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政机关“紧日子”新规下,会展企业又该何去何从?

来源:世展网 分类:行业资讯 2025-05-21 17:23 阅读:1119
分享: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修订发布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以严控会议、展会、论坛等活动支出为核心,为党政机关“过紧日子”立下硬规矩。这一政策与2024年部分省市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大幅压减展会、论坛财政支出”的基调形成呼应,既是对“八项规定”精神的延续深化,也是推动公共财政资源优化配置的关键举措。当政策的“紧箍咒”层层收紧,会展业如何在阵痛中寻找新机,成为行业必须直面的课题。

从“面子工程”到“刀刃向内”

此次《条例》修订的亮点在于对会议活动的全流程约束。从会议规模、住宿标准到现场布置,再到经费报销,政策以“清单管理”“从严审批”为原则,几乎堵住了所有可能滋生浪费的漏洞。例如,第三十三条明确“工作会议一律不摆花草、不制作背景板”,第三十六条严禁“使用财政资金邀请名人明星”“购置奢华物资设备”,这些条款直击过往展会中常见的“大场面依赖症”。

过去十年间,行业内出现许多“为办而办”的展会活动,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幅压减展会、论坛财政支出”,正是对这种低效投入的纠偏。如今,《条例》第三十四条要求“未经批准的会议费一律不予报销”,第三十六条强调“不得违规摊派费用”,意味着财政资金的“大水漫灌”时代终结,会展行业必须学会在市场化轨道上“精打细算”。

从“政府输血”到“自我造血”

政策收紧的冲击波已初步显现。据《中国展览经济发展报告2024》显示,2024年全国办展面积前100位的展会项目中,政府主办展会的项目数量占比由2023年的33%下降到25%。随着政府主办展会的市场份额减少,其他类型的展会或将迎来更加宽阔的发展空间。

过去,一场“标准”的地方展会往往包含领导致辞、豪华晚宴、定制礼品、明星站台等环节,这些非必要支出占总成本的60%以上。《条例》第三十三条要求“用餐安排自助餐或工作餐”“住宿以标准间为主”,第三十五条禁止在培训经费中“列支与培训无关的费用”,迫使主办方将资源聚焦于核心内容。

更深远的影响在于行业生态的净化。业内部分展会曾通过虚增参会人数、虚构接待费用等手段套取财政资金,形成灰色利益链。《条例》第三十四条对会议费报销的严格规定,配合审计监督的强化,让此类操作无所遁形。这种“挤水分”的过程,实则是行业走向健康发展的必经之路。

技术赋能与价值回归

阵痛之中,新的行业逻辑正在萌芽。《条例》第三十二条鼓励“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改进会议形式”,这为线上会展按下加速键。根据中研普华研究院《2025-2030年中国展会行业市场全景调研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显示:2024年,线上线下融合展会占比达45%,较2023年提升20个百分点。通过AI大模型部署文旅场景,观众线上互动率提升30%;广交会“云展厅”吸引超10万家国际采购商,线上交易额突破500亿元。这种“降本增效”的双赢模式,正是政策导向与市场需求的共振结果。

当“规格”“排场”不再是评价展会的核心指标,内容质量必将成为展会的生死线。这种从“比规模”到“拼价值”的转变,恰与《条例》反对铺张浪费、倡导提质增效的精神内核相契合。

从“院士改称”到“蓝莓果汁”

近期两则新闻耐人寻味:光博会上,“院士”头衔被统一改为“教授”;茅台集团股东大会上,往年提供的系列酒品变为蓝莓果汁。这些细节调整看似微小,却折射出《条例》执行中的深层治理逻辑。

“院士”改称的背后,是祛除形式主义官僚习气的决心。过往展会中,专家头衔常被异化为活动“镀金”的工具,甚至出现“院士站台五分钟,财政支出超万元”的乱象。头衔“降格”不仅符合《条例》第三十二条“不搞层层陪会”的要求,更推动学术交流回归本质——正如网友所言:“没有头衔光环,反而能更加专注技术本身。”

而“茅台变果汁”的象征意义更为直接。第三十三条“不得安排宴请”的规定,彻底终结了“展会搭台、吃喝唱戏”的潜规则。当资源的分配从“面子”转向“里子”,展会的普惠性和实效性才能真正凸显。

结语

《条例》的出台,与其说是对会展业的限制,不如说是对行业可持续发展的一次“刮骨疗毒”。短期来看,财政依赖型企业的退出会造成阵痛;但长远观之,市场化竞争机制的完善、技术赋能的深化、内容价值的回归,正在为行业打开更广阔的天地。

对于会展企业而言,与其在政策收紧中被动承压,不如主动拥抱变革。充足的行业资源与深厚的经验积淀,恰似风浪中的“定风丹”,而更关键的破局之道,在于打破封闭思维、加速资源整合。行业从业者不妨积极参与行业活动,例如即将于7月9-11日北京召开的第十四届中外会展投资合作洽谈会,这一被誉为“会展行业风向标”的平台,将为政府与企业、传统模式与创新方案提供深度对话空间。与行业领军者共商成本控制策略、共探技术应用场景、共建市场化生态,或许能在凛冬中觅得春芽。

当“节俭办会”从政策要求内化为行业共识,会展业或将迎来一场真正的质变——褪去浮华,深耕价值,方是立身之本。而每一次危机中的主动转身,终将积淀为穿越周期的韧性。

编辑:韩明强

审稿:白   明

END白明BREAK AWAY往期推荐01

2025年,会展业应该关注什么?

02

8大行业趋势!迎战2025

03

从品牌到王牌,会展企业的四大“王炸”你知道吗?

CHANNELS中外会展视频号

会务组联系方式  

展会咨询

X
客服
电话
13924230066

服务热线

扫一扫

世展网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销售客服

门票客服

TOP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