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20
25
CIIF·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应用
CIIF信息技术奖
获奖企业公布 获奖产品盘点
2025期待与您相聚
AWARD WINNERS
获奖名单
参展企业 | 展品名称 |
上海睿赛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RT-Thread睿赛德国产自主嵌入式操作系统 |
上海青翼工业软件有限公司 | 青翼CAM |
上海鼎格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鼎格半导体设备控制软件开发框架 |
上海弘快科技有限公司 | 弘快RedEDA软件 |
深圳市同泰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TG656V1鲲鹏人工智能AI服务器 |
中望隆迪(上海)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 中望三维工业设计软件(白金版)V1.0 |
东莞市云雀科技有限公司 | 羽刃AI工业操作系统 |
苏州数设科技有限公司 | 实时模型驱动机器人离/在线复合编程软件平台 |
浙江中之杰智能系统有限公司 | 德沃克OBF智能工厂 |
上海才匠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AI大模型的智能化工业互联网平台解决方案 |
01
RT-Thread睿赛德国产自主嵌入式操作系统
上海睿赛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RT-Thread睿赛德联合创始人邱祎
作为国家高新双软、上海市专精特新企业,RT-Thread睿赛德依托国产自主的技术栈、生态、社区和广泛产业实践,承担了科技部、工信部等多个国家级课题,主导制定多项嵌入式系统行业标准。RT-Thread睿赛德操作系统产品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汽车电子、电力装备、航天仪器等关键领域,在提升我国高端装备自主可控水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RT-Thread睿赛德的操作系统产品已经在多款航天设备上成功搭载,目前已经稳定运行近五年,经受住了宇宙空间的高温、低温、高真空、高辐射等极端条件的考验;某国有特大型汽车的重要车型首次上线中国首款全国产高性能车规级MCU芯片,实现我国动力域芯片“零的突破”。RT-Thread还联合合作伙伴,研发工业母机智能数采与分析器,填补国内高端数采设备技术空白;聚焦运动控制和通讯控制,依托实时性、模块化架构和全栈工具链和特点,成为热门人形机器人的“小脑”。这一系列成功实践充分证明了国产操作系统在高可靠性要求场景下的技术实力。
02
青翼CAM
上海青翼工业软件有限公司
青翼工业软件员工在青翼展台为荣誉庆祝留影
图源:UDS青翼工业软件
青翼CAM 是一款全新自主开发的新一代大型通用数控加工编程软件,专注于为生产多品种、小批量、高精度产品的制造企业提供卓越的三维通用CAD/CAM一体化软件及端到端解决方案,加工策略覆盖了2轴、3轴、3+2轴、5轴、高速自适应铣削、线切割、深孔钻等专业领域,具备手工编程、自动编程、刀轨模拟仿真、碰撞检查、后处理,机床仿真和工艺输出等功能。全新自主研发的CAD for CAM平台,实现了CAD平台的完全自主可控。
专为CAM编程作业开发的CAD功能,具备高度灵活性和实用性,内置基础的CAD工具,支持3D实体建模,模型编辑等核心功能,可直接修复导入模型的几何缺陷,或者创建编程辅助元素,轻松实现CAD\CAM一体化编程体验。青翼CAM具有独创的AI自动编程模块和知识工程融合技术,为CAM工程师带来更智能,更高效的编程体验,能显著缩短机加工艺编制时间,同时大幅度提升机加工艺编制质量,重新定义了未来智能机加工艺的创新范式。
03
鼎格半导体设备控制软件开发框架
上海鼎格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图源:鼎格工业软件
本次获奖的产品针对行业长期存在的标准化程度低、兼容性差及开发周期长等开发难题,通过创新性的技术架构提供了完整的解决方案。产品采用先进的分布式架构,支持多系统协同开发,将复杂的SEMI标准流程转化为简洁的模块化设计,显著提升了开发效率,并能够灵活适配多种工艺需求。
在工程实践方面,该开发框架丰富的大规模代码开发经验,构建了完善的开发体系,并提供了专用调试工具链,显著提升了系统开发质量与维护效率。同时,产品已深度适配国产操作系统,确保在自主可控环境中具备高性能运行能力,为半导体设备软件的国产化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图源:鼎格工业软件
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和实践验证,该产品已经形成了成熟稳定的技术体系。基于丰富的开发经验,团队建立了完善的质量保障系统,配备专业的调试工具,大大提升了软件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通过标准化接口和模块化设计,为行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04
弘快RedEDA软件
上海弘快科技有限公司
RedEDA 平台是弘快科技针对半导体及高端电子制造领域研发的核心解决方案,涵盖三大模块:RedPKG 芯片封装基板设计软件,可缩短 30% 设计周期;RedPCB PCB 设计软件,支持复杂电路设计与规模化应用;RedSCH 原理图设计软件,设计效率提升 40%。目前,该方案已服务国内 30 余家企业,覆盖 AI、汽车电子等领域,助力 50 余款芯片量产,还推动了封装产业链完善。
弘快科技表示,未来将持续加大 “全系统领域” 等前沿领域研发,完善 RedEDA 技术体系,推动国产 EDA 工具向更高精度、更智能化发展,为我国半导体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
05
TG656V1鲲鹏人工智能AI服务器
深圳市同泰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此次获奖的鲲鹏AI服务器TG656V1,是同泰怡深度融入鲲鹏生态的标杆之作。该产品基于华为鲲鹏高性能模组打造,深度融合昇腾AI加速能力,具备性能卓越、稳定可靠、高扩展性等优势,该产品适合大语言模式训练推理、微调、多节点互联组成集群、HPC、面向全行业信创市场,智算中心、数据中心、电信、金融、教育、能源,以及其他行业市场。
06
中望三维工业设计软件(白金版)V1.0
中望隆迪(上海)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自主Overdrive混合建模内核,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支持参数化与直接建模混合操作,兼容20万+组件级装配设计,处理速度提升50%,在复杂曲面连续性(G3级)上更优,获中国版权金奖。
IPX 2.0带参转换技术,国际主流水平,支持SolidWorks/Creo等格式90%+特征级转换,许继电气案例显示历史数据复用效率超30%,解决跨国企业设计资产迁移难题。
二三维联动功能,国内首创,3D模型变更后2D图纸更新效率提升百倍(8小时→3分钟),减少70%重复操作,东华机械注塑机设计验证其价值。
CAx一体化闭环,国内领先,集成PHOENICS流体引擎,结构仿真求解效率提升5倍,模具加工编程效率提升 300%,库卡机器人应用中加工精度提升50%。
07
羽刃AI工业操作系统
东莞市云雀科技有限公司
羽刃AI工业操作是一个集工业自动化、流程自动化、AI智能体、低代码能力的工业操作系统,它具备如下产品创新点:
1.架构创新:网络直连,重构物联网架构
突破传统依赖网关的多层架构,采用网络直连设备模式,通过有线网络直接连接产线设备,免除中间网关环节,减少节点干扰,提升稳定性。
不捆绑硬件,仅通过软件解决设备联网,降低部署成本与复杂度,且无需改造设备 PLC,可快速复制部署。
2.能力创新:低代码与 AI 融合,打破技术壁垒
融合低代码开发、流程自动化等,实现数据采集、看板搭建到应用开发全流程低代码,用户无需专业编程即可快速上手。
具备强大业务编排引擎,支持 “拖拉拽” 式编排复杂逻辑,80% 产线需求可由自动化工程师自主完成,结合 AI 能应对更复杂需求,减少定制成本。
3. 采集创新:全量数据融合,解决 “采而不用”
采集范围广,涵盖 PLC、大型设备、数据库、文件、系统等全类型数据,覆盖生产全链路。
无采集点位限制,单台设备可采集 1000 + 点位且可扩展,支持数据即时结构化处理与标签化,内置边缘计算能力,能实时响应现场复杂需求。
4. 应用创新:超级平台与生态部署,适配全场景
构建超级应用平台,用户可自主开发应用,配套应用市场提供成熟解决方案,支持定制化,实现 “无限场景扩展”。
支持本地化部署保障数据安全,网络通道打通后可自由增减采集点,适应企业不同阶段需求。
5. 稳定性与协同创新:全链路自愈与联动
硬件链路短,网络或通道故障时即时通知负责人,支持节点自动暂停、离线重启等自愈能力,减少停机时间。
打破信息孤岛,实现上层系统与设备联动控制,通过可视化工具呈现关键数据,辅助决策优化。
08
实时模型驱动机器人离/在线复合编程软件平台
苏州数设科技有限公司
图源:数设科技
INSOFROBOT机器人离/在线复合自动化编程平台,精准匹配小批量、多批次生产场景的柔性化编程需求。基于统一架构,该平台为机器人工作站与多轴数控机床提供全流程虚拟调试解决方案,具备全域可达性仿真能力,可实现从数模到加工的一体化闭环处理,有效简化工作流程,显著提升自动化生产线的部署效率与灵活性,广泛应用于激光切割、焊接、包带、折弯、弯管等柔性制造场景。
在试验/检测领域,INSOFTEST试验/检测综合管控平台作为行业引领者,针对性解决行业复杂试验系统数字化升级需求。平台以试验流程为主线,构建贯穿设计、准备、实施、分析全链条的智能管控体系,借助可视化技术直观呈现检测全貌;通过设备、流程、数据的量化管理,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助力实现复杂装备试验/检测平台化智能管控与试验数据价值挖掘。
09
德沃克OBF智能工厂
浙江中之杰智能系统有限公司
德沃克OBF智能工厂的核心突破在于“生产过程软硬一体化动态控制”的独创技术,摒弃传统串联式集成路线,率先实现软件与硬件底层融合、业务与执行无缝协同、自动与手动灵活切换,破解离散制造现场的“最后1米”执行难题。
图源:数智化中之杰
最亮眼的创新则是中之杰智能的德沃克X-Agent工业智能体系列:融合智能体系列(小沃问数、小沃智库等)、决策智能体系列(AI老厂长、AI品控卫士、AI设备管家等)、协作智能体系列(AI水蜘蛛、OBF岛式生产智能体等)。X-Agent工业智能体系列以德沃克OBF智能工厂解决方案为基石,融入LLM大模型、垂类本体OAG,联动工业机器人、自动化产线等智能化设备,构建了智能工厂的“具身智能引擎”,形成了全局感知、精准分析、智能决策、自主执行的协同闭环,助力企业实现从原材料卸货到成品出库的全局柔性智能化。这意味着制造模式从经验依赖,迈入了智能自驱的新轨道。
10
基于AI大模型的智能化工业互联网平台解决方案
上海才匠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图源:才匠智能
该平台深度融合工业知识与大模型能力,实现生产调度、设备运维、质量管控等多环节的智能决策与自主优化,已为多家制造企业实现提效降本与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可靠支撑。
才匠智能的“AI+智能制造全新解决方案”,以工业互联网为基座、AI大模型为引擎,不仅能够高效适配多种工业场景,支持快速部署与灵活扩展,还通过自然语言交互大幅度降低工业数据使用门槛,借助持续自主学习与反馈机制不断优化生产决策准确性。
目前,公司已经积累了新材料、电子、机械加工、纺织、稀土永磁、食品加工、芯片设计制造、注塑等多行业多领域的解决方案及应用案例,成为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重要助推器。
图源:才匠智能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ICTS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应用展
咨询详情:
徐女士
amigo_
周先生
邱女士
第26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
2026年10月12日-16日
展会咨询
![]() |
![]() |
![]() |
![]() |
世展网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 |
销售客服 |
门票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