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收录于话题
5月7日,小红书全新上线了一站式广告投放平台——“聚光平台”。
数据显示,小红书月活用户已经超过2亿,用户每天有1.5亿次搜索行为,产生3000万条搜索词。60%的小红书用户倾向于在信息流浏览种草,40%的用户喜欢通过搜索来辅助消费决策。
从浏览种草到搜索拔草,一系列交互行为的背后,清晰地展现了消费者的决策链路。据小红书官方介绍,聚光平台基于“人群资产”锚定目标用户,能够满足广告主以“产品种草、商品销量、客资收集、直播推广、抢占赛道”为目标的多样化营销诉求,让品牌更加智能高效的方式触达目标人群。
那么对于品牌和商家而言,如何理解和用好聚光平台?又怎么看待小红书近期一系列推出的规则和玩法?
官方介绍,聚光平台打通了搜索和浏览两大用户关键决策场景,并支持以SPU(产品)为颗粒度的精准定向和智能投放能力,为广告主提供一体化的营销解决方案。
简单而言,从目前的平台功能来看,聚光平台是小红书专业号推广中心效果广告功能的延续和扩展,但更为系统性、专业性、协同性。那么,与推广中心相比,聚光平台有哪些亮眼之地——
品牌或商家可直接对蒲公英笔记进行投放的同时,通过笔记组件,直接关联到店铺或者商品的详情页。
信息流场景下,平台支持定向触达3天内搜索过“关键词”的用户。
对于自播的品牌和商家而言,平台可对其直播间进行投流。不过据了解,新增的营销诉求需要开通白名单才能使用。
平台增加了目标成本控制(oCPC)和最大转化投放(Nobid)两个逻辑,同时还增加了匀速投放和加速投放、六种定向方式
据小红书官方了解,新旧平台不会同时存在,聚光平台将从5月7日起逐步取代旧平台,并计划在5月中下旬上线迁移工具。对于品牌和商家来说,除了尽快适应新的投放平台之外,还需要更进一步优化和完善“薯条”(笔记),在后续的投放中才能获得更加大的优势。
新旧平台的对比
最近,从“薯条”全面升级、到蒲公英平台上线优效模式、到优化信息流广告与搜索广告,再到小红书社区商业公约上线以及聚光平台的全新推出,小红书陆续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迭代更新,其内容及商业化也越来越规范和有指向性:平衡内容与流量,借助流量进一步放大内容和产品,完善闭环。
此前,前小红书开放平台和电商负责人杰斯曾对外表示,“很多的品牌在小红书生长起来,但不少品牌原来只是生了一部分,没有帮助它们太多,现在希望帮助大家去做交易,所以又生又长,生于内容长于交易。”
在2022小红书商业生态大会上,小红书CMO之恒一直强调“我们的商业化愿景是助力每一个好产品生长”。在小红书看来,实现增长的可能性,就潜藏在好产品的生长与用户触达里。
如此一来,结合这些变化也就不难看出,小红书的系列商业化更新,对中小品牌、商家的赋能以及友好度正在逐步加大。
但与此同时,小红书内容社区的属性也并未改变,其流量依旧是基于内容,这对于品牌商家来说,也在进一步提醒着小红书内容经营的重要性:在流量面前,内容才是核心战略。
编辑丨JOJO
![]() |
![]() |
![]() |
![]() |
世展网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 |
销售客服 |
门票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