传改良专家组成员,农业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国家生猪产业技术研发中心育种与繁殖研究室行业科学家。先后被评为"优秀留学归国人员","四川省十大杰出青年",四川省英模报告团成员。先后发表SCI收录论文100多篇,在美国动物科学杂志(J.Anim. Sci.),Nature子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遗传》(Nature Genetics)以及《基因组研究》(Genome Research )等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在《基因组研究》上发表的论文被评为2017中国农业科学重大进展。培育出四川省第一个获国家审定的"天府肉猪配套系",荣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农业部和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四川省和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5项,大北农科技奖励之"科技成果"奖2项,四川省优秀科普图书一等奖。刘财兴
华南农业大学教授
男,博士,教授,现任华南农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三级教授,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本科),广东省农业养殖物联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CCF(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兼职CCF广州分部委员、广东省计算机学会副理事长、广东省计算机学会教育与科学普及工作委员会主任、广东省计算机学会物联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嵌入式系统与传感器网络、大数据分析、智慧养殖技术。主持包括国家“863计划”项目、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项目在内的科研项目40余项,发表科技论文100余篇,获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次、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软件著作权登记30项。
刘丑生
全国畜牧总站畜禽种业处处长
男,博士,研究员,全国畜牧总站畜禽种业处处长。主要从事动物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
刘剑锋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系副系主任
男,博士生导师,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系副系主任。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遗传育种学分会、信息技术分会理事;《Frontiers in Statistical Genetics and Methodology》、《PLoS ONE》期刊编委;《Heredity》、《Bioinformatics》、《BMC Genomics》、《BMC Genetics》、《BMC Bioinformatics》、《Genetica》同行审稿人。研究方向:数量遗传学、生物信息学理论和计算技术;基于多组学信息进行畜禽复杂性状遗传机理解析;以猪和奶牛为研究对象进行常规育种和组学信息相结合的优化策略研究(基因组选择技术等)。
刘小红
中山大学教授
刘小红:男,1970年6月生,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广东省养猪行业协会副会长,兼任福建傲农、深圳联众等单位的顾问。研究方向为猪的遗传育种。
刘玉兰
武汉轻工大学博士生导师
女,教授,武汉轻工大学博士生导师。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和创新群体负责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常务理事、微生物学分会常务理事、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饲料分会常务理事。British Journal of Nutrition副主编,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和《动物营养学报》等期刊编委。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其他国家和省部级项目3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其中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Trends in Cell Biology,Nutritional Research Reviews,Cell Death & Disease和Journal of Nutrition等期刊上发表SCI论文70余篇。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湖北省青年科技奖1项,大北农科技奖二等奖1项,授权专利12项。编著7部。成果鉴定4项。
Dr. Jan Merks
动物育种博士,前 Topigs 育种总监
Jan Merks,动物育种博士,前 Topigs 育种总监,瓦赫宁根大学研究员。出生于荷兰,在养猪领域有近40年的专业经验,在荷兰提供农场管理和农场设计方面的培训。现任Best Genetics首席遗传学家,并将Best Genetics的遗传学项目从单个农场转变为一家独立的、领先的中国养猪公司,现拥有6000头母猪的纯种母猪核心群。研究方向猪遗传学,在国外发表了许多科学论文,并在世界各地的学术大会和技术会议上受邀参加多次演讲。
麻柱
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总畜牧师,北京首农畜牧发展有限公司副总裁
正高级畜牧师,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专业。现任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总畜牧师,北京首农畜牧发展有限公司副总裁。兼任中国奶业协会育种专业委员会主任、国家畜禽良种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副理事长、奶牛育种自主创新联盟理事长、北京市奶业协会副会长。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青年北京学者,2019年度全国农业农村系统先进个人。
马月辉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动物遗传资源与育种学科主任
男,博士,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动物遗传资源与育种学科主任,畜禽遗传资源收集、评价、保存创新团队首席;兼任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羊学分会副理事长,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羊专业委员会、全国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委员,《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中国农业科学》、《畜牧兽医学报》等刊编委。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第九届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主要从事畜禽基因资源发掘、评价、保护和创新利用研究工作。解析了绵羊、山羊、马、骆驼等物种的遗传多样性及起源进化路线;对我国特色畜禽遗传资源进行了环境适应性、产毛、产肉等性状的基因资源挖掘;开展绵羊育种及高效养殖关键技术研发。
蒙明璐
PIC中国技术服务部健康服务经理
男,南京农业大学预防兽医学硕士研究生,现任PIC中国技术服务部健康服务经理。2012-2016年在PIC先后任职培训生、健康保障。2016-2020年在汉世伟先后任职省区兽医经理、总部运营中心生产经理、母猪场场长。2020年3月至今在PIC中国技术服务部任职健康服务经理,主要为PIC 中国客户提供生物安全审计、健康审计等服务。
潘玉春
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教授
男,博士,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教授,兼第四届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顾问委员会委员,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遗传育种分会副理事长。长期从事猪的遗传资源鉴定、保护以及遗传改良工作。
曲向阳
中国农业大学兽医学博士,博维特健康管理公司创始人
男,中国农业大学兽医学博士,执业兽医师。博维特健康管理公司创始人,博维特以健康管理、生产管理、生物安全、实验室诊断、种猪育种等为主要咨询方向。从业14年,曾在集团化养猪企业与国际育种公司从事过猪群健康管理、种猪育种与营养、生产管理、研究院院长与大型企业经营管理等多项养猪产业链的工作。涉及科研、生产与兽医实践、综合经营管理等多领域。曾多次在李曼中国、中美猪业论坛、APVS、IPVS等大型技术研讨会分享报告,至今已发表60多篇养猪生产、健康管理、育种等养猪产业文章,获得发明专利三项。主译《猪群健康管理》、《高产母猪管理》等7部专业著作,参译《现代养猪技术》、《生物安全》等3部著作;兼任《猪业科学》、《国外畜牧学-猪与禽》等杂志编委。
瞿长伟
纽勤中国基因组学产品以及业务发展经理
男,南京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中级畜牧师,现任纽勤中国基因组学产品以及业务发展经理。毕业后9年来一直从事奶牛育种、种公牛培育相关工作,2018年7月加入纽勤中国基因组组学,一直负责国内奶牛和肉牛基因组检测业务,为国内多家大型牧业集团做基因组检测规划方案和数据解读与应用,非常熟悉国内外奶牛肉牛育种进展。
时建忠
全国畜牧总站党委书记
时建忠,全国畜牧总站党委书记。国务院扶贫领导小组办公室、农业部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中国粮油学会饲料专业分会、北京畜牧兽医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农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畜牧兽医专业组副组长;畜牧兽医学报、动物营养学报、中国畜牧杂志编委会副主任委员。长期从事畜牧研究和科研管理工作,研究领域包括动物福利、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畜牧生产等。
舒鼎铭
四川德康农牧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男,中共党员,博士,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重庆巫山人。现任四川德康农牧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副总裁及畜禽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农业部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主任。曾任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科学研究所所长10余年。社会兼职:国家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委员、国家肉鸡遗传改良委员会委员、中国畜牧业协会智能养殖分会会长、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禽学分会副理事长。 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万人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农业科研杰出人才等人才计划、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星火计划先进个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等荣誉。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获授权专利9件,授权软件著作权4件,参与完成授权发明专利3件,申请发明专利12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国家和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8项,指导研究生13名。
舒刚
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药学系副主任
男,中共党员,博士,副教授,现任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药学系副主任,中药药理与中药药剂方向硕士生导师,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教师。主要从事畜禽健康养殖、新型药物的研究、教学工作,曾多次主持和参与省级科研项目5项,且在2014年、2016年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20年获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先后担任四川农村日报特约记者,四川省三区科技特派员;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动物福利国际合作委员会顾问、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微生态学会理事。2018年-2019年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前往农业部美国普渡大学家禽福利研究中心访问。目前,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的身份发表论文40余篇,获得12项国家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主编及参编身份完成多本优秀论著的编著,包括《优质鸡健康养殖技术》等介绍优质鸡常见的疾病和防治要点的书籍。
覃健萍
温氏股份养禽事业部副总裁兼技术总监
女,中共党员,博士,高级畜牧师,1976年生,现任温氏股份养禽事业部副总裁兼技术总监。先后担任温氏股份技术中心副总经理、养禽事业部生产技术部总经理和中国畜牧业协会白羽肉鸭工作委员会副主席等职务。从事农业技术工作二十多年,牢固树立“服务三农”意识,长期扎根于生产第一线,积极开展禽业科学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在养禽生产经营管理、重大禽病技术研究与防控、食品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养户脱贫攻坚和养禽业规模化、集约化、自动化、标准化生产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为现代养禽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获得农业部中华农业科技奖二等奖1项,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广东省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温氏集团科技进步奖30多项。
唐利
法国诗华动物保健公司猪产品事业部总监
王朝晖
华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
男,澳大利亚莫多克大学生物科学博士,现任华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曾任先正达生物科技中国研发部门总监,项目经理,战略合作经理。拥有7年国际一流农业大公司的研发管理以及项目管理经验,具有丰富的对外合作和商务拓展管理经验,近20年农业生物技术研发经验,是集农业生物技术研发、团队管理、项目管理、商务拓展于一身的复合型种业研发与管理高端人才。
王继文
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教授
男,博士,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教授,长期从事水禽遗传育种科研和教学工作,入选国家水禽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等。主持(研)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农业农村部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1项、科普奖1项,四川省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主持培育国审肉鹅配套系1个,发表SCI论文110多篇,获授权发明专利7项,主(副)编出版水禽生产技术著作14部。
王江辉
申联生物技术总监
国家生物与医药工程师、国家执业兽医师,现任申联生物技术总监,主要从事口蹄疫的研究与防控,参与研发的口蹄疫疫苗获得三项新兽药证书和五项国家发明专利,获第三十三届上海市优秀发明金奖。
王军军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
男,博士,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长期从事IUGR猪新生期肠道发育缺陷与微生物定植干预、断奶后营养代谢利用特征解析及基于血浆代谢组营养评估和消化发酵动力学平衡的配方体系构建与精准营养研究。近五年以第一/通讯作者在Microbiome、Gut Microbes和J Nutr等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35篇,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为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动物营养学分会猪营养专委会主任,荣获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和中国青年科技奖,应邀担任多个中英文期刊的编委、副主编等职务。
王楠楠
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基因科学事业部农业垂直市场经理
女,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分子生物学研究方向,现任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基因科学事业部农业垂直市场经理。超过十年生命科学行业工作经验,目前负责农业基因组和动物健康相关产品及应用市场。
王秀锦
法国诗华全国技术服务经理
男,博士,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师从杨汉春教授。现任法国诗华全国技术服务经理,负责牧原、海大等集团大客户,曾先后被公司派遣赴法国及捷克进行批次化生产学习,并拥有正大集团、新希望六合集团一线驻场批次化生产服务经验。2013-2014年 就职于大北农集团,任种猪事业部福建核心场兽医经理。2015-2016年 任职北京恩睿康农业技术咨询有限公司,师从美国兽医师Edgar. Wayne. Johnson博士。2016-2017年 就职正大集团 任中国区兽医总监助理,主要是基于从生产、疾病、生物安全等角度为其提供解决方案,并协助集团为大客户进行现场及网络培训工作。
王杨
天康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服务部主任
中国农业大学预防兽医学博士,国家执业兽医师,中国农牧企业家MBA,2010年荣获“河北省畜牧兽医科技推广功勋人物”,现任天康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服务部主任。在十多年的临床工作中,不断精益求精,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并始终致力于通过实验室数据分析与养殖现场情况相结合,为疫病防控及养殖管理提供专业建议。在国内外期刊发表文章十数篇,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猪瘟净化的新思路与实施方案。
王振红
中集物联智慧养殖规划设计院院长
男,中集物联智慧养殖规划设计院院长,畜牧兽医专业,专业从事大型养猪场、养鸡场、养牛场、养羊场、兔场、鸽场、鹌鹑场等大型养殖场规划设计和养殖设备研发设计、生产、安装及运行维护已有二十五年,曾经为六和集团、正邦集团、新五丰集团、双胞胎集团、一号食品集团、江丰集团、洪门集团、扬翔集团、雏鹰集团、温氏集团提供设计及EPC总建造服务,目前在国内外设计投产的大型规模化养殖场已有两百多家;专业的实用性专利技术,得到了诸多客户认可和好评;发表专业技术论文二十多篇,气楼模式养殖开创者,该发明专利在养猪行业得到有效推广和应用,专业技术得到养殖企业的认同!王声会
广东中芯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
中共党员,华南农业大学预防兽医学硕士,安徽巢湖人。现任广东中芯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2006年进入温氏工作至今,曾先后担任华农温氏生产技术部任副主任,华农温氏清远育种公司副经理,种猪经理室副总经理等职务。先后获得温氏集团科技科技进步一等1项(疑似“圆环” 弱毒苗免疫程序的初步探索及推广应用),二等奖2项(新配方乳猪料的研究、新原料在小猪料中的应用研究),三等奖4项(9种猪腹泻性病毒的PCR快速诊断方法建立和应用、B超在种猪妊娠诊断上的应用、疑似“猪瘟”疫苗免疫效果评估及临床应用、抗体离散度和分子流行病学分析在评价蓝耳疫苗免疫效果中的应用)。
文杰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副所长
男,1991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获博士学位,研究领域为家禽遗传育种和动物营养。1994-1996年在爱尔兰科克大学做博士后。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国家肉鸡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家禽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禽分会副理事长,《畜牧兽医学报》主编。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发表论文SCI论文100余篇。
翁亚彪
华南农业大学副教授
男,华南农业大学副教授;动物寄生虫病防控技术临床实践型专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首席研发专家,兼佛山市正典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技术总监。1987年在华南农业大学获得禽病学硕士学位后一直留校从事教学、科研和产学研合作工作。主讲研究生及本科生课程多门;主持或参加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多项。主编或参编教材或专著多部,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主要科研成果有:创新性地提出规模化猪场“四加一”驱虫模式,在动物球虫免疫研究领域取得多项技术突破,获多项科技成果奖励。吴斌
华中农业大学教授
男,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规模猪场猪瘟猪伪狂犬病与猪高致病性蓝耳病净化研究”项目首席专家,全国动物疫病净化评估专家。主要从事动物传染病的诊断与防制,重点开展多杀性巴氏杆菌、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细菌病以及猪伪狂犬病、猪瘟、蓝耳病等病毒病的病原学和流行病学调查,动物疾病诊断试剂和新型疫苗的研制,规模化猪场主要疫病的净化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推广等。先后主持和参加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专项等20多项科研课题,参与研究和开发畜禽新型生物制品包括疫苗和诊断试剂30余种。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和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二等奖多项。近五年来,在国内外主要学术刊物上共发表论文36篇,其中SCI收录15篇,申请专利2项。多次参加国际和全国性学术会议,1998年以来作为主要组织者共组织召开了20届“全国规模化猪场主要疫病监控与净化专题研讨会”。吴桂琴
北京市华都峪口禽业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
女,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专业博士,正高级畜牧师,现任北京市华都峪口禽业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沃德家禽研究院院长。研究方向育种核心技术体系建设和品种自主培育推广工作。取得多项原创性成果并转化应用:创建以生物技术为核心、信息技术为支撑的自主育种技术体系,促进我国家禽育种迈向精准化;成功培育8个家禽新品种,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50%,打造民族品牌,打破进口垄断,实现核心种源自主可控,提升我国家禽育种核心竞争力和自育良种市场占有率。主持及参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联合攻关、北京市科委等十多个重大项目,先后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全国工人先锋号、首都劳动奖章、全国五一巾帼标兵等奖项,获得国家畜禽新品种证书8个,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2项,在国内外期刊累计发表论文40余篇。
吴文
大北农饲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吴文,1990年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技系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专业,1995年2月加入大北农。历任江西泰和大北农饲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大北农集团信息中心主任、天津大北农水产饲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大北农集团北京基地总经理、工程部总经理、监事会主席等职务,现任大北农种猪平台董事长,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
吴银宝
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副院长
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73年出生,研究方向家畜生态学。现任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副院长,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生态学分会副理事长,家畜环境卫生学分会常务理事,广东省生态学会理事,广东省养猪协会专家组成员,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生猪创新团队粪污综合治理与资源化利用岗位科学家,国家蛋鸡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团队成员。主要研究方向家畜生态学,研究内容包括畜禽污染物处理与利用、兽用抗生素及抗性基因生态毒理学评价等。先后主持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持国家重点研发专项课题和国家星火计划课题等。
吴珍芳
国家生猪种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兼任温氏集团研究院院长,中芯集团总裁
男,博士,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国家生猪种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兼任温氏集团研究院院长,中芯集团总裁。国家“万人计划”科技领军人才,国务院特贴专家,珠江学者,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生猪创新团队首席专家,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猪分会副理事长,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遗传育种学分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方向种猪育种与产业化。先后主持课题30余项,主持培育国家种猪新品种(配套系)2个,公开发表论文200余篇,获国家及省级科技奖11项,获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
肖德琴
华南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
女,博士,教授,华南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国家水禽产业技术体系智能化岗位科学家,农业农村部华南热带智慧农业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广东省农业大数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华南农业大学计算机系统结构学科带头人,广东省精准农业战略规划专家,广东省数字农业农村咨询专家。致力于动植物生产监测与管控、农业物联网与产业大数据等科学研究与应用推广工作,研发形成了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传感器、传输设备、智能装备和计算智能模型。担任中国物联网专委会委员,广东省农业机器视觉专委会主任,广东省农业人工智能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图形图像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信息分会常务理事。
辛顺进
青岛得八兄弟机械有限公司创始人
毕业于山东交通学院机械设计专业,2008年接触畜牧行业并于2010年创建青岛得八兄弟机械有限公司,具有多年的一线外贸经验,始终走在畜牧行业最前沿,并致力于研发和提供科学、高效的养猪设备。
熊本海
中国农业科学院智慧畜牧业创新团队首席
男,农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二级研究员,农业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及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现任中国农业科学院智慧畜牧业创新团队首席,农业部“中国饲料数据库情报网中心”主任,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信息技术分会理事长,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畜牧工程分会副理事长,中国农学会计算机农业应用分会副理事长,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常务理事等,是《动物营养学报》、《智慧农业》、《农业大数据学报》及《中国农业信息》及国际多个知名SCI期刊评审专家,是我国智慧畜牧业学科带头人,所带领的团队——“中国农业科学院智慧畜牧业创新团队”获得2020~2021年度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优秀创新团队”称号。
先后主持国家及省部级项目9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1项,发表论文260余篇,出版著作30余部,其中专著4部,获国家出版资金资助出版2部,取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150多项,获得授权专利7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15项。主要从事畜禽智能装备、畜牧业物联网技术、大数据平台构建及家畜动物营养工作。
杨宁
中国农业大学讲席教授,畜禽育种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
男,博士,中国农业大学讲席教授,畜禽育种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国家蛋鸡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兼任世界家禽学会(WPSA)主席、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遗传育种分会理事长、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委员兼家禽专业委员会组长,担任Poultry Science、BMC Genomics、J. of Animal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等国内外学术刊物编委。主要从事家禽重要经济性状遗传基础解析、育种新技术研究与新品种培育、蛋鸡生产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推广等教学科研工作。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
姚辉德
广东德兴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男,广东德兴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广东省劳动模范,中国畜牧业协会副会长,广东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猪产业链生态圈十大影响人物,中国动物福利国际合作委员会副理事长。2016年创建的德兴北欧农场构建安全高效的生猪良繁体系,为稳定生猪生产发展提供种源支撑,并为生猪养殖行业提供智慧养殖示范,进一步推动生猪产业数字化进程,提升畜牧业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世界动物保护协会人道和可持续农业项目官员认为,德兴北欧农场是中国养猪行业的巨大进步,也走向更高的动物福利标准的开端。
于咏兰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副教授
女,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预防兽医学博士,现任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副教授。从事小动物临床疾病一线诊疗、本科生与研究生教学及科研工作。发表研究性论文20篇以上,主持国家级(十三五)、省部级(北京市)及横向课题多项,如主持过和正在主持“犬猫弓形虫抗体IgG检测”、“猫源胎儿三毛滴虫(T. foetus)的耐药分子标记 SNPs 的建立”、“抗球虫药物代谢转归及耐药性产生机制”等多个项目。工作侧重于犬猫各类传染性、人兽共患性及小动物内科疑难疾病方向。
张德祥
广东温氏南方家禽育种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男,博士,华南农业大学推广研究员,“大北农振兴杯”第五届中国畜牧业杰出人物,国家肉鸡产业技术体系云浮综合试验站站长,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全国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现任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推广研究员,广东温氏南方家禽育种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任中国畜牧兽医学会遗传育种学分会理事,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禽学分会副理事长。主要从事家禽种质资源挖掘和开发利用,家禽育种等方面的研究推广工作。先后主持农业攻关、“863”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项目6项,参加国家“973”项目、“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课题6项,主持省部级、重点研发项目3项,获得省部级二等以上科研奖励6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30篇被SCI收录,参编出版专著2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
张利庠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
男,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国家乡村振兴重大课题组组长兼首席专家,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畜牧饲料产业研究中心主任。深圳市国家级领军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中国人民大学十大教学标兵、全国十佳培训师、策划师。历任中国人民大学深圳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等职。
张勤
山东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男,山东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曾任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遗传育种学分会理事长和信息技术分会理事长、农业部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动物遗传资源委员会猪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专家组副组长。目前担任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动物统计遗传学和动物育种。作为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00余篇,主编专著4部、教材3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第1和第5完成人),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和二等奖各一项(第1和第2完成人),中华农业科技奖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各一项(第3完成人)。
张守全
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教授
男,博士,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生猪种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猪创新团队岗位专家,广东省养猪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繁殖学分会第18、19届副理事长。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973、863、重点研发计划等课题多项。主要从事现代种猪人工授精技术、定时输精、批次化生产、公猪精液受精蛋白等研究,研究成果推动了我国养猪业繁殖技术的推广应用。发表学术论文260余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2项、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及其它省部级科研技术推广奖励9项、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获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称号。
张伟
中国政企大企业业务部养殖行业解决方案专家
智慧养殖专家,现任中国政企大企业业务部养殖行业解决方案专家,2014年加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20多年ICT行业工作经验。华为工作经历8年,曾经担任电信软件业务部、大视频业务部、机器视觉拓展部、大企业业务部等产品与解决方案专家,先后主导/参与了中国移动集团的智能网、彩印业务项目,浙江移动、江苏移动等行业视频项目,中储粮集团智能粮库项目,牧原、温氏、正邦、双胞胎、天邦、新五丰等智慧养猪项目及数字化转型咨询服务。
赵书红
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国家家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女,博士,华中农业大学二级岗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家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畜牧),国家生猪体系全基因组选择岗位科学家。现任动物科技学院动物医学院院长、国家家畜工程技术中心主任、农业部种猪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遗传育种学分会学分会副理事长。主要研究方向为猪基因组与与育种。先后担任国际动植物基因组学大会组委及多个杂志编委等,荣获或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中国青年科技奖、农业部农业科研杰出人才、科技部“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及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或人才计划。先后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等项目50余项,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0余件,在Nat Commun、Nat Biotechnol等期刊发表论文208篇。
钟友刚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临床兽医系产科教研组主任
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临床兽医系产科教研组主任。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小动物医学分会和兽医产科学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校友会宠物产业分会会长。主讲本科生《兽医产科学》和《动物医院临床技术》以及研究生《犬猫繁殖和内分泌疾病专题》等课程。研究方向为动物生殖和内分泌疾病以及宠物基因编辑、体细胞克隆、遗传病检测以及干细胞治疗等。
朱红倩
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朱红倩,中共党员,2015年7月毕业于云南农业大学,养殖专业,同年加入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2015年7月-2021年10月,负责公司核心场业务,并开展相关育种实验,2021年10月开始负责集团育种工作。
2023世界种业论坛暨世界畜禽产业博览会
2023.3.16-18 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
电 话:010-62947288
传 真:010-62957691
官 网:http://lpe-china.com
![]() |
![]() |
![]() |
![]() |
世展网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 |
销售客服 |
门票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