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本文大概
4444字
读完共需
16分钟
“当预制菜产业链接即食零售、到家零售,两大万亿级市场碰撞结合,你将看到更大的机会点——预制菜即食零售。”
应向阳认为,社区是一个天然的流量池,是预制菜零售企业下一步争夺的重要高地,提前布局才能吃到流量红利。
12月1日-3日,在由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福州市人民政府、福建省商务厅、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福建省农业农村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林业局、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福建省供销合作社指导,建发会展、思尔福主办的思尔福·第4届中国预制菜展|中国预制菜企业家峰会上,厦门鲜喵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应向阳进行了“快美食即时新零售”的主题演讲。
以下为现场主题分享精选:
创业十一年来,我一直专注于社区淘金,大学时期运营快递柜,在2013年入选福布斯创业榜,同时上榜还有抖音的张一鸣、聚美优品陈欧等。这段经历让我收获颇多,在我看来,社区“最后100米”的生意蕴含巨大能量,现在预制菜行业也一样,目前预制菜C端开始转向“到家服务”,一是年轻人变懒,不爱出门,尤其不爱逛菜市场、超市。二是预制菜本身追求快,体现在减少烹饪过程,以及购买的极致快捷——这些都为预制菜C端零售提供了可能性。
- 01 -
覆盖零售全场景鲜喵的C端生意经这些年来,鲜喵经历了许多大的挑战,试水过各种场景,目前客户已经延伸到中国石油、中粮集团、海信集团、永辉超市等大型企业,初期主要提供技术解决方案,后来我们尝试复制这些成功案例,把服务升级成“打印机模式”。
也就是说,我们不仅是提供技术解决方案的供应商,更期望能给客户提供长期渠道,依靠卖耗材、卖预制菜来盈利。例如向蒙牛提供专卖牛奶和奶卡的售货机;向福州市金控集团推广乡村振兴柜,已在福州100多个社区投入使用;为中粮定制售卖红酒及各种五谷杂粮和油类的机器……此外,我们还获得了永辉、安井等四家上市企业的投资,让食品和零售领域龙头供应链企业成为鲜喵的产业投资人。
目前,鲜喵所服务的零售场景70%在社区,剩下30%是办公、景区、加油站、充电站、城市周边露营地、医院等场景。而当预制菜产业链接即食零售、到家零售,两大万亿市场碰撞结合,你将看到更大的机会点——预制菜即食零售。
当下年轻人需要更快捷的消费方式,未来进入老龄化社会后,大家对购物快捷性要求更高,所以社区零售端离用户越近越好,食品类尤其如此。同时,官方也在鼓励建成“15分钟便民生活圈”、支持冷链终端建设,这些因素都加速了餐饮零售化、零售餐饮化、生鲜到家化的趋势。
其次,目前城市中消费商业化的场地,比如万达商场等大型商贸广场的租金已非常高,而社区还是租金洼地,租金成本低,客流量又稳定,值得我们长期在社区扎根,做成零售的服务站点。
当下大环境,选择项目时要“刚柔并济”,“刚”就是把握刚性需求,“吃”就是刚性需求;“柔”表示我们要可进可退,不要在一个项目上把本金消耗完,要去做小而美、确定性极强的项目。鲜喵在预制菜新零售这条路上,已经走了三年,时间已经验证了在社区卖预制菜这门生意的潜力,再结合高频引流的产品以及私域社群,这条路已经跑通。
- 02 -
布局预制菜新零售 细分赛道如何选即食零售市场起初由美团、饿了么等同城外卖企业带动起来,外卖所涉及的大部分是热餐、午餐,现在以鲜喵为代表的团购企业,以冰鲜冷冻品类切入社区,因为生鲜团购的购买频次足够高。一日三餐中,午餐被美团割走了,那么就进攻中餐、晚餐,这都是预制菜的机会点,各种面点、卤味之类的预制菜肴也可以加入。
即食零售已经成长为高速增长的蓝海,每年市场规模以两三倍的速度飙升,其基础数据、平台流量已经非常好,京东、阿里、美团等团购巨头都在发力。那么,接下来要思考的就是细分赛道,即食零售设备中要卖什么——热餐已经很拥挤了,但是冷鲜、冷冻食品依然需要很多微型仓和站点提供服务。
预制菜同样是一个高增长领域,如何布局零售端,首先要了解对手。我们把零售按照交互、拿货时间、费用等维度,大部分电商和团购平台都能做到当日送达,依托同城骑手,能提高到30分钟送达,朴朴、永辉生活、叮咚买菜等平台还推出了3分钟购买服务,这套服务模式在业界已非常成熟。
在电商领域,常温品已被蜂巢、菜鸟驿站的“社区最后100米”站点包围,而“到家最后100米”则被外卖平台美团、饿了么切走,现在,冷鲜、冷冻食品的最后一百米,依然没有人很好地解决,这部分,就需要实打实地落地冷冻冷藏基础设备设施。
在布局社区零售基础设备设施时,还需要考虑,与传统售卖渠道相比,我们该去强调哪些优势。
目前,冷冻产品传统售卖渠道共有四个。第一类淘宝、拼多多等电商平台,在这里冷冻生鲜品与常温品拉不开差距,并且冷冻品需要泡沫包装,配备冰袋甚至干冰,配送费20元左右打底,到货后冰块化掉还可能产生客诉和退换货诉求……生鲜、冷冻产品走传统电商渠道问题很多,同时消费者不能先尝后买,体验差、选择少。
第二种渠道社区团购,它的问题是时效慢,货品即便从凌晨开始分拣,到消费者手上可能也到晚上,如果没有即时取货,到第二天就会发生腐坏,冷冻品、鸡鸭鱼肉等鲜品都会遇到类似问题,这个痛点“很痛”。
第三是外卖平台,有流量、有运力,但大部分预制菜货品还没有下沉到城市各个小超市和前置仓,虽有流量,但是没有货。
第四种是美团闪电仓、永辉生活、叮咚买菜、朴朴等打造的“30分钟送达”服务,问题在于高峰时段常常超时、起送金额较高。最近,朴朴为保证盈利提高了配送费,随之又遇到新的问题:每单交付成本太高,摊掉前置仓、配送费、电费成本后,利润很薄。
因此,我们要做的预制菜新零售终端,需要在当下市场中找到“平衡点”,不做“大而全”,卯足力气解决用户“最痛的痛点”:第一,买冷冻品可以降低起定金额,任意金额都可以便宜卖到;第二,同样可以配送到家,派骑手定点取货即可,当然用户也可以自己到柜台购买、先尝后买;第三,可以退换货,消费没有后顾之忧。这种方式目前已经验证了其可行性。
- 03 -
“预制菜+智能零售”的全新解决方案预制菜零售领域遇到的问题有三个:一是物流成本过高,且运输过程不可控,出现问题商家只能退款、客诉率高;二是渠道失灵,大量品牌和工厂涌入、巨头垄断KA陈列位,导致原有的菜市场和商超渠道年轻客群到店率低、产品销量下降。许多人习惯一周去一次,主要是弥补线上购买无法先尝后买和退换货的遗憾。
此外,在末端收货环节,快递柜等“最后100米”站点也有不少问题,菜鸟、丰巢都尝试过为冷冻品电商渠道完善服务,例如把柜子开放出来一部分提供有偿寄存,增加物流确定性,规避货到菜鸟驿站但是无法冷冻保存等难题。这个环节可改善空间很大,也许在未来,预制菜智能零售领域也将会产生像蜂巢一样的新独角兽。
那么,鲜喵是如何做的呢?我们的模式借鉴了锅圈和友宝在线,但在此基础之上,我们还希望把业态做得更小,让风险更小。
(1)店面极简,功能齐全。
我们致力把社区店型做到极简,孵化“智能零售店+微仓”模式。每个站点设置一个冰柜外面加一个灯箱、雨棚,生意不好随时撤走,相当于在社区“打游击战”,生意好的站点留下做持久生意。也许会产生搬运费、两个月试错的场地租金,但社区空地并不是被商业化定价的地域,租金基本上在600元/月,成本可控。
目前的终端点有三个功能:第一是存储和售卖展示,这将是离用户最近的试吃体验店;第二是发货前置仓,来自京东、淘宝、拼多多、抖音同城等的订单,骑手直接到此取货,客户30分钟内退货可立即放回,并且物品不从总仓发货,配送成本降到3元,同时也降低了用户起订金额,其他大品牌预制菜也可提前备货到社区智能柜,解决了传统售卖渠道的物流痛点;第三,开放给周围做团购的企业,小微企业的预制菜、生鲜电商订单、社区团购订单送到小区后,除了可以放驿站,还可以存入该智能柜进行暂存,解决取件的时空差和恒温问题。
(2)控成本、增效益。
在成本方面,“智能零售店+微仓”的模式也很有优势。开一家预制菜专卖店的成本包含人工、场地租金、水电、设备、装修等,投入资金并不低,由于目前用户购买预制菜的消费习惯在养成阶段,这笔投入很大程度会入不敷出。布局预制菜一定要用低成本的模式,小火慢炖,因此我们在社区的店面已经极致精简,几乎只剩下一个冰柜。
对比而言,小微终端点的优势很突出:第一,租金低,比传统实体店的租金少了80%到90%;第二,电费低,社区居民用电比商业用电成本低一半;第三,24小时营业,时长多一倍;第四,省人力,店长同时管理5-10家店;第五,运营难度低,传统的店员精力在收银、摆货;现如今主要以试吃、导购、拉新等服务用户的工作为主,经营重点有所转变,私域流量的运营对后续转化同样非常有利。社区零售端一半的营业额在微信社群产生,用团购打法和线下体验相结合,取长补短。
此外,点位设置和改动灵活,试错成本低。假设单店月销售额4-10万不等,投资回收期就是4-12个月,曾有一些能力较强的的合作伙伴,投入20万一个月回本。
(3)C端全场景覆盖。
预制菜智能零售领域,拼的不是技术,而是速度和密度,以及大后端的选品能力,尽量在有限的空间中展示出最适合这个社区的产品,产品品类的组合同样值得深究。
在写字楼场景,设置智能卧式冻柜、快速准确识别商品,手机同步购物,同时我们还加入了标准化辅热设备,比如智能微波炉、烘炸机、智能煮餐机等,解决单人份的购买。这部分借鉴了711、罗森等便利店,其鲜食部分已经占到营收利润一半以上,办公场景的站点引入单人份售卖,再辅以碎片化的消费,即买即食,形成一个小餐吧。
在充电站场景,以智能售货柜和快速加热设备满足用户即拿即走的需求,抓住网约车司机半小时充电等待时间。
此外,下一步还将开发能吸引宝妈群体的社区小型店。我们提供技术、供应链、运营模式,期待和更多专业预制菜上游品牌方以及大型物业建立合作。社区是一个天然的流量池,下一步大家在预制菜零售赛道争夺的重要高地就是社区,布局晚了就吃不到流量红利。
如你所见,SaaS+智能终端+预制菜供应链+运营模式,构筑起预制菜零售站的“护城河”,一边打造后端能力、加快抢占头部供应链品牌份额,一边锁定优质稀缺点位。看起来似乎与无人零售一样,而实际上重在运营——要了解消费者偏好,做好流量精细化和选品,为用户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现在,鲜喵在福州的样板店已落地,引入安井、双汇、正大等大品牌以及地方连锁出品的预制菜、老字号和地方特色小吃,同时,与网红爆款食品进行组合,加入零食、饮料、蛋、奶、肉、调味品等做引流,接下来将向全国推广,期待能吸引更多志同道合的创业伙伴。
图片:思尔福
编辑:思尔福活动媒体部
1
END
1
“预制菜龙头”第2届中国预制菜行业
年度评选获奖榜单
原 创 热 文
新天地刘超:中餐标准化及预制菜技术在学生营养餐方面的应用
盖世食品盖泉泓:风口浪尖上,预制菜企业如何乘风破浪?
千喜鹤集团于晗:团餐行业数字化升级之道
宇成食品戴传珍:预制菜在乡宴渠道的发展思考
格力李德权:预制菜装备,撬动预制领域的航母
电话微信:13248139830(展商名录咨询)
![]() |
![]() |
![]() |
![]() |
世展网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 |
销售客服 |
门票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