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安全生产领域名词解释100条

来源:世展网 分类:应急救援行业资讯 2023-03-17 17:24 阅读:6070
分享:

2025年第109届中国劳动保护用品交易会CIOSH

2025-10-11-10-13

距离157

1.“三违”:指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   

2.四不放过: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采取切实有效的防范措施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被处理不放过。   

3.三同时: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4.6S管理:整理、整顿、清扫、清洁、修养(素养)、安全。   

5.新工人的三级教育:入厂教育、车间教育、岗位(班组)教育。   

6.工业“三废”:废水、废气、废渣。   

7.安全标志:禁止标志(红色)、警告标志(黄色)、指示标志(蓝色)   

8.车辆保养制度的“三检”:出车前检查、行车中检查、回场后检查。   

9.十大不安全心理因素:侥幸、麻痹、偷懒、逞能、莽撞、心急、烦躁、赌气、自满、骄傲。   

10.我国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11.四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保护他人不受伤害。   

12.我国消防工作方针:“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13.车辆“三交一封”:交准驾证、交行车证、交车钥匙、停封车辆。   

14.三品:易燃品、易爆品、化学危险品   

15.八懂:懂规章制度和责任;懂岗位技术的规定;懂安全生产的方针和政策;懂设备构造和性能;懂工艺流程和原理;懂防火常识和规定;懂尘毒危害和治理;懂伤亡事故报告的规定。  

16.四会:会操作维护和保养;会排除故障和预防;会正确使用防护用品,会防火救火和报警。  

17.事故构成四要素:人、物、环境和社会环境、管   

18.民用爆炸物品:爆破器材,包括各类炸药、雷管、导火索、导爆索、非电导爆系统、起爆药和爆破剂等;黑火药、烟火剂、民用信号弹和烟花爆竹。   

19.安全电压:对于比较干燥而触电危险性较大的环境,国际电工标准协会规定安全电压为50V以下,我国规定安全电压为36V。对于潮湿而又触电危险性较大的环境,国际电工标准协会规定为25V以下,我国则规定为12V。对于在游泳池或其他因触电导致严重二次事故的环境,国际电工标准协会规定为2.5V以下,我国无规定。一般认为,这种环境的安全电压可采用3V。   

20.职业禁忌症:是指不宜从事某种作业的疾病或解剖、生理状态。在该状态下接触某些职业性危害因素时可导致下列情况:①使原有疾病病情加重。②诱发潜在疾病。③影响子代健康。④对某种职业危害因素易感、较易发生该种职业病者。  

21.可引起职业病的有害因素:主要有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和生物因素,另外还有社会心理因素和人机工效学因素。  

22.接地装置:直接与土壤接触,用以与大地作为一定流散电阻的电气连接的金属导体或导电组称为接地体,通常由金属管制成。  

23.事故原点:是指在触发能量、偶合条件作用下转化为事故,具有初始性、突发性并与事故终点结果有直接因果关系的点。  

24.劳动防护用品:是指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人身安全与健康所必备的一种防御性装备,对于减少职业危害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25.直接经济损失:因事故造成人身伤亡及善后处理支出的费用和毁坏财产的价值。其统计范围如下。  

①人身伤亡所支出的费用。包括医疗费用(含护理费)、丧葬及抚恤费用、补助及救济费用和停工工资等。   

②善后处理费用。包括处理事故的事务性费用、现场抢救费用、清理现场费用、事故罚款和赔偿费用。  

③财产损失费用。包括固定资产损失和流动资产损失。  

26.间接经济损失:因事故导致产值减少、资源破坏和受事故影响而造成其他损失的价值。其统计范围有:①停产、减产损失价值,即按事故发生之日起到恢复正常生产水平时止的损失价值;②工作损失价值;③资源损失价值;④处理因事故造成环境污染的费用;⑤补充新职工的培训费用;⑥其他损失费用。   

27.事故构成四要素:人、机、环境、管理。   

28.危险:是指可以导致意外事故发生的现存的或潜在的状态。   

29.六条禁令:严禁特种作业无有效操作证人员上岗操作;严禁违反操作规程操作;严禁无票证从事危险作业;严禁脱岗、睡岗和酒后上岗;严禁违反规定运输民爆物品、放射源和危险化学品;严禁违章指挥、强令他人违章作业。   

30.环境保护四项原则: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原则;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利用的原则;谁开发谁保护的原则;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   

31.“四全”安全管理:全员、全面、全过程、全天候。   

32.“四查”安全管理:查领导、查思想、查隐患、查制度。

33.环境保护工作的“三十二字方针”: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  

34.污染环境的“四害”:废水、废气、废渣和噪音。   

35.环境保护的十项内容:工业“三废”的防治;生活“三废”的防治;粮食与副食品等食品污染的防治;农药残毒的防治;地热、地面下沉的防治;噪音、放射性污染的防治;水土保持、土壤污染的防治;综合利用自然资源;植树造林、绿化环境、净化空气;加强水域及用水管理,保护水资源。  

36.施工动火“三不准”:没有用火批准单不准动火;没有防火措施不准动火;没有指定专人现场监督不准动火。   

37.防火的四项基本措施:控制可燃物、隔绝空气、消除着火源、防止火蔓延。   

38.车辆保养制度的“三检、四清、四不漏”:  

三检:出车前检查、行车中检查、回场后检查。

四清:机油滤清器清洁、空气滤清器清洁、燃油滤清器清洁、蓄电池清洁。

四不漏:不漏水、不漏油、不漏气、不漏电。  

39.灭火器的使用方法:(1)拔去保险销。(2)手握灭火器橡胶喷嘴,对向火焰根部。(3)将灭火器上部手柄压下,灭火剂喷出。(4)灭火时,灭火器要保持直立,不宜水平或颠倒使用。  

40.起重作业“十不吊”:① 指挥信号不明或多人指挥不吊;② 超过负荷不吊;③ 工作捆扎不牢不吊;④ 吊物上站人不吊;⑤ 安全装置失灵不吊;⑥ 物件埋在地下不吊;⑦ 照明不足不吊;⑧ 斜拉斜吊不吊;⑨ 物件锐角处不垫软物不吊;⑩ 物体下有人不吊。  

41.烫伤的处理方法:被烫伤以后,要尽快脱离热源,然后用凉水冲患处,一般要20分钟左右,或是直到疼痛感明显降低才行。然后包扎,并送往医院。千万不要随意上药。烫伤面积如果过大,要采取口服温水或静滴盐水的方法进行补水,以防脱水后静脉不险难以注射用药。  

42.触电的处理方法:如果触电,首先要迅速脱离电源,关掉电闸或用干木棍把电线挑开,如果心跳呼吸已经停止,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43.中毒的处理方法:口服中毒,要喝凉水,并用手指挖舌根,马上催吐。如口服强酸强碱,则应喝鸡蛋清或牛奶。如果是毒气引起的中毒,必须迅速脱离现场,到空气通畅的地方,并尽快到医院救治。  

44.安全管理“五个须知”:① 知道本单位安全重点部位;② 知道本单位安全责任体系和管理网络;③ 知道本单位安全操作规程和标准;④ 知道本单位存在的事故隐患和防范措施;⑤ 知道并掌握事故抢险预案。   

45.安全操作规程:也称“安全技术须知”、“安全技术细则”,是企业根据生产性质、设备技术的特点,结合实际给各工种工人制定的安全操作守则。  

46.酒精度与驾驶:实验表明,汽车驾驶员血液中的酒精浓度达到0.03%时,驾驶能力开始下降;达到0.08%时,错误动作比常人增加1.6%;达到0.09%时,判断力比正常人下降25%;超过0.1%时,大祸很快就要临头了。   

47.电器作业“五不准”:① 非持证电工不准装接电气设备;② 任何人不准玩弄电器设备和开关;③ 不准用水冲洗电气设备;④ 熔断丝熔断后,不准调换容量不符的熔丝;⑤ 发现有人触电,应立即切断电源进行抢救。  

48.下班离岗前“四要”:① 电闸要拉下断开;② 液流开关要关闭;③ 各种用具要清点后整齐放好;④ 火种要妥善处理好。   

49.安全管理“九个到位”:① 领导责任到位;② 教育培训到位;③ 安管人员到位;④ 规章执行到位;⑤ 技术技能到位;⑥ 防范措施到位;⑦ 检查力度到位;⑧ 整改处罚到位;⑨ ①全员意识到位。   

50.职业病:职业危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强度与时间超过一定限度,导致人体功能性或器质性病理改变,从而出现的相应的临床症状,这类疾病称为职业病。  

51.生产要害部位:一旦发生事故后,造成的人员伤亡大,经济损失大,社会政治影响大的生产、生活和人员集中的活动场所。  

52.事故隐患:就是与安全法规、安全制度、安全标准、安全操作规程相违背,相抵触的人的行为和物的状态。简单地说就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  

53.特种作业:指在劳动过程中容易发生伤亡事故,对操作者本人、他人及周围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的作业。直接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称为特种作业人员。  

54.事故:是由于物体、物质、人或环境的作用或反作用,使人员受到伤害或可能受到伤害的、出乎意料之外的、失去控制的事件。  

55.本质安全:通过设计等手段使生产设备或生产系统本身具有安全性,即使在误操作或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也不会造成事故。  

56.有感领导:有感领导就是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传播安全环保理念,带头学习和遵守规章制度,带头开展风险识别,带头进行安全经验分享,不断提升个人的安全环保管理能力,认真履行好本岗位的安全环保职责,坚持安全环保从自身做起,从细节做起。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切实通过可视、可感、可悟的个人安全行为,使员工感知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感受到领导做好安全的示范性,感悟到自身做好安全的必要性。  

57.直线组织原则:是企业各级行政单位从上到下实行垂直领导,下属部门只接受一个上级的安全指令,各级主管负责人对所属单位的一切安全问题负责的一种组织形式。  

58.属地管理原则:属地管理就是要落实企业每一位领导对分管领域、业务、系统的安全环保负责,落实每一名员工对自己工作岗位区域内的安全环保负责,包括对区域内设备、作业活动及承包商的安全环保负责,做到谁的领域谁负责、谁的区域谁负责、谁的属地谁负责。养成在做任何工作之前,首先进行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估,在安全的前提下再开展各项工作。把岗位职责和属地责任融为一体,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管理过程不空位、不越位、不缺位。  

59.安全经验分享:利用会议、培训等种集会的场合,启发大家讲授自己亲身经历或所见所闻的案例或注意事项,从而达到经验分享的目的,把一个人的经验变成所有人的经验,带动全员对安全工作的参与,创造一种针对安全的“学习文化”。  

60.五步工作法:即在一项操作之前:第一观察工作地点环境,第二工作程序在大脑中过一遍,第三观察周围的其他活动,第四思考可能存在的危险,第五识别和控制它们。  

61.安全工作三个100%:100%遵守各项管理规定,100%遵守法律法规,100%的时间内遵守前两个100%。  

62.安全工作“五落实”:整改内容、标准、措施、进度和责任人落实。   

63.“八防”:防火、防爆、防井喷、防油气泄漏、防交通事故、防滑、防坍塌、防冻凝。   

64.“十查”:一查HSE管理体系建设和运行情况;二查有感领导、直线责任、属地管理落实情况;三查HSE管理原则和反违章禁令贯彻落实执行情况;四查企业生产经营风险管理和风险辨识、控制情况;五查冬季安全生产方案制定和“八防”措施落实情况;六查承包商“五关”措施落实及违法分包、转包情况;七查重大危险源监控措施落实及事故隐患治理情况;八查海外防恐安全措施落实情况;九查应急管理及油库等储运设施水污染防控体系建设与管理情况;十查事故资源利用、事故教训吸取、事故责任人查处和防范措施落实情况。   

65.HSE九项原则:① 任何决策必须优先考虑健康安全环境。② 安全是聘用的必要条件。③ 企业必须对员工进行健康安全环境培训。④ 各级管理者对业务范围内的健康安全环境工作负责。⑤ 各级管理者必须亲自参加健康安全环境审核。⑥ 员工必须参与岗位危害识别及风险控制。⑦ 事故隐患必须及时整改。⑧ 所有事故事件必须及时报告、分析和处理。⑨ 承包商管理执行统一的健康安全环境标准。  

66.《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于2002年6月29日通过,自2002年11月1日起施行。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于2014年8月31日通过,自2014年12月1日起施行。   

67.《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于2007年8月30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   

68.个人安全行动计划:是指各级领导干部在履行本单位、本系统、本部门业务范围内HSE管理工作职责的同时,制定个人阶段性(月度、季度、年度)的安全行动计划。个人安全行动计划要明确工作内容(如个人安全述职、到联系点开展活动、组织开展HSE检查、组织HSE知识学习等)和实施时间,并将计划内容在规定的时间内付诸于实际行动。  

69.安全观察:是各级管理者对一名正在工作的人员观察30s以上,以确认有关任务是否在安全地执行。安全观察包括对员工作业行为和作业环境的观察(如是否满足个人防护装备要求、许可证是否完备等)。安全观察与沟通采取观察、表扬、讨论、沟通、启发、感谢六步法,以请教非教导的方式与员工讨论安全与不安全行为,避免双方观点冲突,使员工接受安全的做法,说服并尽可能与员工在安全上取得共识,而不是使员工迫于纪律上的约束或领导的压力做出承诺,避免员工被动执行,引导和启发员工思考更多的安全问题,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70.安全工作六要求是什么   

干部责任要落实,重大隐患要根除,关键环节要受控,要害岗位要专责,企业管理要规范,安全素质要提高管理漏洞是最大的危险,投入不足是最大的缺陷,思想麻痹是最大的隐患,违章蛮干是最大的祸端。安全就是生命,生命就是一切。

71.安全:安全是一种状态,即通过持续的危险识别和风险管理过程,将人员伤害或财产损失的风险降低并保持在可接受的水平或其以下。

72.安全生产:是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为了避免造成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而采取相应的事故预防和控制措施,以保证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职业健康,保证生产经营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相关活动。

73.安全管理“三个必须”: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

74.安全工作“五同时”:生产与安全工作同时计划、同时布置、同时检查、同时总结、同时评比。

75.三级安全教育:是指对新工人进行的入厂教育、车间教育和班组教育。

76.消防安全“三懂三会”:懂本岗位火灾危险性、懂本岗位预防火灾的措施、懂本岗位扑救火灾的方法,会使用消防器材、会报警、会扑灭初起火灾。

77.安全隐患整改“三定”:定资金、定人员、定期限。

78.安全“三宝”:安全帽、安全带和安全网。

79.安全管理要求的“三全"原则: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管理。

80.安全检查“四不两直”方式:就是在安全检查时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和接待,直奔基层、直入现场。

81.安全生产“五要素”:安全文化、安全法制、安全责任、安全科技、安全投入。

82.机动车辆驾驶 “十项禁令”:

① 严禁无证驾驶。② 严禁酒后开车。③ 严禁病车出行。④ 严禁疲劳开车。⑤ 严禁私开公车。⑥ 严禁超速行驶。⑦ 严禁强行超车。⑧ 严禁人货混载。⑨ 严禁超载超高。⑩ 严禁(行驶中)使用手机。

83.“安全生产月”:是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家经委、国家建委、国防工办、国务院财贸小组、国家农委、公安部、卫生部、国家劳动总局、全国总工会和中央广播事业局等十个部门共同作出决定,于1980年6月在全国开展安全生产月,并确定今后每年6月都开展安全生产月,使之经常化、制度化。

84.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按照安全生产法规建立的各级领导、职能部门、工程技术人员、岗位操作人员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对安全生产层层负责的制度,这是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的组织措施。

85.安全生产检查:是指针对生产过程及安全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隐患、有害与危险因素、缺陷等进行查证,以确定隐患或有害与危险因素缺陷的存在状态,以及它们转化为事故的条件,以便制定整改措施,消除隐患和危险因素,确保生产的安全。分为(1)定期安全生产检查;(2)经常性安全生产检查;(3)季节性及假日前后安全生产检查;(4)专业(项)安全生产检查;(5)综合性安全生查检查;(6)职工代表不定期对安全生产的巡查等六种类型。

86.安全评价:是指运用定量或定性的方法,对建设项目或生产经营单位存在的职业危险因素和有害因素进行识别、分析和评估。包括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安全现状评价和专项安全评价四个方面。

87.应急救援预案:是指事先制定的关于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时进行紧急救援的组织、程序、措施、责任以及协调等方面的方案和计划。

88.安全事故:是指生产经营范围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活动中,突然发生的伤害人身安全和健康、损坏设备或设施、造成经济损失、致使生产经营活动暂时中止或永远终止的意外事故。

89.人身伤亡事故:也称工伤事故,是指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活动中,突然发生的造成人体组织受到损伤或人体的某些器官失去正常机能,导致人员暂时或长期地丧失劳动能力,甚至终止生命的事故。

90.特别重大事故: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91.重大事故: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92.较大事故: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93.一般事故: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94.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为承压类特种设备;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为机电类特种设备。

95.安全生产“三级五覆盖”:“三级”是指省、地、县三级。“五覆盖”是指“党政同责”全覆盖;“一岗双责”全覆盖;“政府主要领导同志担任安委会主任”全覆盖;“向党委组织部门报送辖区内安全生产工作情况”全覆盖;“三个必须”,即:“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全覆盖。

96.企业全员安全责任体系“五落实五到位”:领导机构人员落实、责任体系监管职责落实、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保障和预警防范措施落实、安全宣传教育落实,做到单位主要负责人认识到位、安全生产责任主体履职到位、日常管理与阶段性监督检查到位、隐患排查及整改到位、危险源监控到位

97.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五个全覆盖”:明确企业董事长、党委书记、总经理的安全生产职责;总经理或董事长担任企业安委会主任;所有企业领导负责分管领域的安全生产工作;企业安全生产情况定期向董事会、业绩考核部门报告,定期向社会公示;企业建立或明确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人员。

98.安全生产基础“五个提升”:提升各级部门和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提升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水平,提升隐患排查治理和“打非治违”能力,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从业人员的安全素质和安全技能,提升安全生产保障能力。

99.两档:安全生产培训教育一人一档;职业卫生健康监护一人一档。

100.三合一:“三合一”建筑是“多和一”建筑的典型之一,其定义及类型是:在设有车间或者仓库的建筑物内设置员工集体宿舍的现象都称为“三合一”现象,所有集生产(经营)、储存、居住等功能为一体的建筑称为“三合一”建筑。其主要有以下类型:

① 在厂房、库房等工业建筑内设置员工集体宿舍,这种类型主要存在于一些中小型企业。

② 在民用建筑内设置车间、仓库,这种类型主要存在于一些个体企业和家庭式作坊。

③ 民用建筑集店铺、仓库、住宿为一体,这种主要存在于个体工商户。

“多合一”建筑具体是指水平分隔上设有住宿和其他任意功能用房在一个建筑物内的情况,如:一层生产,二层以上为住宿;一层生产、二层仓库,三层以上为住宿;一层点心店、小超市,二层生产仓库,三层住宿;一层住宿,二层以上生产仓库等情况的建筑物。

来源:安全应急之家

第二届长三角国际应急减灾和救援博览会

- 诚邀您共襄盛会 -

参观登记

点击关注

EDRR

· END ·

长三角国际应急博览会由应急管理部、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人民政府指导,三省一市应急管理厅局和上海市贸促会共同主办,坚持由政府主导、社会多元参与、市场化运作

通过政府政策解读、产品和技术展览展示、高层论坛会议、行业应急管理、供需交易服务等,提升政府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引导应急管理产业融合发展服务国家双循环战略,推动应急文化产业提升社会公众应急安全能力。

立足长三角 / 辐射全国 / 面向世界

打造应急管理服务平台

相关应急救援行业展会

2025年中国(北京)国际应急管理展览会中国应急展

2025-11-18~11-20 距离195
50911展会热度 评论(0)

2025年湖南长沙应急安全与消防技术装备展览会ESE

2025-06-06~06-08 距离30
50027展会热度 评论(0)

2025年第109届中国劳动保护用品交易会CIOSH

2025-10-11~10-13 距离157
43446展会热度 评论(0)

2025年中国(深圳)国际应急产业博览会SEIE

2025-08-21~08-23 距离106
58061展会热度 评论(0)

2025年杭州国际应急救援产业展览会CISOE

2025-07-04~07-06 距离58
43708展会热度 评论(0)

2025年北京国际应急安全产业展-北京防灾减灾博览会FZ EXPO

2025-06-26~06-28 距离50
46600展会热度 评论(0)
X
客服
电话
15103086018

服务热线

扫一扫

世展网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销售客服

门票客服

TOP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