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变局!2023年度海产界十大热点事件盘点,哪件令你印象最深刻?

来源:世展网 分类:渔业行业资讯 2024-01-30 10:15 阅读:4242
分享:

2025年深圳国际渔业博览会SZSEAFOOD

2025-05-16-05-18

进行中
随着2023年的谢幕,回望中国水产加工及贸易行业,您会如何去总结形容?2023年,中国市场水产加工及贸易行业在一片复苏中迎来顺风开局:“静置期”“生鲜冷链核酸消杀”成为历史;“培育和发展预制菜产业”被正式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居民开启“报复性”旅游……顺风开局的后续,中国水产加工及贸易行业迎来的是“地狱”般难熬的一年。从国内市场看,由于市场需求较为疲软,在多个水产品种供大于求的大环境下,不仅水产养殖行业整体低迷、养殖户亏损、冻品水产批发市场陷入杀价大混战,餐饮端的低价拉客补贴同样内卷到飞起。在市场中不求增量,但求“活下来”成为多家企业的生存方向。从企业出口角度看,挑战与机遇并现。一方面,RCEP红利释放,为育苗、鲜活水产品、水产加工品(含预制菜)等出口企业强势赋能;另一方面,在全球地缘政治等方面的影响下,水产出口面临着成本、关税及替代市场竞争等更多不确定挑战,如美国市场对俄罗斯海产品制裁事件对中国相关(进口原料后加工再出口)企业的波及。在这特殊的2023年,中国水产加工与贸易行业经历了多件波澜壮阔的行业大事。在此,海鲜指南梳理了2023年度中国水产加工与贸易行业十大热点事件,以铭记行业发展历程中的重要节点,也期望在过去中总结力量,迈向崭新的2024年。

01

向海图强,中国深远海养殖如火如荼

2023年,中国深远海养殖事业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春天,全方面、全环节推进深远海养殖高质量发展。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建设现代海洋牧场,发展深水网箱、养殖工船等深远海养殖。据农业农村部公布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底,沿海各地已建成重力式网箱2万余口、桁架类网箱40个、养殖工船4艘,深远海养殖水体4398万立方米,产量39.3万吨,比“十三五”初期分别增加3.3和2.4倍。

针对深远海养殖,多地、多项目、多品种开花,蓝色粮仓建设取得明显成就——浙江选育出了大黄鱼“甬岱1号”“东海1号”,福建选育出大黄鱼“富发1号”,海南选育出金鲳“晨海1号”,广东选育出龙虎杂交斑,“深蓝1号”首创在离岸120海里的黄海冷水团养殖鱼类,“国信1号”养殖工船可游弋养殖,首创“船载舱养”养殖技术……

02

牛蛙产业:从狂飙突进到阵痛转型

牛蛙,由于肉质滑嫩鲜美,成为近年来餐饮市场上的火热品种。2023年,行业中不断传出牛蛙养殖产量破百万吨的豪言壮语。从价格上看,2023年上半年的蛙价行情在众多水产品中一骑绝尘,养殖及饲料环节一片红火;下半年,则成为寒冬中的又一品种,价格崩盘,有人甚至打出了2.5元/斤的“白菜”现金价,行业从狂飙突进转入冷静求存。2023年,多个牛蛙大事件在产业发展中留下痕迹:2023年3月底,

全国首个BAP牛蛙养殖盒马村在湖南南浔顺利挂牌

,此前,湖州弘溢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成为了全球首家BAP认证的牛蛙养殖基地;
2023年4月,

湖南雪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旗下岳阳雪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顺利通过审核,成为湖南首家通过BAP标准认证的牛蛙养殖基地;
2023年7月,

肯德基开启限时售卖牛蛙塔克

,海底捞推出热卤牛蛙小龙虾的全新夜宵场景套餐,终端对牛蛙产品的上新,给予了加工厂及牛蛙行业强大信心;
2023年8月,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推进牛蛙养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着力推进牛蛙绿色健康养殖,要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积极推动予以纠正“一刀切”禁养牛蛙的不合理政策。首个专业为牛蛙制定的国家行业标准

《牛蛙生产全程质量控制技术规范》

也在8月1日正式实施。

03

预制菜:企业发展第二曲线与成为“全民公敌”

2023年,预制菜仍是行业主角。

在这一年,预制菜被写进了中央一号文件,成为多地政府积极出台措施、推进发展的一大重点板块,多个标准被制定落地;政府紧锣密鼓,学界同样抓紧风口,诞生了全国首个本科预制菜产业学院;盒马发起预制菜生态联盟,与行业头部原料、加工企业,以及高等院校达成战略合作,首批涵盖了安井食品、广州酒家、国联水产、中洋集团、千味央厨、龙大美食等13家企业……而由于预制菜概念的红火与发展趋势势不可挡,不仅成为多家企业增长的第二曲线,还吸引了诸多跨界玩家加入。同样也是在2023年,几场全民性的舆论事件给原本风口上的预制菜产业再添了几把火。2023年6月,杭州一对新人的高价婚宴套餐在时候被告知“16道菜中有七成是预制菜”,一颗石激起千层浪,网络上掀起了商家菜品使用预制菜知情权的话题讨论;3个月后,“预制菜能否进校园”事件引起了更大范围的舆论声讨,涉及的配餐企业宣布了停产结业。

04

日本核污水排海,中国市场日料餐饮店“在劫难逃”

2023年8月,日本政府内阁成员会议决定于8月24日启动福岛核污水排海。消息一出,中国宣布全面暂停进口原产地为日本的水产品(含食用水生产品)。当晚,一面是日料门店与日本原产地食材的全面割席,另一面是门店爆满,迎接着号称来吃”最后一顿日料“的刺身爱好者。

日料作为中国市场上份额最大的外国菜系,在进入9月后,多家日料门店门可罗雀,生意腰斩,连带着影响上游的三文鱼、蓝鳍金枪鱼等产品的价格进入低迷周期。这一黑天鹅事件,直接致使日料行业掀起转型大动荡,或换品类赛道、或关店、或重新调整菜品类型比例……

05

内陆养“海鲜”,火上热搜

在大众对海鲜焦虑的一段时间内,网友相继发现了“新疆海鲜大丰收”“盐碱地养殖”等新闻,并在网络掀起了多轮讨论,纷纷调侃“这下轮到江浙沪不包邮”了。实际上,用海鲜完全去概括所有的品种不一定完全正确,但来自大陆腹地的水产品产出,依旧让人十分欣喜!麦盖提县的澳洲龙虾、察布查尔县的罗氏沼虾、巴楚县的斑节对虾、新疆尼勒克县的虹鳟、重庆甘肃的南美白对虾……多个内地城市的水产养殖受到网友瞩目。

06

陆基循环水养殖,海内外多个品种受到热切关注

2023年,多个陆基养殖项目备受行业关注。

陆基循环水养殖,全名为陆基工业化循环水养殖(Recirculating aquaculture system,简称RAS)。一般由圆形养殖桶、水循环吸污系统、增氧系统、水质监控系统、净化系统等部分组成。该养殖模式具有占地少、养殖设施设备先进、养殖生产不受地域空间限制、集约化智能化程度较高等优点。在国际上,陆基RAS三文鱼养殖行业正在火热融资及推进建设项目中,挪威、瑞典、美国佛罗里达州等地均有5万吨及以上(含规划)大型项目推进。如Atlantic Sapphire在美国佛罗里达州打造全球最大的鲑鱼循环水养殖系统,计划最终目标实现年产量达到22万吨。但项目几经挫折,近日再次暴雷,最近的一批三文鱼出现“早熟”率高的情况。在国内,备受关注的陆基循环水养殖项目主要有:挪威企业Nordic Aqua Partners在宁波建设的陆基鲑鱼养殖项目,2024年一季度将正式出鱼;河源太二以养殖加州鲈为主的室内循环水养殖项目,一、二期项目建成后养殖规模将达一万吨;中集渔业在江门建设的循环水养殖项目,2023年投标取得1000亩地,预计2024年7月投产,养殖范围涵盖脆肉罗非鱼、南美白对虾等品种;通威农发在东营建设的国内单体最大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南美白对虾项目,2023年9月已有首批清水大虾上市……

07

卖鱼,不止是在线下卖鱼

近几年,随着以抖音为代表的互联网平台兴趣电商板块的崛起,在视频/图文帖等内容引导下,消费者的多维度潜在购物兴趣被激发,短视频、直播、兴趣种草等渠道也成为了品牌们抢占流量的兵马必争之地。在海鲜水产领域中,尤其是虾、小龙虾、生蚝、鱼片、鲍鱼、三文鱼等品类,在电商渠道有着较大的热度。以鲍鱼为例,据iiMedia Research《2023年中国鲍鱼食品消费市场研究报告》数据显示,传统电商平台是消费者购买鲍鱼食品的主要渠道,达46.22%(比例为多选题折算后得出),其次为以美团为代表的本地生活服务平台。但2023年以来,鲍鱼食品在直播电商(占33.5%)渠等新型平台上的销售明显加快,消费者的购买方式出现明显的便利性偏好,这一渠道成为商家的主要战场。而在抖音,持续火爆的还有虾这一品类。据有关报告显示,虾类,已成为抖音电商海鲜水产行业中市场份额最大的二级类目,常规将在5、6月的618期间出现销售小高峰,在12、1月的年货节期间达到销售最高点。小红书作为品牌在营销投放渠道中的第三大销售平台选择,目前,在海产品上,小红书用户主要聚焦在挪威三文鱼、澳洲龙虾、南美白对虾上。尤其是三文鱼,“三文鱼网购测评”“三文鱼减脂餐”“三文鱼刺身自由”均是小红书上互动性较高的话题。2023年,卖鱼的战场,半径已经大大拓宽。

08

2023年,中国对俄罗斯活蟹、三文鱼、白虾等海产品进口量猛增!中国进口水产来源更为广泛

2023年,随着国际航线的快速恢复,中国市场上多种进口海产品到货猛增,比如美味的俄罗斯活蟹、健康的三文鱼以及壳薄肉厚的白虾等。

据中国海关最新进口数据显示,2023年1-11月:
  • 进口俄罗斯进口帝王蟹、雪蟹等活蟹产品约2.7万吨,同比增长了约50%。
  • 进口了8.5万吨大西洋鲑,同比增47%;
  • 进口了91万吨暖水虾(主要是南美白对虾、黑虎虾等),同比增17%;其中,进口厄瓜多尔产地白虾达64.7万吨,同比增长28%。
同时,多个港口全面重启鲜活或冰鲜海产品通道。如上海港于2023年1月时迎来首艘活品帝王蟹进口渔船;舟山口岸2023年2月时首次进口活蓝帝王蟹;山东港口日照港于2023年5月迎来了首艘活帝王蟹;济南市2023年8月迎来12吨北美波士顿龙虾,正式恢复济南市进境食用水生动物指定口岸功能……此外,2023年,中国市场同步迎来了一些海产“新品”:
  • 受益于2023年10月中旬中智两国关于智利冰鲜银鲑对华出口贸易协议的正式签署,2023年12月中国成都双流机场迎来了

    首批冰鲜银鲑

  • 2023年12月中旬,由上海盒成食品有限公司总代理的

    北极挪威冰鲜雪鱼正式登陆中国市场

    (注:雪鱼,Snow Cod,为养殖的大西洋真鳕,可达刺身品质)
也是在2023年,更多产地水产品获准进入中国市场,中国进口水产品来源更加广泛:如马耳他(主要为蓝鳍金枪鱼)、洪都拉斯(主要为虾)、智利、缅甸、伊朗的符合相关要求的养殖水产品;如斯里兰卡、俄罗斯、印度尼西亚、阿曼、缅甸、巴拿马、哈萨克斯坦的野生水产品等。

09

餐饮进入性价比时代

在大环境的形势压力下,2023年,全民捂紧钱袋子。低价与性价比,成为了大众消费的主要关键词。在这一年里,麦当劳“穷鬼套餐风靡打工人群体;南城香推出了3元自助套餐;2元面包店火热崛起;瑞幸咖啡争做卷王,开启9.9元每周咖啡回馈活动;良品铺子接连宣布降价,部分产品最高降幅达47%;太二放下身段,接受5-6人的用餐需求;和府捞面撕下贵价标签,整体价格下调20%-30%;消费终端客单价的下调,传导至上游,也给供应链企业、上游生产企业带来更大的成本控制压力。价格战厮杀,无处不在。

10

展会全面开花

2023年,不仅波士顿海鲜展、巴塞罗那展会等海外水产界专业展会全面恢复,中国海产业者得以更为便捷出海参展获取订单。中国国内的专业展会同样全面开花,例如深圳国际渔业博览会、上海国际渔业博览会、青岛展会等水产行业知名展会也吸引国外水产企业来中国寻求商机。

END

结语

行业广阔,事件时时发生于我们身旁,篇幅所限,我们难以一一述说完毕,文章回望的也仅仅是中国水产加工与贸易行业中的冰山一角。2023年,是复苏后寻求降本增效的一年,是业者硬着头皮也难熬的一年。在市场有效需求不足、部分产品产能过剩的大基调下,我们或许正在经历着行业洗牌的大变革。浪潮之下,每家企业都有自己的码头。海纳百川,2024年,祝愿大家在远航征战的路上迎风而行,遇见时代的更多可能。

--- 全文完 ---

本文转载自海鲜指南

“阅读原文”官网了解更多资讯

阅读原文

会务组联系方式  

展会咨询

相关渔业行业展会

2025年上海国际渔业展-上海渔博会World Seafood Shanghai

2025-08-27~08-29 距离102
77790展会热度 评论(0)

2025年青岛渔博会China Fisheries & Seafood Expo

2025-10-29~10-31 距离165
151340展会热度 评论(0)

2025年台湾渔业展览会Aquaculture TAIWAN

2025-06-11~06-13 距离25
49548展会热度 评论(0)

2025年福州渔业及水产养殖展-福建渔博会Fisheries Expo

2025-06-13~06-15 距离27
64917展会热度 评论(0)

2025年广州国际渔业展-广州渔博会FISHEX

2025-09-11~09-13 距离117
77284展会热度 评论(0)
X
客服
电话
13924230066

服务热线

扫一扫

世展网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销售客服

门票客服

TOP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