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调整“20+8”产业集群门类:新增低空经济与空天产业集群 3月14日,深圳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进一步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在总结产业集群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结合深圳发展实际,与时俱进滚动完善、持续提升深圳市“20+8”产业集群体系,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培育发展未来产业。
据悉,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方面,2.0版本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新增低空经济与空天产业集群,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集群中的人工智能升格单列为1个产业集群,工业母机、激光与增材制造、精密仪器设备3个产业集群合并为高端装备与仪器产业集群,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调整为机器人产业集群,新材料产业集群调整为高性能材料产业集群。同时,将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分为战略重点(包括人工智能、低空经济与空天、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生物医药、高端医疗器械等7个产业集群)、优势拓展、基础支撑、综合提升四类,分类施策,精准培育,针对性配置不同资源,进一步巩固优势领域、锻造中坚力量、补齐短板弱项。 据了解,深圳市“20+8”产业集群行动自2022年6月实施以来,取得显著成效。2023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达1.45万亿元、增长8.8%,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41.9%;规上工业总产值达4.85万亿元、全部工业增加值达1.18万亿元,蝉联全国城市“双第一”。今年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到2024年底,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要超过1.5万亿元、增长7%以上。升级版的“20+8”产业集群锁定了更高发展目标,《实施方案》在“20+8”产业集群1.0版本基础上,继续向新兴产业拓“增量”,提出到202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超1.6万亿元,同时,打造形成4个万亿级、4个五千亿级、一批千亿级产业集群。《航空航天模型及无人机运动竞赛规则(征求意见稿)》发布,首次将无人机运动列为独立一部 3月12日,体育总局航管中心网站发布《航空航天模型及无人机运动竞赛规则(征求意见稿)》。文件旨在进一步规范航空航天模型和无人机运动各项目竞赛规则,是全国各级航空航天模型和无人机运动竞赛活动的准则。规则分为裁判组织与参赛者、航空模型、无人机运动、航天模型共四部,其中,第二部“航空模型”首次制定了航空模型项目名称、代码命名规范;第三部首次将“无人机运动”作为独立的一部编写,包括总则、无人机竞技两章。意见反馈截止日期为3月23日。
本次规则整编有以下特点:第一部“裁判组织与参赛者”首次写入对违规违纪裁判员的处罚条款。第二部“航空模型”首次制定了航空模型项目名称、代码命名规范,对国内级(原普及级)项目名称、代码按新的规范进行了整合修正。航空模型按控制方式分设自由飞、线操纵和无线电遥控三类,在类下按比赛方式设大项、项目便于执行和查考。国际级与国内级统一编列。部分项目的调整修改,经过多位专家反复调研论证。第三部 本规则首次将“无人机运动”作为独立的一部编写。
第四部“航天模型”,除国际级项目外,根据我国开展航天模型活动的实际情况,融入了一些国内级新项目。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下载查看规则全文深圳市社会组织交流服务展示点是由深圳市福彩公益金资助、深圳市社会组织管理局以新思维、新发展创新设立,2022年6月,新增10个枢纽型服务展示点及10个领域展示点,深圳市无人机行业协会入选枢纽型服务展示点。自2021年至今,共设立了党建引领突出、代表性强、公信力高、枢纽功能发挥明显和对深圳“双区”建设具有重大贡献的30个展示点,其中涵盖生物医疗、海洋、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集交流、服务、展示、引领功能。2022年6月,深圳印发“20+8”产业集群政策,明确将空天产业纳入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重点发展空天信息技术、先进遥感技术、导航定位技术、空天装备制造等领域,推动航空航天材料及部件、无人机、卫星等技术创新,规划建设国内领先的空天技术产业研发与制造基地。到2025年深圳无人机产业增加值达到1170亿元,全市无人机链上企业达到1700家,市内无人机航路达到100条,无人机商业飞行架次达到每年100万架次以上。深圳市无人机行业协会将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服务深圳经济发展和市政府重大战略布局中的积极作用,为推动无人机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会务组联系方式 展会咨询13248139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