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近日,新加坡滨海湾金沙会展中心举办的泡泡玛特大型潮玩展POP TOY SHOW落下帷幕。这场本应属于全球潮玩爱好者狂欢的盛会,却在举办期间陷入热议。场内排队机制混乱、指示不明,场外则发生逃票、偷拍甚至黄牛公然转售等事件,多次惊动警方到场,引发众多参与者不满,也在社交平台上掀起关于大型展会管理与文化体验的深层讨论。
作为泡泡玛特在海外设立的唯一据点,新加坡连续两年承办这一展览,吸引来自印尼、马来西亚、泰国等亚洲多国的潮玩爱好者前来“朝圣”。展会陈设堪称豪华——巨型雕塑、限量联名款、设计师见面环节,无一不显示出品牌对海外市场的重视。然而,尽管内容吸引人,现场管理的疏漏却让不少粉丝大呼“体验感极差”。
一名购买208新元贵宾票的观众在网络上发文控诉,称自己首次参展就反复遭遇多次排队指示。“明明还有货,却一直说卖完了,不让排,过一会儿又重新开放”,她表示自己来回被“耍”多次,最终一无所获。这类情况并非个例。多位参与者指出,队伍安排缺乏清晰标识,工作人员信息同步不及时,导致观众反复奔波,情绪逐渐焦躁。
贵宾票虽承诺提前入场及购物权益,但现场并未实现顺畅的动线隔离。部分区域因人流过多临时管控,进一步引发秩序混乱。有观众直言,这种管理水准与高额票价完全不匹配,“仿佛是一场压力测试,而不是一个享受潮玩文化的空间。”
不只是场内管理引发不满,场外更是接连发生安全事件。8月24日上午,三名外籍男子因共用手环、企图轮流入场被保安拦截。根据展会规定,所有贵宾票需实名登记且不可转让,这种逃票行为明显违反规则。警方证实三人正协助调查。
同时,更传出一名男子涉嫌偷拍女性观众裙底,被现场人员制止并移交警方。照片中该男子双手被铐,由警员带离,事件迅速在社群发酵,许多网友呼吁大型活动应加强安保与性别友善保护机制。
尽管展会明令禁止转售,但展会出口依然可见成群“黄牛”聚集。据观众描述,每天下午一两点就有人将购得的产品以高价转手,甚至现场点算钞票,毫不避讳。装满未拆封潮玩的大袋子堆在一旁,卖家多以“帮朋友买的”为由搪塞询问。
这一现象不仅扰乱公平购买秩序,也损害了一般粉丝的权益。从经济角度而言,黄牛现象反映出限量潮玩在二级市场的巨大溢价空间,但也暴露出主办方在票务管控和现场监管方面的漏洞。
更令人担忧的是,保安与观众之间爆发多次言语和肢体冲突。网络流传信息显示,一名黑衣眼镜男怒斥插队现象,进而与保安激烈争吵,最终被强制带离。另一段画面中,保安使用高强度手电筒照射人群,引发部分观众不适与抗议。拥挤的排队区域中,人们互相推搡、叫喊“不要推”,场面一度失控,有观众直言“宛如僵尸派对”,担心发生踩踏事故。
这些冲突不仅源于现场管控策略的失误,也折射出大型活动中权力执行与民众体验之间的张力。如何在维持秩序的同时保持服务态度,成为诸多展会亟待解决的课题。
尽管发生诸多乱象,展会的国际号召力仍不容小觑。许多观众拖着行李箱、带着颈枕提前数小时排队,退税柜台大排长龙。来自印尼的粉丝表示,她凌晨2点就开始排队,只为购得心仪藏品。可见,潮玩作为一种跨越地域的文化语言,正在持续凝聚全球范围内的情感社群。
新加坡作为泡泡玛特海外拓展的核心据点,其展会更被赋予战略意义。正因如此,展会体验不仅关乎单次活动口碑,更影响品牌国际化进程中的文化形象建立。
此次事件也反映出商业化大型展会普遍存在的治理难题。如何在人流控制、票务合规、安全监管与体验优化之间取得平衡,已成为主办方必须系统化应对的课题。尤其在高参与度、高情感投入的潮玩领域,观众的期待远不止“买到产品”,更包括沉浸式文化体验和社群归属感。
一场优质的展会,不应让观众在混乱与焦虑中消耗热情。
编辑:韩明强
审稿:裴 峰
END白明BREAK AWAY往期推荐01
2025年,会展业应该关注什么?
028大行业趋势!迎战2025
03从品牌到王牌,会展企业的四大“王炸”你知道吗?
CHANNELS中外会展视频号展会咨询
![]() |
![]() |
![]() |
![]() |
世展网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 |
销售客服 |
门票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