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01
薪酬
在美国,物理治疗师赚取的时薪中值为40.40美元。一般而言,薪酬范围从27.43美元/时到57.59美元/时。物理治疗师平均年薪为84,020美元。薪酬范围通常从57,060美元/年到119,790美元/年。初入行的物理治疗师的平均收入在2011年为66,000美元,而有着16年及以上经验的治疗师平均年薪为84,000美元。薪酬方面,72.3%的治疗师月收入在6000元以下,仅有25.9%对待遇感到满意。另外,治疗师对于工作独立和自主性的满意度为61.6%,对于单位提供继续深造、学习机会的满意度只有33.9%。02
以立法为先导发展康复
美国是康复领域立法最早、法律体系比较完善的国家之一,其中《辅助技术康复法》规定各类残疾人、贫困者、老年人都有平等享有和使用康复辅助技术的权力。德国《残疾人保障法》则规定应向残疾人提供医疗康复、帮助康复对象早日重返工作岗位,以减轻残疾人群体对社会福利的依赖程度。日本与康复保障相关的法律多达217部,规定政府要依托介护保险为全体国民提供康复医疗、长期护理、康复辅具等保障。03
注重康复医疗与其他医疗服务的关系
从国际发展趋势看,现代康复强调将医疗康复与社会化康复体系“融为一体”。再借用励建安教授的一句话:“未来没有一个科室不需要康复!”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依托其较高的医疗卫生水平,发展了医院治疗为主体的康复服务模式,通过采取急慢分治、功能评定等方式,形成了从急性病医院康夏、到恢复夏期专业机构护理、再到长期家庭照护的贯通对接。在此模式下,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仅为33天,且80%以上都能得到有效康复,仅有少数需要接受长期家庭照护或专业机构护理,极大地提高了公共医疗资源的使用效率。欧洲大多数国家将医疗康复纳入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并由政府部门牵头建立综合性服务网络,从国家层面一直延伸到基层社区。瑞典等北欧国家则将卫生、劳动、社保等部门以及各类承担康复服务的组织联合起来,建立协作委员会,统调配资源、制定预算,根据各类康复人群的需求,形成了区域内医疗康复、工伤康复、残疾人康等相互支持的服务机制,有效整合了各类康复资源,初步实现了以社会化"大康复”保障"人人享有康复"的目标。04
康复技术发展和专业人才培养
日本每年投入7000亿日元用于福利和康复领域的研究。美国则通过设立国家专项基金、支持大批高校、研究机构及2000多家中小企业共同参与康复科研攻关及成果转化。在美国,1000张床位的大型综合医院,会配套一所300-400张床位的康复医院。德国配套的医疗康复机构床位更多,同时还建设大量的职业康复机构和社会康复机构。美国物理治疗师课程种类精细,包括基础科学。即人体解剖学、细胞组织学、胚胎学、神经学、神经科学、运动机能学、生理学、运动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放射学/影像学、医学筛查;行为学(沟通、社会和心理学、伦理和价值观、法律、商科管理学、临床推理和循证实践) 和临床学(心血管/肺、内分泌和代谢、胃肠和泌尿生殖、皮肤、肌肉骨骼、神经肌肉)。课程作业还包括特定于物理治疗实践的内容(患者管理模式、预防、健康和健康促进、治疗管理、护理管理、社会责任、宣传和核心价值观)。05
积极发展社区康复
与机构康复相比,社区康复主要依靠家庭、社区资源以及残障人士等需求者的自身努力,能有效降低康复成本,受到各国青睐。印度、阿根廷、蒙古和越南等发展中国家,就十分重视开展社区康复,普遍在基层乡镇卫生服务机构、社区服务中心建立康复站,组建由医生、护士、社工、心理咨询师、专业护理人员,甚至残障者本人及其家人共同组成的社区康复团队,就近就便开展形式多样、针对性强的各类康复服务。欧美日等发达国家面对日益高昂的机构康复医疗开支 (如美国急性康复期的日住院费用就达1000美元/天),一方面采取严 控措施,对达不到康复评定标准和超期住院的费用不予支付,另一方面通过加大投入、给予优惠和服务配套等方式,鼓励医疗机构将患者及时转介社区进行后期康复。06
建立了制度性支付保障机制
在美国,对于急性期康复、过渡期康复以及长期护理,医疗保险可以负担全部或大部分费用。即使进入长期康复护理阶段,个人支付的部分也仅占全部费用的19%。对于低收入人群,则由医疗救助负担全部费用。德国通过其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以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工伤事故保险、护理保险以及多种救济救助方式,保障每个公民的康复服务需求。在日本,康复治疗和训练的费用,以及95%的残疾人辅助器具费用由政府承担。此外,日本还通过建立介护保险制度,将大部分急性医疗康复、亚急性康复及居家护理等费用纳入介护保险支付范围。总体看,健全的支付保障制度有利于提高康复需求群体的购买力,从而形成供给充分、质优价廉的康复服务供给机制。07
推动康复服务及辅具产业化发展
美国的康辅具制造业的市场规模达到1300亿美元,年均增速超过其国内生产总值 增速。德国的康复辅具品种多达3.2万种,日本则更多,有4万多种。德国、英国、澳大利亚、奥地利等国的高端辅具产品,通过不断加快前沿技术突破和新产品开发,在全球占据了不小的市场份额,比如我国每年5亿元左右的人工耳蜗政府采购项目,基本都被以上国家的几大知名品牌竞得。近年来,日本政府除了每年拨出近7000亿日元投入康复及辅具领域研发,自2010年又拨出近百亿日元专款推动"康复机器人进家庭"项目,着力加强技术标准研发,未来市场前景十分可观。往期推荐
关注本公众号“国际康复会议与展览”,回复数字选择您想了解的内容。
回复“1”了解2023广州国际康复论坛精彩回顾;
回复“2”了解2023广州国际康复设备展览会精彩回顾。
回复“3”了解首届全国康复院长论坛精彩回顾。
电话:13248139830(展商名录/门票)
![]() |
![]() |
![]() |
![]() |
世展网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 |
销售客服 |
门票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