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2023年,设计之春·中国家博会“当代设计展”走入第三个年头。可持续设计的种子已经落地扎根,中国原创设计迎来雨后新生,也正经历着一场由内而外的“新陈代谢”。
《ELLE DECORATION家居廊》作为见证中国设计成长的助力者,我们将在展会现场重磅推出全新IP:DECO.KIOSK,并带来“设计与成长”家居廊专场论坛,从各个维度探讨设计师对社会的观察、推动作用以及设计商业思维的可持续发展。
今年,DECO提出一个概念:如果每个人都“活成一棵树”,实践低碳生活;在设计时以“长效”为导向,那这一棵棵树聚集在一起,将会组成森林,形成多元化生态和健康的循环。
“你在森林里扮演什么角色?”出发第三届设计之春·中国家博会“当代设计展”之前,DECO向16组设计师发出提问,并邀请他们分享各自的绿色生活提案。
第三届设计之春·中国家博会“当代设计展”即将到来,作为中国原创设计的年度盛会,全国各地的设计师、艺术家和策展人纷纷卯尽全力打磨新品和展览,设计爱好者也早已定下逛展的行程,准备好在3月18日到21日,为期4天的展期间,捕捉最具先锋性和创新性的设计单品,探索当代东方的生活方式可能性。
2021年设计之春·中国家博会“当代设计展”,未墨的展厅现场。
经历一年蛰伏,第三届设计之春·中国家博会“当代设计展”延续“更绿色更友好”的可持续理念展开。在3个展馆,超过2万平方米面积的5大主题区块中,聚集了22位知名策展人和300多位设计师、艺术家参与,带来1000+件新品发布和30+场专业论坛。
其中,DECO会在“THINKin思想中”主题展区,带来两场精彩呈现:DECO.KIOSK概念展和家居廊专场论坛--“设计与成长”。
DECO.KIOSK概念展
A区6.1,展位C07-2
DECO.KIOSK概念展效果图
《ELLE DECORATION家居廊》自2004年创刊以来,持续助力中国设计。今年3月份,我们重磅推出全新IP项目––DECO.KIOSK,致力打造一个聚集创意的新场域,链接线上与线下、设计师与消费者的“设计圈”,探索原创设计与新商业模式的可持续之道。
KIOSK(书报亭)的雏形来自于法国,已经有150多年的历史。这一承载着历史人文和艺术美学的“小型建筑”,驻扎在每个城市的街头巷尾,日复一日,将最前沿的资讯实时带到读者面前。KIOSK作为人与人、人与书、书与书之间交流碰撞的载体,在当代中国,将会有什么样的新面貌和功能呢?我们将通过DECO.KIOSK探索全新可能性。
DECO.KIOSK概念展效果图
3月份,DECO.KIOSK概念展将首次亮相,我们倡导可持续理念,以便捷、灵活的pop-up形式,带来设计选品和主题策展。
面向设计师,DECO.KIOSK关注中国设计的成长力量,为年轻设计群体构筑一方天地;面向消费者,DECO.KIOSK将呈现多元化的设计美学和独家精选设计单品和艺术品。
“设计与成长”:家居廊专场论坛
A区6.1,论坛地点D04
在论坛版块,今年的主题为“凝聚的群落”,由朗道设计学院创始人童岚女士担任论坛总策划。将在3天内将带来16场主题论坛,由15家专业媒体及合作机构深度参与策划和报道,100余位国内外嘉宾共创。
《ELLE DECORAITON家居廊》作为与中国原创设计共同起步的媒体,将带来专场论坛––“设计与成长”。由《ELLE DECORAITON家居廊》编辑总监兼出版人颜宓策划主持,我们将邀约2000后的中国设计师代表––侯正光、2010后的中国设计师代表––吱音联合创始人杨熙黎、2015后进入公众视野的新锐设计品牌––OPEN OBJECT设计师方静峰,和专业商业新闻媒体––FT中文网出版人张延等4位嘉宾进行分享和圆桌对话。
探讨设计师对社会的观察、推动作用以及设计商业思维的挑战,如何更好地将设计的价值转化成整个产业持续发展的动能。
五大板块,亮点抢先看
介绍完DECO的部分,我们也来看看今年的五大主题区块:“THINKin思想中”、“LIVEin生活中”、“CREATEin创造中”、“DESIGNin设计中”、“VOGUEin时尚中”分别有哪些精彩亮点吧。
#THINKin思想中以智慧为核心,多元化地展现当代中国设计教育、学术、思想、实践所特有的理想和浪漫力量。包含“家居廊DECO.KIOSK概念展”、“设计之春『凝聚的群落』论坛”、“高校展”、“设计之春大奖”和“媒体特区”。
#LIVEin生活中2021年设计之春·中国家博会“当代设计展”,U的展厅现场。
以品牌为核心,呈现当代中国生活方式所独具的文化和精神力量。由“品联盟”、“文明旁观者”、“春飨”、“大家茶馆”构成。 #CREATEin创造中2021年设计之春·中国家博会“当代设计展”,YUAN MUSEUM呈现的器物展。
以艺术为核心,个性化地展现当代中国艺术创作所特有的优雅和乐观力量。由YUAN MUSEUM“陶瓷及玻璃专题:当代国际陶艺和玻璃艺术展”及艺术画廊、艺术品牌构成。
#DESIGNin设计中2021年设计之春·中国家博会“当代设计展”,“三人行”逆光设计展参与设计师
以创意为核心,汇集了一批中国新兴品牌和前沿设计。包含“三人行”、“可持续设计”、“原创大集”、“单元MODULE+”。
新板块:#VOGUEin时尚中以潮流为核心,聚集中国时装设计师与时尚品牌,展现当代中国时尚潮流所独具的融合和创新力量。由广州美术学院的“YUE·影”、一尚门的“游乐园”构成。
2021年设计之春·中国家博会“当代设计展”,光合机构展厅现场
看完5大板块,在开展之前先跟着DECO一起“云游”设计森林,看看森林里都有哪些“植物”吧。
温浩
//
先生活
设计之春·中国家博会“当代设计展”总策展人
Q1:你在森林里扮演哪种植物?
我扮演着一颗永生的“植物”,我选用环境友好型材料:黄铜,做永恒的设计、不朽的制作,避免树木砍伐、延长使用寿命、减少生产数量、降低消费频次,专做能用一辈子的家具。
Q2:关于“绿色生活”的日常实践?
我保持剃光头发的习惯己有十几年,大量减少了洗发液的使用。(笑)
Q3.近年来,比较关注的可持续案例?
是由设计芝加哥西尔斯大厦、上海金茂大厦、迪拜塔等众多世界知名建筑的美国SOM建筑设计事务所的倾力之作:被誉为“节能环保先锋”和“世界最绿摩天大厦”的广州珠江城大厦。
侯正光
//
多少 MoreLess
设计之春·中国家博会“当代设计展”联合策展人
Q1:你在森林里扮演哪种植物?
希望是一棵榕树,独木也能成林。
Q2:关于“绿色生活”的日常实践?
选择房子的重要条件是离公司和学校近,可以走路上班上学。
Q3.近年来,比较关注的可持续案例?
唐代古琴的百纳拼工艺,许刚的再生水泥,刘家琨的震区再生砖。
宋涛
//
自造社
Yuan Museum
设计之春·中国家博会“当代设计展”联合策展人
Q1:你在森林里扮演哪种植物?
Yuan Museum是把艺术和生活紧密相连的一个板块,设计之外需要更多的审美和艺术信仰,所以我们应该是松柏。
Q2:关于“绿色生活”的日常实践?
多一些精神生活,少一些没有必要物质浪费。
Q3.近年来,比较关注的可持续案例?
我这两年的关注点都在Yuan Museum的策展和发掘年轻的艺术家,找到未来发展趋势。具体案例是我们在优山美地别墅区的家美术馆项目,更好的落实艺术、设计、生活三位一体的理念。
张启
//
毯言织造
Q1:你在森林里扮演哪种植物?
希望是一株常绿的“青松”吧,始终保有本心、本色,不因季节的更迭而褪去颜色。繁盛时不予争辉,叶落时默默奉献。
Q2:关于“绿色生活”的日常实践?
尽可能有节制的吃喝,因为“钱是你的,但资源是大家的”。
Q3.近年来,比较关注的可持续案例?
位于英国Corwall的Eden Project是我认为全球最成功的变“废”为宝的可持续发展示范项目之一。它从一个个被荒废的巨大矿坑中改建而成,从满目疮痍的裸露矿坑变为奇花异草的绿色植物园,Eden Project试图展示人与自然的特殊关系,也是开展生态教育的天然课堂,在商业上也取得了极大成功。
沈宝宏
//
U
Q1:你在森林里扮演哪种植物?
我希望自己是一棵石榴树,向阳生长,耐旱、耐寒、耐瘠薄,既适宜大田,亦可植于庭院,还可供作盆栽。去年我在U的小院种下一棵石榴树,可能要等3到10年才能开花结果。
Q2:关于“绿色生活”的日常实践?
缩短公司和住所的距离,出行少开车。
Q3.近年来,比较关注的可持续案例?
重复使用的防病毒口罩。通过内置框架和面料改进,实现可清洗和重复使用,减少一次性口罩被丢弃。
厉建伟
//
HC28 | 都汇里
Q1:你在森林里扮演哪种植物?
松树吧。万里树林,松树常青。我们希望可以像松树一样,傲然挺立,有自己的坚持,在原创设计这条路上持之以恒。
Q2:关于“绿色生活”的日常实践?
我会坚持走路去公司,低碳出行。其他方面比如垃圾分类、购物时减少塑料袋使用、少买衣服等,我觉得也是很好的习惯,还需要继续努力。
Q3.近年来,比较关注的可持续案例?
我们关注到一些国内年轻设计师,利用环保材料做设计,比如时装设计师丹琪,她利用玉米纤维等可再生材料去做服装,出发点和立意点很好。我们在2021年3月广州展和她做了跨界,利用工厂的木材废料制作了2个装置,结合家具做展示,也表达了品牌希望打造绿色可持续家具的理念。
陈燕飞
//
璞素
Q1:你在森林里扮演哪种植物?
“松树”吧,除去松的品格象征之外,它太美了。
Q2:关于“绿色生活”的日常实践?
我喜欢把“绿色”、“环保”落实到生活的每一个小细节里面,节约每一滴水,珍惜每一粒米,衣物尽量简单,多吃素食等等,在衣、食、住、行里面都维持一种低碳的生活态度。
Q3.近年来,比较关注的可持续案例?
最近都在关注和研究传统大漆工艺和这个材料可以适应的更宽领域。
杨熙黎
& 朱晖
//
吱音
Q1:你在森林里扮演哪种植物?
小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Q2:关于“绿色生活”的日常实践?
发起ziin cafe的自带杯环保计划,尽可能少点外卖,同时关注环保包装和工艺升级。
Q3.近年来,比较关注的可持续案例?
Apple Park,屋顶的太阳能板实现了自己供电,100%的可持续能源。
徐明 &
Virginie Moriette
//
明合文吉
Q1:你在森林里扮演哪种植物?
文吉:梧桐树以其迷人的花斑外观最早为人所知,在上海景色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们的树皮很特殊,它会排出通过空气进入树干的污染物。梧桐树枝形成的阴影让街道成为了一个非常有诗意的庇护所。
明:很喜欢树,但不希望成为树,一棵树的活动范围有局限。更喜欢在树林中漫游,希望是树林里的阳光。
Q2:关于“绿色生活”的日常实践?
使用多种交通工具,家里进行绿色更新,购买绿色产品,选择生态绿色食物。
Q3.近年来,比较关注的可持续案例?
文吉:10年前Pixel Building建成时,它是澳大利亚的第一座碳中和的办公大楼,可以自身产生自电力和水。它的节能功能包括色彩鲜艳、引人注目的面板,可以根据需要提供荫蔽和最大限度地利用日光,处理废水的支架,可以收集雨水的屋顶,以及一系列垂直风力涡轮机。
明:Andy Goldsworthy的大地艺术,这种从自然中提取,再放在自然里的艺术创作方式,给观者很多启发。
黄国栋
//
意外设计
Q1:你在森林里扮演哪种植物?
希望是一株常绿的“青松”吧,始终保有本心、本色,不因季节的更迭而褪去颜色。繁盛时不予争辉,叶落时默默奉献。
Q2:关于“绿色生活”的日常实践?
我愿意做一颗小草,看似不起眼,但却有打不死的生命力和耐久力。
Q3.近年来,比较关注的可持续案例?
使用回收帆布制作成潮流背包的品牌FREITAG,我欣赏这个项目的点在于环保和商业化的结合,所有优秀的想法,都得是正向的,有盈利能力的,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真正的可持续。
任鸿飞
//
界意
Q1:你在森林里扮演哪种植物?
我们的品牌「界意」还在成长阶段,算是一棵不一样的树苗吧,能够共享一片土地和阳光,因为各自有不一样的DNA,可以展现不一样的生命活力。我参与策展的「三人行DESIGN TRIO」就像一个苗圃,有期待、有未知、也有希望。
Q2:关于“绿色生活”的日常实践?
节约用纸和水电,垃圾分类,塑料袋重复利用。
Q3.近年来,比较关注的可持续案例?
我一直在关注艺术家Thomas Barger,用回收纸浆做的家具和艺术品,材料本身属性和表达形式结合的非常合理、合适,应该是可持续设计的一种理想状态,自己也想尝试一下。
许刚
//
不造 BUZAO
Q1:你在森林里扮演哪种植物?
猴面包树,因为猴面包树生长在环境恶劣的干旱地区,有着强悍的自愈能力,树干可以酿酒、储水,种子可以榨油,叶子可以当菜吃,果实美味可口、富含营养。因为本土创造关注于基层的材料,也生存在恶劣的环境下,有着极强的人文关怀,从理念、材料、产品、空间、表达呈现、制作者、使用者、参与者各个地方关怀着人们。
Q2:关于“绿色生活”的日常实践?
自带环保袋、不使用一次性餐具、回收塑料、金属材料。
Q3.近年来,比较关注的可持续案例?
kooij的Satellite。结合回收塑料和3D打印技术一款成熟度很高的产品,工业理性的外形和成熟的功能精准巧妙地结合,透明的打印线条具有野蛮主义的结构美。设计师完整地探索了数字化生产技术,并提供了未来设计的可能性。
张克非
//
克非设计
Q1:你在森林里扮演哪种植物?
我愿扮演着“野草”的角色,能为这片森林增添一份绿色,以顽强的生命力和旺盛的的创作热情去为原创设计这片“森林”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Q2:关于“绿色生活”的日常实践?
在产能和消费都过剩的当下,最重要的是学会做生活的减法。“绿色生活”理念这些年正在改变我的生活,从理性消费到绿色出行,从健康饮食到坚持健身,这些都是我现在的生活状态,也希望用自身的努力和行动来影响身边的人和朋友,让绿色生活成为生活常态,让绿色生活理念成为一种时尚。
Q3.近年来,比较关注的可持续案例?
Massproductions在斯德哥尔摩设计周期间推出了“4PM"的休闲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放松体验。椅子使用层压道格拉斯冷杉或樱桃木,以弯曲平面和直平面相结合。而且在网站上有免费的开源说明和图纸,人们可以自行购买材料进行DIY,享受自己动手做家具的幸福感!
于飞&周舟
//
一屿
Q1:你在森林里扮演哪种植物?
青苔吧,青苔看起来不起眼却有着顽强的生命力,朴素而坚韧。在中国做原创设计做好的东西并不易,坚持便是正向的力量和意义。
Q2:关于“绿色生活”,你有哪些日常实践?
主要是永续性,家具要美而耐用,就是一种绿色生活的践行。在日常消费中坚持宁缺毋滥,物品不在多在精,都是我们认为的永续生活。
Q3.近年来,比较关注的可持续案例?
之前看到一个餐饮空间的案例,有很大触动。主要是经营模式上的可持续,餐厅聘用的都是社区的老年人,让老年人也能找到人生的价值和乐趣,顾客也能感受到像家人般的温暖,对人的关怀也是可持续的一部分。
叶隐
//
WUU
Q1:你在森林里扮演哪种植物?
石崖松柏,只扎石头不扎堆,容易被雷劈,还很擅长拗自己。
Q2:关于“绿色生活”的日常实践?
宅,间接减少了出行带来的碳排放。工作之余都在玩音乐,从某角度,没有比无中生无更环保的事了。
Q3.近年来,比较关注的可持续案例?
人类基因包含征服和占有,活动越频繁对世界的索取就越多。我觉得中国语境里可持续的源头是一千年前的老子,欲望少些,控制欲弱点,相较有为,无为法更可持续些。
王树茂
//
FEMO WANG
Q1:你在森林里扮演哪种植物?
榕树,这棵树一定会很茂盛,名字告诉你答案。
Q2:关于“绿色生活”,你有哪些日常实践?
出差随身携带洗漱用品,减少使用酒店一次性用品。
Q3.近年来,比较关注的可持续案例。
瑞典设计工作室NOTE Design Studio的VESTIGE茶几,雕塑底座由一个矩形方块形成,减去一个圆柱形体块,放置一块钢化玻璃,以最简单的方式展现出茶几的美学和功能性。
表面看是由一整块实木雕刻而成,而实际上是五块饰面板组合而成,内部空心结构,让产品重量降到最低,方便生产,也减少木材的消耗,中间圆弧形的结构还可以放置杂志等物件,兼具实用性,是一个让人看上去会感动的设计。
转自:《ELLE DECORATION家居廊》- END -
进入小程序
解锁更多惊喜
关注视频号
随时GET家居圈的新鲜事儿
浏览更多展会资讯,尽在中国家博会官网
www.ciff-gz.com
www.ciff-sh.com
![]() |
![]() |
![]() |
![]() |
世展网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 |
销售客服 |
门票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