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题目
基于引射器的双温蒸发CO2热泵系统性能分析
作者
李小燕1 代宝民2 滑雪1 刘晨2 刘圣春2
单位
1 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
2天津商业大学 天津市制冷技术重点实验室
摘要 采用高效的热泵系统替代常规锅炉是实现“双碳”目标的有效措施。本文提出采用引射器实现双温蒸发的CO2热泵系统,以实现余热梯级利用和高效制热。通过窄点分析法,建立了基本CO2系统、CO2引射器系统、双温蒸发CO2引射系统的热力学模型,发现双温蒸发系统存在最优排气压力及最大COP。基于最优工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热泵热水器名义工况下,双蒸 发器系统COP最高达4.84,比基本CO2热泵系统提高了9.88%。双温蒸发过程可显著降低吸热过程中的换热不可逆损失,双温蒸发系统蒸发器侧的不可逆性能指数为1.51,比基本CO2和带有引射器的常规CO2系统降低了 24.50%。关键词 热泵系统;CO2;引射器;温度匹配;双温蒸发;不可逆损失图文导读 提高热泵系统的能效是实现“双碳”目标的有效途径 。对于供热及工业应用领域,运用高温热泵可将30~60 ℃的余热加热至80~100 ℃ ,在节能效果及环保效果方面均优于常规电锅炉或燃煤、燃气锅炉,是一种高效的能源利用方式。2021年9月15日起,《〈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基加利修正案》对我国已正式生效,然而目前市场上大多数热泵系统均采用GWP较高的工质。因此,采用低GWP的环境友好工质是未来热泵系统发展的必然选择,其中自然工质CO2因其优良的环保特性和热物性受到广泛关注。本文构建了带引射器的CO2双温蒸发热泵系统的热力学模型,并对其性能进行了分析,为CO2热泵系统的性能优化提供理论参考。图1所示为基本CO2热泵系统(Base)。CO2从蒸发器出口以干饱和蒸气状态(状态点1)进入压缩机,压缩到过热蒸气(1-2)。然后进入气体冷却器, CO2在气体冷却器内与换热流体(水或空气)进行换热(2-3)。CO2从气体冷却器流出后直接进入节流阀,成为两相流体(3-4),最后流入蒸发器(4-1),并从有限热容热源流体(通常为水或空气)吸收热量, 完成循环。图2所示为带引射器的常规CO2热泵系统(Ej-Evap1)。系统仅配置一个蒸发器,从气体冷却器流出的CO2一次流体进入引射器加速降压(3-4),可将从蒸发器流出的二次流体引射吸入(9-4),在混合段内(4-5)混合后,经过扩散段(5-6)从引射器的出口排出变为气液两相流体,随后进入气液分离器进行分离,饱和液(6-7)在节流阀内节流降压后(7-8)进入蒸发器(8-9),并从热源吸收热量,饱和气体(6-1)被吸入压缩机。
图3所示为带引射器的双温蒸发CO2热泵系统 (Ej-Evap2),从气体冷却器流出的CO2流体分为两股,其中一股流入节流阀(3-4),节流后进入低温级蒸发器,蒸发吸热变为饱和气体(4-5),另一股进入引射器一次流进口(3-6),引射从低温蒸发器流出的二次流(5-6),两股流体经由引射器(6-8)进入高温级蒸发器继续吸热至状态点1(8-1),依次进入由压缩机(1-2)和气体冷却器(2-3) 后完成循环。热源流体依次流过高温级和低温级蒸发器,热源流体被连续梯级冷却。
以上3个系统的COP随排气压力的变化如图5所示。由图5可知,COP 先线性迅速增加后缓慢降低,在某一排气压力下COP达到最大值。对于Ej-Evap2,当排气压力为9.87MPa时,取得COP最大值为4.84,该最大COP下的排气压力称为最优排气压力。通过对比可知,虽然Ej-Evap2的最优排气压力高于其他两个系统,但COP也显著高于其他两个系统,与Base系统相比,其最大COP提升率高达9.88%。且即使同处于Base系统达到最优排气压力9.67MPa时的压力条件下,Ej-Evap1与 Ej-Evap2系统的COP依然高于Base,引射器与双温蒸发器的引入可显著提升系统的性能。
图6所示为 Ej-Evap2 系统制热量和压缩机功耗随排气压力的变化。由图6可知,COP呈现上述变化趋势的原因是:制热量Qh随排气压力的升高先急剧线性增加,达到最优排气压力后陡然增加缓慢,而压缩机功耗W随排气压力的升高缓慢上升,最终导致COP先急剧上升至最大值再缓慢降低。
Ej-Evap1和Ej-Evap2的升压比和引射率如图10所示。由图10可知,升压比和引射率均随热沉侧出口温度的增加而增加,Ej-Evap2的升压比始终高于Ej-Evap1,当热源侧进口温度为30 ℃,热沉侧出口温度为100 ℃时,Ej-Evap2的升压比最高为1.21,比Ej-Evap1高 7.90%。而Ej-Evap1 引射率始终高于Ej-Evap2,上述工况下Ej-Evap1引射率最大达到0.86, 比 Ej-Evap2提升45.85%。此外,对于带引射器的系统,当二次流进口压力不变时,吸气压力与升压比有关,升压比越大,吸气压力越高。
图11所示为不同系统的工质与换热流体的温度匹配情况。阴影部分表示由传热温差引起的不可逆损失,包括窄点不可逆损失(ED,pinch )和流体不可逆损失(ED,fluid ),根据 π 的定义,其值越接近于1表示热配性能越好 。由图11可知,通过引入双温蒸发, 蒸发器的换热匹配可得到显著改善, Base和 Ej-Evap1的不可逆性能指数πsource高达2.00, 而Ej-Evap2 只有1.51。3种系统气体冷却器侧的热匹配性均优于蒸发器侧,这得益于 CO2工质超临界放热 过程较大的温度滑移的特性。且对于双温蒸发系统, 气体冷却器侧的换热匹配情况最好,Base 系统气体冷却器侧的不可逆性能指数 πsink 最大达1.65,而Ej- Evap2系统气体冷却器侧的不可逆性能指数 πsink 最小只有1.52。综合考虑两方面性能,Ej-Evap2系统的总热匹配性能最好,为 3.03,其不可逆指数πtot比Base系统降低16.99%。
结论
本文建立了基于引射器的双温蒸发CO2热泵系统的模型,并进行了优化分析。从能效和换热匹配等方面与基本CO2热泵系统进行对比,得到如下结论: 1)3种系统的COP均随排气压力的增加先升高再缓慢下降,存在最佳排气压力及最大的COP。 2)在热泵热水器名义工况下,双蒸发器系统(Ej-Evap2)COP最高达4.84,比Base和Ej-Evap1分别提升9.88%和2.32%。 3)CO2热泵系统引入引射器后,排气温度可显著降低。当热水出口温度为100 ℃时,相对Base系统, Ej-Evap1 和 Ej-Evap2系统的排气温度分别降低4.45 ℃和4.47 ℃ 。 4)引入双温蒸发系统的换热匹配可显著得到改善,尤其是蒸发器侧,Base和Ej-Evap1的不可逆性能指数πsource高达2.00,而 Ej-Evap2 只有1.51。(扫码获取全文)
![]() |
![]() |
![]() |
![]() |
世展网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 |
销售客服 |
门票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