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关键词 | 自主研发大丝束碳纤维 问世
共 1794 字 | 建议阅读时间 4 分钟
10月10日
我国首个
万吨级48K大丝束碳纤维工程
第一套国产线
在中国石化上海石化碳纤维产业基地
投料开车
并生产出合格产品
产品性能媲美国外同级别产品
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为什么叫它“48K黑金”?
在碳纤维行业内通常将每束碳纤维根数大于4.8万根(简称48K)的称为大丝束碳纤维“新材料之王”有什么神奇之处?
大丝束碳纤维性能优越,被称为“新材料之王”“黑黄金”。上海石化研发生产的大丝束碳纤维,是一种含碳量在95%以上的高强度新型纤维材料。其力学性能优异,比重不到钢的四分之一,强度却是钢的7至9倍,并且还具有耐腐蚀的特性。碳纤维可以用在什么地方?
“新材料之王”应用场景广泛,如风能、太阳能、高铁动车、飞机部件等。
生活中也处处有大丝束碳纤维的身影:
除了汽车部件,还有旅行箱、护膝、船桨、氧气瓶......
碳纤维发展,难点在哪?
长期以来,中国的碳纤维发展主要是在小丝束碳纤维方面实现了突破,但是由于小丝束碳纤维成本高,影响了下游企业应用碳纤维的积极性。“飞扬”外壳为碳纤维复合材料▲
全球,谁能生产大丝束碳纤维?
针对大丝束特点自行设计制造国产化生产线,中国石化树立了我国碳纤维建设史上的里程碑。碳纤维技术有着森严的技术壁垒,中国石化是国内第一家、全球第四家掌握大丝束碳纤维的企业。中国石化集中各种资源,奋力攻克碳纤维关键核心技术,顶层设计,大兵团组织上海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上海工程公司、国内知名设备制造企业等,并在上海市委和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联合北京化工大学、复旦大学等10余家高校、科研院所、企业,走出了一条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协同创新之路,于在2018年取得技术重大突破,成功试制出48K大丝束碳纤维,并贯通工艺全流程。经过十余年努力,我国碳纤维实现了从12K到48K的重大突破,成功实现研发生产技术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截至目前,中国石化已累计拥有碳纤维相关专利251项、碳纤维复合材料专利46项,专利排名国内第一、世界第三。未来,中国石化怎么干?
中国石化既是大丝束碳纤维的研发和生产企业也是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研发和应用企业在未来的碳纤维产业发展中中国石化将在科研方面继续加大投入产业方面加快布局机制体制方面深化创新应用场景全面推广同时,坚持走自己的道路做自己的特色产品来源:中国石化
免责声明: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我们对文中观点持中立态度,本文仅供参考、交流。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和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本书介绍了碳纤维的结构性能特点和制备工艺,不仅适合从事炭材料、纤维材料生产与研究的技术人员参考,也适于环保、能源、化工、石油等领域中的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及高校师生阅读与参考。
感兴趣的童鞋可扫描图中二维码进行购买:
化信书局还有各种石化行业专业书籍,满足各个领域读者的需求,感兴趣的童鞋可以进店选购:
![]() |
![]() |
![]() |
![]() |
世展网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 |
销售客服 |
门票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