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冬季保供,从来都是做最坏的打算,做最好的准备!
来源:澎湃新闻等
地球生病了,导致整个系统出现紊乱,极端天气频繁、交替出现。
刚刚过去的盛夏,我们经历了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温度的夏天。区域性高温事件持续79天,覆盖范围超过500万平方公里,有23个省份出现40摄氏度以上高温。
不仅是我国,中亚诸国、南亚诸国、西亚诸国、西欧北欧和南欧诸国、美国、格陵兰等也都出现了破纪录的极端高温,而且强度都非常大,像伊朗的53.6度,葡萄牙的47度,英国的40.3度,挪威北极圈内的32.5度以及芬兰的31.7度,都是有气象观测以来仅见的数据。
炎热刚过,极寒很可能即将来临。
每年进入秋天,北极开始降温。本周的天气预报表明,北极冷空气将提前席卷西欧,这将首次考验欧洲人民是否愿意推迟开启供暖系统以节省能源和减轻家庭预算。
英国气象局表示:“伦敦的气温将比平均水平低5摄氏度,9月27日一夜之间降至6.5摄氏度,强烈的北风将加剧寒冷的感觉。在德国法兰克福,28日气温将比正常水平低3.5摄氏度,而法国和西班牙将看到温度低于季节性标准3-4度。
不仅仅欧洲,中国也面临同样的问题。
这个国庆后几天寒潮来袭,以北京为例,气温比去年低5摄氏度。
刚刚,中央气象局新闻发布会对于今年三重“拉尼娜”叠加,是否会是罕见寒冬给出了解答,虽然未直接给出明确答案,但其中隐隐已有很重的担忧之意:
“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1986年以来暖冬出现的频率增加。发生“拉尼娜”事件后的冬季,有气温偏低的年份出现,冬季气温异常的主要特征为:全国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尤其是华北北部、东北地区南部、华南大部、西南地区东部和北部、西北地区大部等地。需要关注的是,“拉尼娜”事件只是影响我国冬季气候的外强迫因子之一,我国冬季气候还受到北极海冰、欧亚积雪等因子的影响,同时大气系统内部自然变率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当然也可以认为是国庆凑巧来了寒潮,不过地球气温不断突破极限的趋势似乎已经成形了。
温室效应和环境破坏,导致整个地球自循环系统不断损坏,气候临界点不断突破。
德国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近期刊登在《科学》杂志上的一项重要研究显示,迄今为止人类活动导致全球气温上升1.1摄氏度,由此引发的气候危机已经令世界濒临5个“灾难性”临界点,其中包括格陵兰岛冰盖融化、北大西洋一条关键洋流崩溃、富含碳的永久冻土突然融化、拉布拉多海对流的崩溃以及热带珊瑚礁的大规模死亡。
气候临界点引发极端性气候现象增多,导致冬季风暴可能变得越来越强。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之下,如果人类没有“丝毫”的改变,那么未来将可能看到更多的极端性气候现象,并且强度、覆盖力度也将可能更强,这就是科学界给出的一个趋势。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北极的冰川冰雪融化,大量的冰水进入北冰洋,导致北冰洋的海水温度下降,当北冰洋和大西洋以及太平洋之间的温差变大之后,就会诱发大气环流加速,太平洋的暖湿气流北上会导致我国出现暴雨、海啸、飓风等极端灾害,北冰洋的冷空气南下则带来暴风雪和极端低温。
日媒:日本和马来西亚就紧急供应液化天然气达成协议
参考消息网9月30日报道据日本《日经亚洲》杂志网站30日报道,日本已与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签署合作备忘录,以在出现供应紧张等紧急事态时获得液化天然气。
日本经济产业省29日在液化天然气生产者-消费者会议上宣布了这一消息。马来西亚是全球最大天然气生产国之一,2021年在日本液化天然气进口中占比达13.6%,仅低于澳大利亚。
本文来源:天然气行业观察
0316-6062229
exhibition@chinalng.cc
2 峰会咨询0316-6062226
summit@chinalng.cc
3 媒体合作0316-6078377
info@chinalng.cc
4 官方网站www.chinalng.cc
往期回顾
◆第七届中国国际LNG&Gas峰会暨展览会圆满闭幕!◆盛大开幕 | 中国国际LNG&Gas峰会暨展览会如约而至![]() |
![]() |
![]() |
![]() |
世展网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 |
销售客服 |
门票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