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提的提案基于国家需求
界别变了,石碧履职的重点方向没变。“生态环境保护不能一蹴而就,更不能‘一刀切’,它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平衡互动。所以,我提的提案一直注重这一平衡,是基于国家需求提的。”今年全国两会,石碧带来一份他牵头撰写的《关于支持四川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示范省的提案》。“对标党中央关于国家能源安全的决策部署,对标新形势下国家战略大后方的时代要求,四川亟待国家层面支持建设一批有利于补齐电力系统突出短板的能源项目。”石碧说,去年7月至8月,四川面临历史同期最高极端高温、最少降雨量、最高电力负荷的“三最”叠加局面,电力保供遭遇严峻挑战。石碧建议支持攀西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及陇电、疆电、藏电入川等重要电网工程纳入“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中期调整,推动四川加快构建更加安全可靠的电力系统;
加大对四川政府煤炭储备能力建设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支持力度,按相关标准对储煤基地建设任务(300万吨)给予补助资金;
指导支持四川与陕西、新疆等开展跨省(区)电煤保供合作,协调解决省际间煤炭资源、运力保障等问题;
进一步加强四川省优质清洁能源生产基地和能源输送枢纽建设力度,着力增加清洁能源生产,加快构建多元清洁能源供应体系。
日常工作和国家需求紧密结合
过去,石碧研究开发一系列制革清洁生产平台技术,在我国多个制革企业实现这些平台技术的优化集成,形成牛皮、猪皮、绵羊皮制革清洁生产线,也使传统皮革生产过程的硫化物、石灰、铬、固体废弃物等污染问题得到控制,加强了生态环境保护,也增加企业新的产值和出口。虽身处北京,只要空下来,石碧都会挂心他的实验室——一个他每天会“泡”上十几个小时的老地方,也是一个和团队成员一起为生物质资源化、能源化利用努力的“战场”。在石碧看来,开发和应用以生物质为原料的资源碳中和技术,对我国实现“双碳”目标至关重要。石碧所在的国家工程实验室将迎来新变化。“目前,制革清洁技术已相对成熟,相关产业也已发展得很好。接下来,实验室的研究范围将‘扩容’——现在我们团队正在用竹子、秸秆或酒糟等制造大宗结构材料(如建筑材料)。我们想在未来替代那些用石油做的高分子塑料,现在已有研究进展,但还没有达到工业化程度。”石碧说,实验室未来的方向是成为“生物质材料绿色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石碧从事制革清洁技术、制革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方面研究近40年。去年3月,石碧任四川大学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院长。从“制革”转向“碳中和”研究领域,石碧主动学习、拥抱变化,“为国家重大需求和人民健康出力,这是我们必须坚守的动力。”他说。信息来源:四川日报全媒体声明:本号对转载、分享、陈述、观点保持中立,目的仅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转载分享不做商业用途。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本公众号后台联系,我们将尽快删除内容!扫描下面二维码,关注“中国国际皮革展览会ACLE”公众号。![]() |
![]() |
![]() |
![]() |
世展网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 |
销售客服 |
门票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