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精细化工企业的溶剂分离多用采用蒸馏的方式回收物料,绝大多数蒸馏物料具有易燃、易爆、有毒等特性,蒸馏过程往往又伴随着温度和压力的变化。因此,蒸馏系统可能存在火灾、爆炸、中毒和灼烫等安全风险。历史上也曾发生过事故,如:
2020年11月17日,国内一家危化品企业在物料常压蒸馏釜(R302)蒸馏后,转入减压蒸馏釜(R303)继续蒸馏,操作工在取样前,本应先关闭真空阀,降温,再通入氮气置换内部气体,停止搅拌再放空;但其未待减压蒸馏釜(R303)降温、通入氮气,就错误地先打开放空阀,导致蒸馏釜中进入大量空气,使得蒸馏釜中爆炸性气体浓度达到了爆炸极限,在氧气、高热和易爆性化合物都存在的条件下发生爆炸,造成3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1000余万元的事故。
笔者所在的专家组在一次安全诊断中,发现有一家精细化工企业装置现场,减压塔前配置了一奇怪的阀组,在塔顶回流管道上设置一调节阀、阻火器和管帽。“是排液口?但未接入密闭接收系统;是塔顶放空?但未接入放空系统。这是什么“法宝”?有何作用?”笔者询问现场岗位人员。操作人员支支吾吾,说不清楚其用途。在笔者一再追问下,企业技术人员解释,“由于批量生产,减压塔时常停工,该阀组主要用于停工时平衡塔内压力。原来是减压塔停工时,采用该阀组,往塔内通空气破真空。”无独有偶,在重氮化工艺专项指导服务过程,笔者所在的专家组也发现部分危化品企业重氮化工艺后续处理工段的溶剂蒸馏系统也存在通入空气破真空的现象。
这一现象的背后,基于部分企业认为减压蒸馏系统压力不高,温度也相对较低,主观认为通入空气风险不大,且成本低。但他们未意识到减压蒸馏系统的操作温度基本在100℃以上,塔(釜)内油气聚积,空气进入,极易形成爆炸性气体,一旦存在着火源,就会引发爆炸着火事故,这种采用空气破真空的方式,无异于是“招祸”。
因此,对于精细化工企业的减压蒸馏系统,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重防范安全风险:
一防物料超温分解。精细化工企业的减压蒸馏物料复杂,设置蒸馏回收系统前,要充分对物料进行分析,掌握物料特性,合理制定工艺指标,设置温度报警值和联锁值。
二防持续加温,温度失控。蒸馏系统由于温升压力超高,若释放不及时,极易造成蒸馏塔(釜)爆炸着火,应设置加温热源的紧急切断阀和控制阀。
三防真空系统故障,造成塔顶压力的波动。部分企业认为减压蒸馏塔(釜)配置有抽真空系统,处于负压下操作,危险性不大。若生产操作管控松懈,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置真空系统故障,易造成塔(釜)超压。应设置减压蒸馏塔(釜)真空度低限报警,真空度降低致使温度升高而造成物料有爆炸危险的,设置真空度低低联锁紧急切断加热物料。
四防烧干蒸馏釜。应配置蒸馏塔(釜)液位检测仪表,设置液位报警及相关联锁,防止蒸馏釜液位过低,烧干蒸馏釜,引发事故。
五防减压塔(釜)内进入空气,形成爆炸性气体。由于塔(釜)内为负压,减压塔(釜)壁腐蚀穿孔易造成空气漏入系统内,再有由于温度造成的热胀冷缩和安装过程的失误而产生的法兰接口泄漏,也会造成空气漏入系统。因此企业要抓好减压塔(釜)设备的维护保养,法兰接口的安装验收,特别是间隙操作,投料后法兰接口的检查,防止生产过程中漏入空气。尤其是对于停工或进行压力平衡时,应采用惰性气体(如氮气)“破真空”,而不是通入空气。
因此,加强减压蒸馏环节的风险防范,对于提升精细化工企业的安全水平极其重要。
来源: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
编辑:安安
![]() |
![]() |
![]() |
![]() |
世展网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 |
销售客服 |
门票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