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9月19日上午,南宁国际会展中心人头攒动,在第20届东盟博览会公众开放日这天,观众们早早地排队入园参观打卡,来到商品展区选购各国特色商品。
当天,会展中心D区展馆朱槿花厅正门前黄色小旗舞动,硕大的数字“20”分外醒目。人们源源不断地涌入展厅,目光所及尽是手提大包小包来往穿梭的观众。
观众到会展中心D区展馆朱槿花厅参加东博会公众开放日活动。记者 刘峥 摄
展厅中,观众手提大包小包来往穿梭。记者刘峥摄
展厅中,各国的美食、首饰、家具、工艺品琳琅满目。马来西亚展馆的冻干榴莲和榴莲冰淇淋、越南展馆的红木家具和木雕工艺品、泰国展馆的香米和按摩精油、新加坡展馆的玩具和教育产品……许多参展商还提供免费品尝,观众在充分体验后,根据自己的喜好与需求选购商品。
来自马来西亚的佳玲第一次来到南宁,代表本土一家食品加工厂前来参展,她面前的展台上摆放着几包冻干榴莲、冻干菠萝蜜、燕窝等。当顾客过来问价时,佳玲用熟练的中文与顾客交谈,每天会向数百人推销产品。“我们希望了解中国更喜欢什么样的产品,东博会给了我们与中国顾客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佳玲拿出马来西亚三大特色甜品之一的腐竹薏米糖水,透露道,“我们会用腐竹制作糖水,但中国的腐竹更多是被当作菜肴,知道这个饮食差异后,下次我们会调整商品售卖的品类。”
观众在展会上选购越南特产。记者 刘峥 摄
精美的巴基斯坦工艺品吸引观众拍照留念。记者 刘峥 摄
观众在展会上选购尼泊尔檀香。记者 刘峥 摄
在东盟国家美食受到中国热捧的同时,中国的餐饮文化也同样吸引着外国参展商。来自泰国的参展商徐亮亮告诉记者,他曾去过中国的上海、北京、杭州、昆明、香港等城市,最喜欢的还是南宁的美食。“我在这里待了5天,没有任何一顿饭是我不满意的,东盟会结束之后我还会再来。”
展馆外设置了休息区,观众在休息时购物袋铺满脚边,都是抢购潮中的“战利品”。专门和朋友相约购物的冯媚是咖啡爱好者,一个上午的逛展让她收获颇丰,榴莲咖啡、猫屎咖啡、越南咖啡等塞满了购物袋。“东博会让我们了解到各个国家不同的文化和美食,让我在家门口就能够买到心仪的外国产品,虽然今天开放日很拥挤,但我觉得没有白来。”
观众在展会上选购马里牛角梳。记者 刘峥 摄
马里参展商的鼓声吸引观众驻足拍照。记者 刘峥 摄
一年一度的东博会公众开放日点燃了观众的热情,一些老年人也积极加入异国特色商品的抢购热潮中。70岁的南宁本地市民邓茂年刚结束一轮抢购,心满意足地提着三四袋商品走出人群。“我之前是个货车司机,20多年前这个展馆还在建的时候,我就参与过建筑材料的运输工作。每年的公众开放日,我都会来买一些东西。”邓茂年打开他的购物袋,里面是给孙子买的榴莲饼、给朋友买的咖啡,还有自家吃的泰国香米。“疫情开放之后,感觉购买力又回归了,今年的东博会很热闹。”看着人来人往的展厅,邓茂年说。
观众在展会上选购法国红酒。记者 刘峥 摄
观众在展会上选购新加坡益智玩具。记者 刘峥 摄
“一天结束得太快了,感觉都没逛够……”17点的傍晚,各展区陆续关闭,观众们满载而归,在乘坐电梯时发出遗憾的感叹。展厅出口前,工作人员高举横幅和标语向前来参加盛会的观众们道别。正如标语上所写,“感恩携手同行,相约明年21届”,20届东博会已在漫天红霞中圆满拉下帷幕,而来年参会的期盼,也埋进了每个人心中。
观众提着大包小包走出展会。记者 刘峥 摄
来源:当代广西网
拓展链接
东博会: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的助推器
东博会:中国—东盟合作的“南宁渠道”
电话:13248139830(展商名录咨询)
![]() |
![]() |
![]() |
![]() |
世展网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 |
销售客服 |
门票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