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本台消息:
展览女团16位女企业家,
将首次盛装惊艳亮相8月上海三新展。
女团,盛装,惊艳亮相?很好奇。
这16个会展女企业家都拿到结果了,
她们做了什么?
在会展圈,你很可能听说过“会展BEN的锋哥”。
他的行业知识和信息说得过去,人比较实在亲和,也挺勤快,也做直播什么的,构建起了一些影响力。这背后,正是“个人IP”的力量。
在这个信息爆炸、信任稀缺的时代,你是否发现,人们越来越倾向于相信有血有肉的“人”,而非冷冰冰的“公司”?
那么,作为一家会展企业,打造个人IP究竟有没有必要?它能带来什么?又会遇到哪些挑战?
今天,我想就这个话题说说我的一些个人想法,讲讲我是怎么看AI的,AI工具如何成为你打造个人IP的“神助攻”。
你可能会问,我们有品牌、有项目、有口碑,还需要个人IP吗?
对这个问题,我要说的是:非常必要,甚至可以说,是未来竞争的关键。
01信任,比金子更珍贵会展是一个高度依赖信任的行业。
客户在选择合作伙伴时,除了公司的实力,更看重与谁合作。
一个拥有个人IP的会展人,能通过持续分享专业洞察、成功案例,在客户心中建立起专业、可靠、可信赖的形象。当大家信任这个人,自然也更愿意信任他背后的公司。
讲实话,做个人IP,太苦了,太累了,但正因为没几个人愿意吃这份苦,而让坚持不懈做内容、做个人IP的人被别人牢牢记住。
02辨识度,让你脱颖而出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品牌林立,同质化现象其实是蛮严重的。
一个独特的个人IP,能够帮助企业在众多竞争者中迅速脱颖而出。
想想看,当客户需要某个特定解决方案时,是费力记住某个公司名,还是某个在特定细分行业马上就能说出那个谁谁谁的名字?
比如,华墨集团的华车展的负责人,何籽璇。她对外的身份是“华车展创始人”。
她打的标签就是:何籽璇-华车展创始人。直白,自信。
有没有发现,你更容易记住“华车展”三个字?
03温度与连接,拉近距离企业品牌通常是理性、官方的,而个人IP则更具情感和人性化。
通过个人IP,企业可以展现更真实、更鲜活的一面,拉近与客户的距离,建立情感连接,增加客户的忠诚度。人们更愿意与他们欣赏和认同的“人”建立长期合作。
你有口音,你可能略微胖了,有缺陷,但都不影响你被别人喜欢,人只要喜欢另一个人,就会有意无意忽略那个人身上的瑕疵。
谁会在乎雷军的湖北仙桃普通话呢?谁会说你瞧瞧锋哥那个苏州普通话?
04拓展人脉与资源,无形资产个人IP的建立,往往伴随着更广泛的社交圈和人脉资源。
通过分享、交流和互动,个人可以吸引更多行业内外的合作伙伴、潜在客户和媒体关注,为企业带来更多合作机会和宝贵的资源。
这是一个转介绍的作用。转介绍的营销成本很低,成功率很高。
05应对危机,稳定军心当企业面临市场变化或危机时,一个受人尊敬的个人IP可以起到稳定军心、传递积极信息的作用。
个人IP的公信力有助于引导舆论,维护企业形象,甚至将危机转化为机遇。
雷军就是一个实例。
这次的小米YU7,1小时大定28.9万台。
有人笑称,雷军干活(吆喝)1小时,能顶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干活一年。
06人才磁石,吸引留住顶尖人才拥有强大个人IP的会展企业或其核心成员,更容易吸引到优秀的行业人才加入。
同时,个人IP的赋能也能让员工感受到职业发展和成长空间,提高团队的凝聚力和稳定性。
07创新营销,高效获客个人IP可以通过社交媒体、直播、短视频、行业论坛等多种形式进行内容输出和品牌传播,开拓新的营销和获客渠道,大大降低营销费用。
虽然个人IP的好处显而易见,但在实际操作中,会面临不少挑战和困难:
1. 传统思维的惯性项目中心而非个人:会展行业习惯以项目成功论英雄,个人贡献往往融入公司整体品牌,缺乏突出个人的意识。
这一点,要特别请读者再次看一下华车展的何籽璇。
也很佩服华墨集团的老板,支持让项目负责人“出名”的胸怀。
重执行轻表达:许多会展人擅长幕后组织和协调,但不擅长将经验转化为有价值的内容并对外输出。
缺乏长期投入的耐心:个人IP建设是长期工程,短期难见成效时,易打退堂鼓。
Again,这是一个苦力活,苦的不行。
潮营展览的小妮子发布了作品1836条,这个工作量相当的大。
但人家的收获也是相当好,她跟会展BEN锋哥直播时,坦然说今年计划通过短视频新获得的客户要做成生意800W。
2. 企业内部的机制壁垒认知不足与顾虑:担心员工个人IP做大后“跳槽带走客户”,对个人IP的战略意义认识不足。
缺乏支持与激励:没有提供资源(时间、资金、人力、培训、平台)支持,也无有效激励机制鼓励员工投入。
内容审核与管理:严格的审核或老板个人喜好,可能限制内容创新和个人表达自由,导致内容平淡无味。
3. 个人能力与意愿的挑战内容转化能力欠缺:虽有经验,却不擅长内容策划、文案、视频制作、社交媒体运营等技能。
时间精力受限:会展工作强度大,项目周期紧张,难以额外投入。
出镜与表达压力:部分从业者性格内向,不习惯公开表达或出镜。
4. 市场环境的外部压力同质化与注意力稀缺:个人IP越来越多,如何在海量信息中脱颖而出,吸引并留住注意力,难度大。
短期流量思维:过分追求短期数据,忽略了长期价值的建立,内容浮躁。
AI很好,但凡事皆有度。AI要用好,要巧用,不滥用。
会展企业如果下定决心打造个人IP,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系统入手:
01明确IP定位与目标
选对人:谁将是这个IP?创始人、CEO、部门负责人,还是细分领域的专家?他/她需具备专业、表达和人格魅力潜质。
做会展会奖服务的公司,完全可以(或者说应该)把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打造成个人IP,可参考湖南锐智国际会展公司董事长黄芳的做法。
定人设:他/她想成为怎样的会展人?严谨的行业专家、创新者、亲和的导师?人设要与个人特质和企业文化匹配。
划领域:专注于哪个细分领域?某个行业的展会策划?数字会展、绿色会展?展览设计和展览搭建?越聚焦越容易出圈。
找受众:目标受众是谁?潜在客户、行业伙伴、媒体?了解他们才能精准提供价值。
02内容策略与持续输出
价值为王:内容必须对目标受众有帮助、有启发、有深度。结合行业热点、解决痛点、分享经验、预测未来。
AI辅助创意:
智能文案:利用AI写作工具(如ChatGPT、DeepSeek等)快速生成短视频脚本、标题、摘要和描述,节省构思时间。
选题分析:AI工具能分析平台热点、流行趋势,结合会展行业数据,帮你捕捉潜在爆款内容方向。
脚本优化:AI能分析脚本,提供结构、钩子设计、语言精炼等建议,提升内容吸引力。
这方面,可看一下刘立众(响哥)的个人号。
他用AI,用得很多、很巧。
形式多样:不拘泥于文字,尝试短视频、直播、播客、行业分析文章、案例研究、信息图等。
并不是非得出镜拍短视频,社恐的话也可以换别的方法,比如播客。
保持频率:就是要持续,持续。不要断断续续。
锋哥,你的个人号“锋哥聊一点商业”,怎么最近不更新了?怎么回事?需要俺们苦瓜科技帮忙吗?嘻嘻。
03渠道选择与精细化运营
聚焦平台:根据你的内容和目标受众,选择最适合的传播渠道。
行业微信群是会展人专业交流的重要阵地,视频号、抖音、instagram和Tiktok等也各具特色。
AI提升制作效率:
视频录制:AI预先训练数字人,1:1高度还原真人形象和声音,后期只需导入脚本,就可以自动生成视频,大大减少真人视频录制所需的时间精力。
智能剪辑:AI视频剪辑软件能自动识别精彩片段,添加转场、音乐和字幕,大大降低视频制作门槛。
背景与美化:AI抠图、背景替换、智能美颜等功能,提升视频专业度和出镜形象。
一键分发:AI能够一键分发视频文章到视频号、抖音、快手等平台。
积极互动:真诚回复评论、留言,参与线上讨论,甚至建立私域社群,进行更深度的用户维系。
AI数据分析:AI工具能深度分析用户观看时长、互动数据,评估内容效果,提供优化建议(如发布时段、关键词等),指导你持续迭代。
你只需要把你的形象、声音和定位注入AI,剩下的都交给AI,做到80分,然后再迭代优化。
展览女团,16位女企业家,将首次亮相8月上海三新展
根据最新的第六届会展三新展同期峰会的日程,有一个从未见过:
8月14日,短视频IP打造实战秘籍,拓客风暴,海外拓客直通车(免费开放)
会展女企联盟:潮营展览小妮子带领15位会展女企业家网红首次惊艳亮相
如何惊艳?
我对这个很期待。
打造个人IP,不容易的,需要持续的投入、专业的积累和真诚的付出。
而现在,有了AI工具的加持,这一过程将变得相对高效,但仍然需要人工投入。比较可行的人工投入+AI巧用。
个人IP的好处,不用再说了。
所以,是时候让你的“锋哥”们走到台前,用他们的专业和魅力,帮企业获新客,让老客户更稳定,引来更多的合作伙伴和资源。
8月13-14日上海的第六届会展三新展,好多个会展网红云集,新理念、新服务、新技术扎堆,各路“锋哥”到时把短视频搞起来。
本文作者:
苦瓜科技联合创始人黄其文
会展BEN
第六届会展三新展8月13-14日将在上海·张江科学会堂举办
三新展 | 供需对接会第一批买家名单+最新日程发布...
8个月拿下21场国际会议,猜猜加拿大花了多少银子?
“一人”会展公司怎么干?图文和短视频哪个更能获客?
最近两个会议招标中标,很不寻常
联系我们
隗 玮
手机:邮箱:扫描二维码加入会展BEN行业交流群 会展BEN公众号已开通留言评论功能,欢迎来撩…
展会咨询
![]() |
![]() |
![]() |
![]() |
世展网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 |
销售客服 |
门票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