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科超一半人出现职业倦怠!燃尽的康复人,拿什么来拯救!

来源:世展网 分类:康复矫形行业资讯 2023-10-30 18:32 阅读:3917
分享:

2025年康复设备与解决方案展览会-杜塞尔多夫康复展REHACARE CHINA

2025-08-21-08-23

距离90

近期,Medscape 发布了一项针对医护职业倦怠的调查报告。在调查了来自 29 个不同科室的1万3000多位医护人员后,发现近 47% 的医护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这一数据比前一年提高了42%!!!

不同科室的医生倦怠情况也不尽相同,在本报告中排前列的为急诊医师,其职业倦怠程度和人数都在大幅上升,从去年的 43% 上升到今年的 60%,与此同时,康复医学科等比例也很高,以50%的倦怠率位列第六名!

而据国内一项调查研究报告指出,我国44%的医护人员有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11%有普通意义上的抑郁情绪,即经常感觉情绪低落、难过等,4%的医生有临床抑郁症,而职业倦怠人群在康复科中的占比更是高达52%!

患者及家属的不理解、医患关系紧张、工作强度大时间长等因素是造成医护及治疗师产生职业倦怠及抑郁情绪的主要因素。

作为一名治疗师,当你出现以下情况时就要小心了,很有可能职业倦怠找上了你:

1. 情感资源枯竭,工作热情完全丧失。随之而来的就是容易烦躁、易怒,对前途感到无望,做事效率越发低下,敷衍了事,出现畏难情绪。

2.消极、否定、甚至有些麻木的态度和情感去对待自己身边的人,对他人缺乏同情心,在人际关系上更会对同事产生情感上的疏离;对患者及家属会变得没有耐心,认为他们要求过多,难以满足,甚至出现态度恶劣等现象。

3.对自己工作的意义和价值评价下降,常常迟到早退,甚至开始打算跳槽甚至转行,在个人生活上,也会因为职业倦怠感而引发家庭危机。

如果说,因为长期工作而出现对职业的厌倦感是人之常情,但如果经常出现或者康复行业大部分人都出现这样的情况,那就是另说了。

医护们和治疗师的职业倦怠感正在把自己逼到崩溃的边缘。

造成职业倦怠的主要原因基本都是这几项:工作负荷大、时间长、职业环境和晋升不理想,薪酬太低等。

而在我国,康复科的人员职业倦怠率居高不下,其中的缘由有其特殊性,影响最广的还是这三点:即人才培养体系、职业发展、职业环境三个方面。

只有系统地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使康复科的高职业倦怠率得到改善,才能真正实现康复医学发展的顶层设计与基层落实的相适应。

亟待完善的康复人才培养体系与职业发展

在2022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中,康复治疗师竟被归为运用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等手段或方法,从事康复对象治疗和训练的技术人员!!!

与国内的分类情况大相径庭的是,国际劳工组织ILO发布的国际标准职业分类ISCO-08中,属于康复治疗师类别细分领域的就有:物理治疗师、听力和言语治疗师。与牙医、药剂师、营养师同属卫生保健专业人员,与全科医生、护理人员等为平行级别。

另外,目前康复治疗师大多只能通过参加全国职称考试解决“无证上岗”的问题,但职称考试不是准入考试,无法定位职业从属,不能体现职业特点,缺乏在职业成长方面的针对性标准。且执业范围和执业地点不明确,对人员队伍的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

康复行业必须有自己的一套执业资格准入标准。在康复发达国家,康复治疗师拥有独立执业资质并具有的一定的非药物处方权。康复治疗师独立执业,有助于康复治疗专业向纵深方向发展,让康复治疗师获得更大的自主权。

除了准确的职业分类、明确职业准入标准外,还要配套上完善、畅通的康复治疗师职称晋升渠道,才能确定康复治疗师的职业从属,形成职业认同感,提升社会地位,减少人才流失,吸引更多优质人才从事康复事业的发展。

处理与临床的关系,提升大众对康复的认知任重道远

说一个常见的例子:目前我国部分医院的康复流程是:患者已出现肢体僵直等症状,医生给康复科开会诊单,康复科医生诊断,诊断以后配处方,再让治疗师给患者做康复治疗。

一个程序走下来后,患者接受真正康复治疗的时间就会被大大的推后。甚至在某些医院出现“患者功能障碍已经很严重了,甚至马上要发生医疗纠纷了,才被安排到康复科”

有时候,对于错过了康复的黄金期,康复科也是十分无奈,毕竟在其他大临床科室的压迫下,康复科往往只能认怂。

加之部分到康复科治疗的患者及其家属对康复治疗的不理解,如脑卒中等急性心脑血管疾病,他们往往愿意花费大量金钱在前期的“保命治疗”上,但却达到他们预期恢复效果,到了康复科后,他们却又对康复治疗抱有”完全康复“的不切希望,患者与家属在治疗过程中难免会将不满的情绪发泄到治疗人员头上,康复科医务经常就要两头受气。

也有患者认为康复科就是等前期治疗告一段落了,辅助完成一些“收尾”工作,对康复治疗的重视不够,来康复科就敷衍地进行几次治疗后就草草收尾了。

确实,康复医学在我国起步较晚,虽然近些年我国对康复逐渐重视,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国人对康复医学的认识还相对滞后,不理解、不重视康复的人还有很多!

改善康复与临床的关系,提升患者对康复治疗的认知依然任重道远!

不合理的康复医疗服务价格和医保支付管理

目前我国部分地区,仍然存在着康复医疗服务定价不合理的状况,康复医疗服务价格偏低,未能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

有资深地康复人表示,运动疗法的定价与治疗时长不成正比,一个运动疗法40-50分钟,收费却只有十几块钱,往往是付出了大量的劳动,却不能得到相应的收入,对治疗人员的治疗积极性打击非常大。

于是有康复治疗人员戏称还没“上钟”挣的多。

前年,国家通过了《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试点方案》其中就提到,积极稳妥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同步强化价格、医保等相关政策衔接,确保医疗机构发展可持续发展。

同时,同步调整医疗服务价格,重点提高诊疗、手术、康复、护理、中医等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项目价格,降低大型医用设备检查治疗和检验价格。

另一个制约康复发展的障碍则是,医保支付偏低,开展康复治疗项目受限。

在2016年之前,纳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障的康复项目仅有9项,而在2021年6月国家八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康复医疗工作发展的意见》的通知后,其中明确提到统筹完善康复医疗服务价格和医保支付管理。将康复医疗服务价格纳入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中统筹考虑,做好相关项目价格的调整和优化工作。

指导各地落实康复综合评定等29项医疗康复项目,加强医疗康复项目支付管理,切实保障群众基本康复医疗需求。由此,康复纳入医保的工作才正式步入比较快的发展阶段。

据统计,迄今为止官方共计70余项康复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但是仍然存在着地区落实与推广的差距,完善医保制度,是康复医学发展的一大关键。

造成康复医学从业者职业倦怠率高的远远不止以上种种,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医疗与健康的关系会有进一步的认识,相关政策的进一步完善能改变这种状况。

虽然如此,但要拯救燃尽的康复人,就要让治疗师对康复治疗这份工作保持新鲜感:

一、学会总结,善于总结

俗话说,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总结为什么重要呢?作为一名康复治疗师,无论你是刚上岗的“新手”又或者是久经沙场的“老手”,学会总结、善于总结是在康复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因为我们在总结的过程中,其实就是一个不断梳理逻辑的过程。当我们能够给自己梳理出来一个逻辑时,哪怕不见得是对的,那也会让我们很踏实、很有成就感。所以说,总结,就是给自己加油充电的过程,你会从具体的细碎事务中跳出来,进行纯粹的脑力劳动。这个时候,你才会去发现那些具体工作之间的联系、规律,似乎自己已经开启了上帝视角,掌控好了一切。

当你在总结的过程中,就会发现自己的工作价值、打从心底里更认同自己这份工作。

二、开拓思维,不断创新

总结的是历史,是过去的你和现在的你。但是时间总会发展,未来总会到。

很多治疗师在总结完自己之后,就不了了之了,又或是将失败原因归结于各种外界因素,年纪轻轻地就丧失了探索新领域的胆量和欲望。

现代康复医学引进我国20余年,虽有较快发展,但仍不适应人民医疗保健的需要、医学整体发展的需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康复医学需要创新。创新,大到包括组织、科研、教学:小到我们康复治疗师本身,是否从平时的工作经验中总结经验,创造设计出效率更高、更适合个体的训练方法。

so,做好失业的准备,或者做好加速学习的准备。

一味地固封自闭,重复过去,你会发现自己早早地就被日新月异的现实给抛弃了,别觉得不可能,什么都有可能~

三、不要透支身体,学会保护自己

每一行都有职业病,康复治疗师这行也不例外。治疗师需要长时间坐或长时间站,需要充沛的精力和较强的体力。特别是PT师一般都是徒手工作,以手法为主,长时间多人次的治疗,经常是累得腰酸背痛,手酸无力。

看看身边的女PT师们,面色暗沉,心力交瘁,心事重重,甚至内分泌紊乱的模样,七八成都是刚抗完大腿...

部分PT治疗师在工作了几年之后,身体都会出现不同程度、不同部位的运动损伤,所以在治疗过程中,PT治疗师除了应该注意患者的安全,同时也要加强自我保护,掌握手法技巧,防止工作中出现不必要的损伤。

除此之外,还要进行自身锻炼、加强营养、保持乐观精神,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毕竟,没有哪个治疗师想“被康复”吧?

四、对康复医学保持美好信心及热忱

最后一点就不解释了,看过《实习医生格蕾》的想必大家都知道,Yang用整十季诠释了:

任凭风浪起,我只爱学医

即使康复治疗师们工作环境差,不被理解,在医院不受重视...等,

但请别忘了:我们的征途可是星辰大海啊~!

最后,我们常说“临床给生命以岁月,康复给岁月以生命”在疾病的治疗上,在人民的全周期健康服务中,只有康复不缺席,才能打造健全的医疗服务体系。

同时,也只有康复从业者有了更强的获得感,认同感,才是这个行业能够长期发展,并保持活力的关键所在。不忘初心,牢记曾经的理想,并依然愿意披荆斩棘地履行康复治疗师的使命感,为中国康复医学事业添砖加瓦!

素材来源:Medscape、国家卫健委、中国网财经;网易、益蕊慈善基金会

往期推荐

医院里漂亮的医生叫什么“花”?康复科的看笑我了...

颈椎疼,脖子僵?最全的一套颈椎康复操!

康复科里的八大专科,你都懂吗?

超萌的八段锦示范,赶紧练起来!

文章由本公众号采编如有不妥,请联系我们及时更正或删除。  

关注本公众号“国际康复会议与展览”,回复数字选择您想了解的内容。

回复“1”了解2023广州国际康复论坛精彩回顾;

回复“2”了解2023广州国际康复设备展览会精彩回顾。

回复“3”了解首届全国康复院长论坛精彩回顾。

会务组联系方式  

电话微信:13248139830(展商名录咨询)

相关康复矫形行业展会

2025年中国(广州)国际养老福祉及护理用品展CECN

2025-09-26~09-29 距离126
40482展会热度 评论(0)

2025年广州国际康复医疗、护理用品及养老福祉展RPNE

2025-07-17~07-19 距离55
47300展会热度 评论(0)

2025年北京国际福祉及康复展-中国福祉博览会CR EXPO

2025-09-12~09-14 距离112
58368展会热度 评论(0)

2025年中国(北京)国际养老服务业博览会CISSE

2025-05-21~05-23 展会结束
50798展会热度 评论(0)

2025年上海国际养老辅具及康复医疗展-上海老博会AID

2025-06-11~06-13 距离19
56906展会热度 评论(0)

2025年广州国际老龄产业展-广州老博会SIC

2025-11-20~11-22 距离181
48681展会热度 评论(0)

2025年重庆老年产业展-重庆老博会CSCE

2025-11-07~11-09 距离168
53161展会热度 评论(0)
X
客服
电话
13924230066

服务热线

扫一扫

世展网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销售客服

门票客服

TOP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