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报告分析,未来10年,农业新质生产力将迎来系统性突破,乡村全面振兴将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强国建设将迈入新阶段,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将实现量质全方位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将显著增强。随着耕地占补平衡制度不断完善,粮食生产支持政策体系不断健全,粮食播种面积保持基本稳定,预计2034年稳定在17.90亿亩,其中小麦面积基本稳定,稻谷、玉米面积减少,大豆面积保持增长趋势。
报告显示,在农业科技发展水平加速提升及高产优质抗逆的粮食新品种加快培育推广支持下,农业生产力将实现突破性跃升,未来10年预计粮食单产水平将提高7.8%,达到421千克/亩。随着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以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深入实施,粮食产量稳步增长,预计2034年将达到7.53亿吨。蔬菜和水果产量持续增长,年均增速分别为0.2%和0.6%。肉类产量总体呈稳中有增态势,其中,禽肉、牛肉和羊肉产量分别年均增长1.6%、0.9%和1.0%,猪肉产量稳中略降。奶类产量在调整优化后保持增长趋势,水产品产量持续小幅增长,年均增速分别为1.6%和1.0%。
报告指出,农产品消费持续升级,高品质与特色化需求将持续攀升。随着中国经济稳健发展以及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升,农产品消费升级趋势持续深化,高品质、健康化、多元化及个性化的农产品消费趋势日益明显。未来10年,粮食消费需求受工业消费拉动总体稳中略增,食用消费与饲用消费稳中有降。肉类消费总体保持增长,其中,猪肉消费小幅下降,禽肉消费持续增加,牛肉、羊肉消费逐步转强。蔬菜、水果消费继续小幅增长,奶类、水产品消费增长相对较快。
报告显示,未来10年,中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将稳步提高,播种面积基本稳定,粮食单产成为粮食增产的关键,产业结构持续优化,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能力增强,粮食供给保障能力将不断提升。预计粮食单产稳步提高,2034年为421千克/亩,年均增长0.8%;粮食产量稳定增长,达到7.53亿吨,年均增长0.8%。粮食需求增长,但增速放缓,工业消费增加是拉动粮食消费上涨的主要动力。预计2034年粮食消费量为8.32亿吨,年均增长0.2%。粮食供需紧平衡将成为长期态势,但产需平衡压力有所缓解,粮食自给率将提高至90.5%。粮食贸易规模将继续维持高位,适度进口仍然是满足国内粮食需求的重要途径,但粮食进口总体呈回落趋势,预计2034年粮食进口量为1.13亿吨,年均减少3.1%。
农业农村部市场预警专家委员会秘书长许世卫表示,长期来看,虽然我国粮食供求关系相对稳定,但由于生产资料、劳动力、土地等种粮成本上涨,粮食价格将呈波动上涨趋势。此外,由于国内粮食市场价格变化与国际市场的联动性将不断增强,随着全球极端气候、地缘政治冲突等不确定性因素的增加,国际市场变化将抬升我国粮食进口成本并强化国内市场涨价预期。随着粮食价格形成机制改革的推进以及粮食进口与生产协调机制的不断完善,粮食价格将更好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和生产成本,并保持在合理区间运行。
附件: #行业观察
展会咨询
![]() |
![]() |
![]() |
![]() |
世展网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 |
销售客服 |
门票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