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漫漫人生路,我们成为养猪人
文/张洁 新兴县温氏慧农猪业科技有限公司
导语人生有许多选择,有人向往科学,追崇踏月登空;有人不忘初心,追求政治抱负;有人热爱清纯的校园环境,痴迷教书育人;也有人选择“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他们都在踔厉奋发的路上,散发着熠熠生辉的星光。但在漫漫人生路上,在披荆斩棘的职业丛林中,还有那么一群人,他们孜孜不倦,任劳任怨,坚持最初的梦想,只为追求最高品质的国产种猪。
百转千折,这辈子注定与“猪”结缘回首青春,不知不觉从事养猪行业已有10年之久,从国企改制到私企再到现在的“猪芯片”独角兽企业,始终不变的是一直坚守在种猪企业,经历着行业的变化和技术的革新。2021年7月入职广东中芯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有机会了解温氏的企业文化、发展历程以及温氏种猪坚持选育二十多年,培育出的5大品种和15大品系。
中芯种业从2021年成立至今,已建有7家专业化猪育种分公司,30多个现代化育种基地和高标准区域公猪站,育种基地实现全国布局。去年9月,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由广东省种业集团有限公司、现代种业发展基金等单位对中芯种业增资23.33亿元。增资后估值超100亿元,被誉为“猪芯片”独角兽企业,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高科技生猪种业企业。短短两年,中芯种业发展如此迅速,离不开背后的两大支柱——华南农业大学与温氏集团。温氏集团作为中芯种业的实际控股企业,成立于1983年,由当年创始人温北英先生联合广东省新兴县的7户8人,集资8000元创办了广东云浮新兴县簕竹畜牧联营公司。从一家小小的养鸡场做起,如今已是全国规模最大的畜禽养殖企业。1992年,温北英先生本着“真诚合作,共创美好未来”的发展理念,用10%的技术股份邀请华南农业大学与之合作,华南农业大学畜牧系为其股东之一,系主任以董事会成员的身份参与公司重大问题的讨论和决策,众多的专家深入现场指导生产,并担任公司重要技术职务,全面参与公司育种、营养、疾病防控、经营管理、技术培训等工作。温氏集团提取销售收入的0.5%以上作为科研经费,与华南农业大学联合开展与公司业务相关的科研工作,共同研究培育猪、鸡新配套系和养殖新技术,大大提高了公司的科技创新产出能力,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商业育种工程技术体系和产业经济管理体系。至今,华南农业大学与温氏集团的校企合作已有31年,在科研、教学、生产等多个方面均取得了突出成绩,“华农温氏合作模式”被誉为我国农业领域高校与企业紧密合作的成功典范,中芯种业也就是在这样的产学研合作背景下诞生。
追求高品质种猪,我们跨过了一道道技术门槛养猪行业已经从家家户户搞养猪的散养模式转变为规模化、智能化、科技化的养殖模式。养殖模式的转变对从业人员的要求更高,更需要高学历的科技型人才加入。尤其是种猪行业,更是有相当多的科技狠活,以育种技术为例,全基因组选择、大数据遗传评估、体细胞克隆、转基因和基因编辑、干细胞育种等先进技术在中芯种业都能见到。中芯的养猪博士十年如一日,坚持在科研一线用育种尖端技术回馈企业和社会。
石俊松博士——体细胞克隆团队负责人
石俊松博士,中芯种业全资子公司——武汉科隆育种有限公司总经理,主要开展特级种猪克隆、模型动物生产、种质资源保存、繁殖相关技术研发,带领团队完成广东首例体细胞克隆猪和首例粤东黑克隆猪的诞生。
张献伟博士——生物育种团队负责人
张献伟博士,生物育种团队负责人,带领实验室团队稳扎稳打,经过10余年奋斗,突破了10余项关键技术,系统地建立了猪精准生物育种技术体系,开发了节粮环保、优质、抗蓝耳、抗非瘟等一系列猪育种新材料,成功培育具有重大经济价值的节粮环保猪和抗蓝耳病猪2个新品种,其团队培育的抗蓝耳病猪和节粮环保猪育种群体已分别获得农业部环境释放和生产性试验生物安全审批书,极大缩短新品种培育年限。在生物育种领域目前已申请28项专利,获得授权20余项,初步形成了专利保护屏障,生物育种研发水平达到国际领先。
董林松博士——种猪大数据遗传评估系统和智能化育种数据分析系统负责人
董林松博士,研究方向是动物数量遗传学,主要从事种猪基因组选种选配技术研究,主持开发了温氏种猪大数据遗传评估系统和智能化育种数据分析系统。同时负责丹系大白和新温系长白品系的选育指导工作,以及种猪优化、增重增效等专项工作。
行业的进步,企业的变革,技术的创新,一切改变都需要人才作为支撑。今年4月,温氏集团发布《关于开展“强技提质”三年大行动的通知》,要求每个板块的当家人、每条专业线的牵头人要组织好各自领域的人员进行研究讨论,提出各自领域的“强技提质”重点项目。不管是旧技术的迭代升级还是新技术的研究开发,都需要人才参与。企业需要更多热爱养猪事业、有理想、有抱负的年青人投身到养猪事业中来。
让青春在猪场绽放,享受技术传承的浪漫年轻人是企业的未来,也是行业的未来。猪场需要不断注入新鲜血液,更需要一代接一代的技术传承。养猪是一门实践科学,从书本上学来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最终要想真正了解养猪,还需要到猪场亲身实践,只有这样才能把书本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养猪本领。有道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初来乍到的年轻人,要想在养猪行业长远发展,进猪场学习是必修课,凡事亲历亲为,才能领悟到养猪的真谛。在培养新人方面,温氏猪场采用师徒制,奖励猪场技术骨干带领新人,传授知识、帮助成长、培养新人。以“传、帮、带”的形式,以老带新,让优秀代代相传,也让年轻人能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前行。下图是猪场为新员工举行拜师仪式,通过拜师仪式正式确立师徒关系,提高师傅的责任担当意识,言传身教、倾囊相授。同时,增强徒弟的归属感和上进心,向师傅虚心学习。
猪场拜师仪式
对于养猪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负面情绪,尤其在猪价低迷的时候。“养猪人长期坚守岗位,连亲人见个面都要提前预约。”“养猪压力大,吃不好,睡不好。别人节假日休息,我们不能休;别人逛街,我们逛猪栏;别人陪家人,我们陪母猪。”甚至有人会怀疑选择养猪这个行业,就是选错了赛道。
听到这么多抱怨你还能坚定的选择养猪吗?还会认为养猪很自豪吗?回答:会。养猪人不会放弃养猪。
因为养猪人的坚守,才有餐桌上的美味猪肉。中国亿万家庭餐桌上60%的肉类由养猪人提供,屠宰场的每一头猪都出自养猪人之手。养猪人坚持的工作保证了国民能吃上健康美味的猪肉。因为一个养猪业,养活了饲料、兽药、疫苗、屠宰、加工等十几个行业,涵盖了农工商三大产业,带动了近亿人的就业,创造了亿万的产值,养猪人靠着一双勤劳的双手、坚定的信念,不但丰富了人们餐桌上的美味,还拉动了CPI,玩起了高科技。作为一名养猪人,自豪感油然而生。
作者简介:
张洁,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人,硕士学历,高级畜牧师,曾任清远市龙发种猪有限公司科研经理,韶关市龙发种猪有限公司总经理,现就职于新兴县温氏慧农猪业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科研、生产技术、养殖技术推广等工作。主持省级科技计划项目1项,地市级科技计划项目8项,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项;参与国家转基因生物育种重大专项1项,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1项,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项,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6项,县市级科技计划项目10项。授权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21项,省农业技术推广二等奖2项,一等奖1项。曾获“英德市2018年优秀人才表彰”、“英德市第六批拔尖人才”、“清远市第六类紧缺适用高层次人才”的荣誉。
来源:2023年《猪业》第2期
编辑:程柯璇
往/期/回/顾
李颂潮:养猪行业出现两极分化趋势!高质量发展的最大推动力是…
电话:13248139830(展商名录/门票)
![]() |
![]() |
![]() |
![]() |
世展网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 |
销售客服 |
门票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