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商风采前瞻 | 上海船舶工艺研究所参展2025上交会

来源:世展网 分类:行业资讯 2025-03-20 17:02 阅读:1960
分享:

为响应国家海洋强国战略,本届上交会特设智能海洋工程与装备绿色能源与储运两大展区,聚焦船舶、海工、航运、港口、能源等多个板块。多家实力单位汇聚一堂,全方位展示最新研发成果。

若有参展意向,请联系:

孙经理

上海船舶工艺研究所

上海船舶工艺研究所是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专门从事船舶、海工以及各种钢结构建造工艺研究的综合性应用研究所,创建于1964年,现有职工400余人,拥有1个研发中心(7个专业方向)、4个子公司、1个工程中心。上海船舶工艺研究所以促进船舶工业工艺技术发展为目标,主要开展舰船及海工总体工艺研究;船体焊接工艺及装备研究开发;大型数控切割和自动化装备生产线研究开发;涂装工艺及装备研究开发;船用非金属材料的应用、工艺研究开发;造船软件系统和信息技术集成平台开发;金属材料无损检测,非金属材料技术检测等。

按照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战略的要求,结合研究所发展愿景和发展目标,重点面向船舶制造、船用、非船等三个市场,着力发展智能、绿色和安全等重点领域, 形成科研、产业协调发展、相互促进的局面。

(一)智能领域

紧跟智能制造技术发展趋势,按照船舶行业智能车间、智能船厂和智能联盟的三步走发展思路,围绕“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在船舶行业的创新应用”这一主线,开展船舶智能制造技术体系构建、船舶智能制造关键共性技术攻关、试验验证平台能力建设和智能工艺系列化装备产业孵化,构建船舶智能制造研发、试验验证及产业化能力,成为行业智能制造创新中心和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引领行业智能制造技术发展。

(二)绿色领域

坚持“绿色造船”,持续加大绿色工艺、污染治理和新材料等技术研究力度;坚持“造绿色船”,向市场推出一批适应绿色环保趋势的低碳轻量、优质高效绿色材料及装备。按照船舶涂装作业表面处理、分段涂装、外场涂装“三个工艺阶段”,围绕设计与材料的源头、施工过程的工艺与装备、末端治理 “三个技术环节”,突破贯穿船舶绿色涂装的工艺设计、环保材料应用、施工作业、末端治理和危废物回收的全过程关键技术,研制系列绿色涂装工艺装备,形成绿色涂装技术体系和生产模式,促进船舶建造向绿色化转型。

(三)安全领域

不断完善安全生产技术防范体系,构建安全生产技术信息数据平台,以船舶建造过程中人员及环境安全为对象,研发推广先进安全生产工法、工装,以及安全防护信息管理系统,提供安全生产技术培训及大型设备维护维保服务,提升建造生产过程本质安全。

-----

上海船舶工艺研究所现有子公司:上海中船临港船舶装备有限公司(二室)、上海中船材料工程有限公司(三室)、上海申博信息系统工程有限公司(四室)、上海船舶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六室)、舟山船舶工程研究中心。

上海中船临港船舶装备有限公司(二室):从事造船切割、成型加工、装配、焊接、涂装等工艺装备、生产线及舰船系统与设备等的研发、设计、生产和服务。

上海中船材料工程有限公司(三室):从事粉末涂料、水性涂料、复合材料、防火材料、隔热材料、环保材料等先进材料及制品的生产与服务,以及聚乙烯和环氧涂装加工服务。

上海申博信息系统工程有限公司(四室):从事船舶设计、建造、管理和运营信息系统的技术服务、软件开发、系统集成、工程总包,信息系统及仿真实训系统等的研制、生产与服务。

上海船舶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六室):从事船舶、海洋工程、钢结构等工程质量检测服务,金属材料和结构的理化检测、无损检测等工程技术服务和咨询,检测资质培训以及检测器材、耗材的销售和维修服务等。

舟山船舶工程研究中心:依托所技术优势,在舟山地区开展相关的技术服务、培训、转化与推广,技术合作、工程项目服务等业务。

2007年1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发文批复,同意由上海船舶工艺研究所作为技术依托单位牵头筹建“数字化造船国家工程实验室”,随后上海船舶工艺研究所和10个理事单位正式启动项目建设。实验室紧密围绕船舶工业发展和数字化造船技术研究及推广需求,开展关键技术攻关,研究制定重要技术、标准,构建数字化造船技术的研发、推广和服务体系,努力为全行业提供数字化造船解决方案。

根据工信装函[2009]67号文,国家工信部装备工业司于2009年3月组织建立了“船舶行业IMO造船新规范标准工作机制”,办公室依托上海船舶工艺研究所,2013年正式更名为:工信部国际造船新公约规范标准工作机制办公室。

信息来源:企业机构官网、微信公众号

#船舶海工

会务组联系方式  

展会咨询

X
客服
电话
15103086018

服务热线

扫一扫

世展网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销售客服

门票客服

TOP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