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在食品企业接受的不同类型审核,食品企业供应商审核通用表格分享!

来源:世展网 分类:食品行业资讯 2023-04-03 08:00 阅读:*****
分享:

2026年世界食品(深圳)博览会Anuga Select China

2026-04-27-04-29

距离296
食品行业岗位技能证书化培训食品伙伴网专业服务

今日话题

聊聊食品厂不同类型的审核

食品论坛坛友 s123lfa0:

    在食品论坛的各位坛友都是食品行业的专业人士居多,相信大家对食品厂不同类型的审核或多或少都有所接触。国内比较常见的审核以二方审核(供应商审核)和三方审核(获取认证证书)为主,部分大型集团公司也有自己的内部审核和稽核(一方审核),对于政府主导的例行检查和飞行检查最近几年较为普遍;我呢由于工作际遇原因有幸参加了各种类型的审核,故在这里想跟大家聊聊不同审核类型的关注点和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供大家参考,也欢迎大家共同探讨和进步。

    首先来说说二方审核(常见于供应商审核/委托审核)——这个类型大家其实讨论的比较多,也非常的常见,尤其是现在稍微具备点规模的企业对于供应链把握能力的需求和食品安全的关注提升,都不可避免的涉及对供应商的审核;同时呢,这也是审核内容最多变,要求杂乱无章,让人眼花缭乱的一类审核。为什么会导致这样的情况呢?其实这是由于审核主体多这个原因导致的。比如我曾经参与过对一家酱油、醋生产企业的不同委托方的二方审核,由于委托方来自三个实体企业/机构,审核的要求差异非常大,比如类似阿里等知名电商的二方审核要求,对于知识产权的关注内容相对较多,因为其需要有稳定可靠的供货来源,不希望牵扯到相应的纠纷之中。对于其它大型食品企业的二方审核来说,关注点则是常规的食品安全方面的内容较多,只是不同的企业关注的点和详略程度不同。所以对于二方审核来说,实施的人员应尽量提前获取相应的审核材料,熟悉条款要求,尽量提前标记不常见条款,避免审核过程中的遗漏和审核的有效性。而对于接受二方审核的企业来说,除了做好日常的管理工作外,应提前接洽和了解您的客户的审核需求,也就是他的诉求是什么,当然由于大部分审核都不会提前提供审核内容,但是由于这些委托方本身就具备一定的规模和实施了不少的二方审核,在网上搜索到相应的内容还是比较容易的。同时对于接受审核的企业来说,现场和实施审核人员的有效性沟通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二方审核的条款都是委托方设计/确认的,故也有存在不合理和不适用的情况,所以合理的探讨交流和抗辩是非常有必要的,有利于工厂方获得相对好的审核结果。

    其次来说说现在很多企业面临的政府检查/飞检审核——目前很多企业都可能一年会遭遇几次到十几次的政府检查,飞检相对来说有次数限制,不会那么多,但是由于都是政府行为,故合在一起说了。就拿楼主所在城市来说,现在有区级、市级、省级专项检查和国家级飞行检查任务等各类检查。曾经造成了我对一家保健品企业在不到半年时间里就对他检查了三次的极端情况出现。其实这类检查任务相对来说就是程序化要求较多,检查内容以法律法规规定条款内容为主,或多或少增加点地方要求。对于实施检查人员来说,一般都以检查条款内容直白理解为主,很少有延伸和跨越审核的情况出现,除非这个情况也是法规的要求,比如保健食品的共线问题。楼主在起初参加省局检查任务时候就对这个要求把握度不足,提出了很多扩展延伸的要求,企业也认可,但是最后省局上报材料汇总时候领导要求删除,导致材料返工的情况,浪费了个人和企业的不少时间,因为修改起来涉及企业需要盖公章问题,也非常的麻烦。所以对于此类实施任务的实施,一般都是以审核细则和条款为主,符合性以“有”“无”为主,而不应过多延伸到有效性方面(除非条款有要求)。对于被检查企业来说,其实是比较容易应付的,由于行政化要求和程序化要求较多,实际现场实施检查的时候往往相对较短,检查内容条款也是符合性为主,扩展延伸的较少,企业做好自身的日常工作,应付起来绰绰有余的了。当然其实这类检查里面还有一些体系检查任务也是非常的细化和要求比较高的,但是一般此类检查的初衷是摸底和辅导提升为主,很多会涉及处罚,故面对此类检查的时候,企业秉持着学习的态度交流,一般来说也是没有问题的。而对于我前面说的行政类飞行检查来说的话,往往涉及到行政处罚类的结果,所以对于现场开具的不符合项一定要仔细确认和权衡,以免导致严重的结果和无法关闭情况影响企业的实际经营;我曾经就遇到过一家企业现场没有提出异议,签字盖章后,政府职能部门下达了停业整顿通知书后又去反馈现场实际情况不是报告描述情况的案例,一般此类情况是无法改变的,因为执法部分的人员都是以白纸黑字盖章的内容为准的。

    然后再来说说三方审核(认证审核),其实相对于其它的审核,三方的认证就检查的标准来说是最清晰和能提前预知的,因为认证必然有相应的依据,标准是可以下载学习的。必然常见的质量、食品安全、HACCP体系认证,都有对应的国标。作为三方认证唯一比较让人头疼的地方就是不同的审核人员对标准的理解不尽相同,而且因为目前推崇的持续改进的存在,就导致了可以无限的延伸和扩展。往往就可能导致很多时候审核的要求可能过于的拔高,与企业目前的实际运营情况不太吻合的现象;但是由于本身这类认证是自愿性认证,一般老师也不会故意的刁难,也还是比较好沟通解决。就审核人员应具备的具备素质而言,个人觉得首先是对标准的理解应该做到条理清晰,逻辑缜密,前后吻合和基于企业实际,因为标准本身有说明标准是契合于所有的组织采用的,基于PDCA而推动组织进行持续改进,对于基础条件相对差一些的企业应首先让体系良好运行起来,具备体系要求的各要素,能多从管理上帮助企业提升生产经营状况,避免重大的风险和减少损失;而对于规模较大,体系成熟度高的企业应多从体系运行的有效性、系统性、流畅性、风险防控能力等方面予以关注。就目前而言,楼主所在的西部地区较为推崇BRC和FSSC认证,很多企业都上马,其实部分企业对于标准的条款理解、人员意识、基础设施设备的落差都还是比较大的,就我个人理解而言,这些标准也就是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升级版,基础还是得落脚到日常的基础管理水平,只有做好了日常的管理,才能更进一步,做好更高层次的管理;如果一味的追求高水平管理,而脱离了企业实际生产经营管理水平,至少在管理上还是可能会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的。当然对于企业来说,很多时候如果是甲方企业的硬性要求,关系到是否供货/上架之类的话,还是有必要集中精力短时间突破的。落脚点可以从体系文件的编制,日常管理的系统化,记录的完善性等方面入手;论坛这些方面的帖子非常多,故不赘述,但是个人觉得还是应该不生搬硬套别人的东西,最好参考别人的体系架构,也就是体系文件层级的东西,融入自己日常作业的制度和记录,这样更好的符合体系的要求,也便于日常管理的落实和执行。

    最后谈谈其它类型的审核吧,常见的内部审核,有自己审自己公司的审核,也有集团的交叉审核,其实这个相对而言还是比较好理解和应对的,都是企业内部的东西,只是如何做到有效性这点需要更多的思考,其实内部审核除了关注系统性以外,更重要的是结合企业自身管理过程中的数据经验和经验值,设计一些针对企业自身的检查项目,楼主曾经也做过半年的体系专员,针对体系检查表的设计就应该关注企业历史的生产品质异常数据,客诉数据,重大专案数据等,还有各类会议涉及体系部分的决议等,都是检查应该首先考虑的关键项目;其次还应关注舆论热点、政策法规的调整等情况,做到更有针对性。然后其实还有很多各种各样的委托审核/检查任务,其实都跟二方很类似,都是基于委托的要求,只是很多特殊的委托方的要求是非常独特的,比如楼主曾经遇到过各类食品/餐饮取证前的预审核,资产厂房抵押的评估、政府监督抽检不合格整改后的验证审核等,都是为了特殊的目的实施的一个检查任务而已,相对来说,目的性强,操作难度低,只是风险相对大罢了。

    胡言乱语说了这么多,其实还是应该回归审核的本质,审核就是通过收集可追溯和可复现的与审核准则相关的事实数据来形成审核证据,并依据准则形成客观评价,并参照审核的目的形成审核结论;在日常的审核活动中,只要秉持着这个基本的原则,我觉得就是一次成功的审核;无论对于审核的实施方还是受审方。

网友讨论

老破孩_zBRC标准的优点是条款内容,更容易懂,虽然翻译过来的有的不是太通顺。缺点就是和企业以前的9001/HACCP体系,文件兼容性差。不论采用哪种体系,日常基础管理,权责划分、沟通、程序化工作执行更重要,日常执行,把体系要求细化到具体的区域、班组与个人,上一级管理人员/QC复核,基本上问题就不大里。怕的就是步子大了扯着淡,一知半解的瞎搞,然后出现个异常就要按自己的老路子瞎来。s123lfa0赞同,其实国外的标准感觉都是很细化的,理解起来难度不大,但是要实实在在做好,还是比较难的。濛之羽有一个子公司,上了BRC审核,虽然也通过了,但在我看来,完全就是“空有其表”,甚至其对于22000要求的风险识别和危害控制都是漏洞百出,这样的体系仅仅就是个证而已。Conan666我们过FSSC时检察官就是在跟我们聊天扯淡,现场和文件慢慢看看,只要没有大问题就不会不让你过,不过的话,找别的家认证,他们才不会舍弃财主呢。过Halal时,也是简单转转现场,看看文件,然后就想让我们给他们介绍客户好让他们来认证赚钱,天下乌鸦一般黑。s123lfa0你都说了没有大问题的肯定会过的,这个是前提条件啊。如果有大问题,肯定是不得让你过的,体系的目的就是持续改进,并不是第一次就要达到别人无法企及的地步呀feng4321不同的和尚,经书念出来不一样s123lfa0说的在理,其实这是行业最大的不确定性,所以相对规范的作业指导书,遴选合格的审核组组长以及定期的培训等就显得比较重要了。

食品企业供应商审核通用表单

 目录

首页

签到表

审核表

改善措施

反馈单

审核条款
序列审核要求级别满分得分审核描述
 1、质量管理和保证100.0
1.1经营管理者对企业经营有诚信的理念与对食品安全的方针或承诺和目标,公司要承担生产合法产品的义务和履行对顾客的责任,包括对评审和持续改进的承诺;公司的最高层管理者应确保方针和目标传达到所有与产品安全性,合法性和质量所有相关的员工。(没有方针或承诺的可直接定为D级)关键项30
1.2具有合法的营业执照和其他相关法规要求的证件,并是最新更新的(请审核员对原件拍照入报告),且没有产品分包的行为。(失效或没有合法的营业执照和其他相关法规要求的证件时,无论最终审核结果如何只评为E级)关键项30
1.3明确食品安全管理组织结构,设有质量管理(QC)或者质量保证(QA)部门,并明确QA、QC工作职责与资质要求(证书)。质量部门的所属合理(没有的视实际质量和安全管理程度评为C级或D级,不合理的直接定为D级)关键项30
1.4通过食品安全相关体系的认证(HACCP/ISO 22000/ IFS/ BRC/ SQF/ AIB/FSSC22000)或者食品质量管理体系ISO9000。(如有请详细记录)基础项20
1.5工厂制定书面的文件管理制度和记录管理制定并严格执行。关键项30
1.6工厂制定书面的原辅/物料(含食品添加剂)及产品的追溯管理程序,有进行原物料的溯源和源头的索证,资料收集完善,验收(货)记录完整。(没有做到的视实际质量和安全程度评为C级或D级)关键项30
1.7原辅料的标准和规格明确且与配料表的内容一致,食品添加剂的正确使用,配料用量和记录完整;执行原辅料的风险评估并留有记录。(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有问题的直接评为D级,不一致的直接定为E级)关键项30
1.8工厂制定书面的过敏原、辐照、转基因和反式脂肪酸食品的控制程序及在产品包装上的标示要求,且严格执行,并能提供相关的产品检测报告。关键项30
1.9工厂制定书面的供应商(原辅料、助剂和包材)审核管理办法,有进行年度的供应商审核,并有可执行的合格供应商清单;新厂商及新原辅料按照程序批准后使用,并留有相关的记录。基础项20
1.10工厂制定书面的产品召回程序及应急预案,有完整的实际或模拟的回收和应急响应方案;回收产品的处理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关键项30
1.11工厂制定月度员工培训计划,如个人卫生及食品安全和卫生等全方面的培训,并有培训记录。基础项20
1.12工厂有书面的易碎品控制程序和异物控制程序并严格执行,有基于风险评估的频率检查会造成异物的状况记录和详细清单,并确保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或屏蔽保护。关键项30
1.13工厂有完整的安保(食品防护)管理程序,并严格执行和记录。关键项30
1.14工厂建立化学品控制程序,所有使用的化学品均有物料安全数据表(MSDS),化学品也得到妥善保存和管理。基础项20
1.15关于外部机构的审核和内部定期审核,在检查中的不符合项目,工厂有纠正所有不符合项并依照改善期限完成。基础项20
2、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HACCP)/食品安全体系100.0
2.1建立书面的HACCP体系或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基础项20
2.2设有HACCP或食品安全小组,如果没有HACCP或食品安全小组,则有负责质量和安全的管理者代表。基础项20
2.3工厂对所有的原料、辅料、助剂、包材和加工过程进行了危害分析,有完整的原物料和成品的说明(描述)。关键项30
2.4工厂有书面的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或者前提方案,并落实执行。基础项20
2.5工厂根据HACCP计划或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对所有的CCP制定了监控程序并实施有效监控。基础项20
2.6HACCP计划或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是建立在危害分析或风险评估基础上。 基础项20
2.7对所有关键控制点(CCP)进行了正确识别、以文件形式记录并真实执行监控。基础项20
2.8对所有关键控制点的关键限值与监视程序进行了正确识别、以文件形式记录并真实执行监控。基础项20
2.9是否对所有的质量控制点和关键控制点纠正措施都进行了正确识别、纠正措施的落实,并以文件形式记录并真实执行。基础项20
2.10用现成可用的支持性文件或程序文件对HACCP计划或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进行确认和验证。基础项20
2.11对HACCP计划/食品安全或者质量管理体系每年至少一次进行内部审核,现场验证所有的改善是有效的。基础项20
2.12对HACCP计划/食品安全或者质量管理体系每年进行一次管理评审,当过程变化时同时进行评审,现场验证所有的改善是有效的。基础项20
2.13工厂内没有发现有立即违反食品安全的现象,过去曾经发生过的也已经得到彻底的改善。关键项30
3、场地维护和保养50.0
3.1工厂选址合理,周边无污染源。基础项20
3.2工厂内的建筑物、绿化带、道路等维护良好,无裸露的泥土和积水等。基础项20
3.3所有的垃圾和其它确定销毁的原料有放在有盖的容器中,并指定地点存放,定时清理;废弃物品也存放在指定地点,远离生产车间。基础项20
3.4垃圾不会对食品造成潜在危害,并得到及时/定期清理和清洁。基础项20
3.5工厂对所有排水沟进行清洁并且盖好排水沟口,排水有过滤口且没有堵塞。基础项20
3.6车间内明确分开清洁区和非清洁区,中间有合理过度,人流物流走向合理,且都没有交叉污染的发生。基础项20
3.7有对产品或工艺用水的水样进行分析的程序,包括测试项目和限值(蒸汽和冰等比照执行);定期对水质进行抽样监测。( 必要时需符合GB5749-2006, 42项常规项目要求;完全没有水质的测试报告评为C级。)关键项30
4、设施和设备100.0
4.1生产车间的照明充足,所有灯具都装上了防护或防爆,碎装置。基础项20
4.2生产车间入口洗手消毒设施完备并能正常使用,并能阻止未经授权人员的进入。基础项20
4.3每处洗手设施都配备液体肥皂、消毒液和干手设施,并保持符合要求和随时可以使用的状态,洗手消毒设施须配备必要的洗手消毒说明;建议冬天洗手要有热水。基础项20
4.4各车间的窗口及入口没有直接对外敞开,天花板、地板、墙壁、通风孔和窗口等地方状态良好且密封。基础项20
4.5食品设备润滑剂和加工助剂是否都是食品级的,与食品接触的所有材料都必须要是合适的食品级的。基础项20
4.6各车间内、各冷藏库、各冷冻库内均设置温度计,温度计的位置合适且运行良好,必要时需配置湿度计,并都记录完整。基础项20
4.7工厂有所有测量设备和工器具(包括温度计和其它生产用到的测量测试设备)均有日常校正计划、频率和记录。基础项20
4.8有书面的设备预防维护保养程序,该程序包含所有设施设备,并使其处于良好卫生和运行状态。基础项20
4.9制定有机械设备的定期维修保养手册并有计划及执行记录。基础项20
4.10有完整的清洗消毒程序,清洁和消毒后用具存放在指定区域专用处,并保持清洁和卫生的状态,结果良好。基础项20
4.11工厂内有充分的通风设施以及空调设施,温湿度控制合理,有良好维护,且有定时的记录。基础项20
4.12工厂提供木制品管理制度,与食品直接接触的工具/器具无木质材质。基础项20
4.13木仓板禁止进入湿区。(工厂潮湿区域不得使用木质栈板)基础项20
4.14所有水管妥善放置并离开地面,避免食品、食品接触面和原料,半成品间的交叉污染。基础项20
4.15所有设备安装和设备及工器具表面利于维护和清洁。基础项20
4.16风淋室设置在适当的地方且功能正常,员工正确使用该设备。基础项20
5、清洁和消毒50.0
5.1明确规定设施设备及工器具和环境等的清洗消毒方法(如浓度,温度等...) 和频率的管理办法,并确实执行和记录;使用的化学品和清洁器具符合要求。基础项20
5.2工厂各清洁作业区域及非清洁作业区的清洁和卫生状态良好,并有每次的清洁工作和检查记录。基础项20
5.3工厂的天花板、地板、墙壁、通风管、窗户等区域及排水沟无发霉、结露、生锈和积尘积垢的现象。基础项20
5.4工厂有专用容器盛放不同原料、半成品和成品,有明确的区分,并定期进行清洗和消毒。基础项20
5.5有采用如标签或色码之类的管理制度以避免在设备和工具交叉污染发生并正确执行。基础项20
5.6对用于设备和工器具消毒的消毒剂浓度进行有效监控,有文件化的消毒剂浓度监控规定和记录,并有消毒效果的监控。基础项20
6、个人卫生50.0
6.1明确制定所有员工(包括拜访者)的书面卫生政策及卫生管理制度。基础项20
6.2用来存放私人物品的更衣室及厕所远离加工和储存区域,并符合管理要求。基础项20
6.3有明确的各项洗手消毒的要求和频率规定,员工严格遵守洗手、消毒的个人卫生制度,现场员工能正确洗手和消毒。基础项20
6.4现场员工遵守入室管理规定,正确戴帽子和口罩等个人卫生防护用品。基础项20
6.5现场员工衣着清洁,穿着无钮扣且上衣无口袋的工作服,工作鞋清洁,且不能离开工作区域。基础项20
6.6工厂每日巡检员工个人卫生,并保留检查记录和处理情况。基础项20
6.7工厂有书面的手套及个人卫生防护用品使用制度,有对手部受伤人员的管理规范(标识等),且严格地执行,确保使用食品级的手套。基础项20
6.8所有员工在生产现场不配戴首饰、手表、戒指、不染指甲和留长指甲等,不得在工作区域内使用手机。基础项20
6.9在加工区域或直接暴露产品或包装间工作的员工,无生病症状及裸露伤口;与即食食品或不经清洗即食用的食品有接触的员工必须戴手套操作。关键项30
6.10所有的人员进入车间前须进行自我申告,须确认员工开始工作之前的健康状态,并制定员工身体不适时的管理办法。基础项20
6.11定期对所有进入生产区域的员工进行健康检查,依照食品法规保留有效合规的(食品生产经营)健康证,没有或失效健康证的人员不得上岗。关键项30
7、原辅材料和包材验收100.0
7.1有书面的原辅料(含包材)验收,抽样、检验和放行等标准、规格和程序,并严格管理原料验收且留有记录。(没有关键原料验收标准,评为C级)关键项30
7.2食品原辅料和包材在接收时,依照验收标准和规格检查如到货温度(含车辆温度)及清洁度、保质期、包装、外观和标签等相关验收指标;验货人员配备必须的工具并能正确执行和完整记录。基础项20
7.3供应商能提供到货原辅材料和包材符合规格书等的对应生产日期的检测报告(COA)等验收报告,及各种必须的相关报告或证书,并有完整的记录留档。关键项30
7.4原辅材料和包材应有妥善保护与管理,避免于储放或加工过程中二次污染。基础项20
7.5有关原辅材料和包材的库存管理,含原物料标识和保质期控制;明确规定有效期管理方法并正确执行“先进先出”。基础项20
7.6明确原辅材料和产品的不合格品定义;其存放区域应做好标识且隔离放置和记录,严格执行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并记录。关键项30
8、储存50.0
8.1有独立的原辅物料库、半成品和成品库及暂存库;严格生熟(含直接食用的生食)分开;原料、半成品和成品不得混放导致交叉污染。基础项20
8.2对冷蔵/冷冻库的温度进行监控,冷藏/冻库的温度监控计远离通风口;冷蔵库(4℃以下)、冷冻库(-18℃以下),并有定期的监控记录。基础项20
8.3妥善控制冷蔵库、冷冻库和解冻库的容纳量(大约70%以下),解冻方法正确,并标识和记录完整。基础项20
8.4原辅料,半成品,产品及包材放置在洁净的容器或者货架上,不着地放置。基础项20
8.5化学品和食品添加剂须与产品和食品储存区域隔离单独储存;化学品存放应上锁,专人负责管理。基础项20
8.6工厂定期对储存区域包括冷藏/冷冻库房进行整理和清洁。基础项20
9、生产过程控制100.0
9.1工厂有明确的生产工艺及其相应的标准操作流程并严格执行。(工厂没有明确的生产工艺及其相应的标准操作流程评为D级。)关键项30
9.2工厂针对产品质量和加工过程的符合性按照规定进行检查,如首件检查等...并保留检查记录;半成品的规格或现场的看板明确。关键项30
9.3原物料拆箱后进入生产区域,内包装有标识(若脱离原始包装,需标示品名等),产品要全覆盖保护后在合适的温度条件下暂存;直接使用的食品原料在开包前需消毒,防止外部的污染。基础项20
9.4生产过程中各种物料的标识完整,有对开封原物料的管理;不得直接使用接近保质期的原物料(以最终产品过期日为准)。(有使用过期原物料直接定为E级)关键项30
9.5有生产记录,即使是再利用、再加工、返工的原料或产品也有生产记录并可以追溯,确保有问题时的跟踪改善并完成;对油的回用有有效控制。基础项20
9.6具有针对生产工艺和生产记录的内部监査系统(根本没有生产工艺或生产记录的内部监査系统评为D级。)关键项30
9.7如使用金属检测仪,金属检测仪应正常工作。并且在开机前、生产中、生产结束均使用金属测试片对金属检测仪进行检查,保存测试记录;异常处理方法符合要求。关键项30
10、包装、放行和运输50.0
10.1明确规定产品保管及出货程序(包装/配送车辆/最终产品/温度/生产日期/批号/接货地的检查),产品出货前必须全部检查并保存记录。关键项30
10.2工厂对使用的内包材要进行消毒处理,包装后的成品质量进行确认和留样。基础项20
10.3即将发货产品得到妥善储存(温度、位置、防虫害措施),并确保先进先出。基础项20
10.4托盘/货架/集装箱/运输车辆卫生状况良好。基础项20
11、产品标识、标签和溯源50.0
11.1按照GB7718和GB28050等相关规范对(营养)标签有检查方法,并保留检查和确认的记录。(不符合规范直接视程度评为C级或D级)关键项30
11.2工厂对产品净含量的确认具有相关规定,可并提供确认记录。基础项20
11.3根据包装批号(Lot Code)可追溯其产品的生产日期、原辅材料、包材、生产过程、成品和客户处等的信息,也可以追溯到该批次产品生产时的物料平衡,能在二小时内完成所有的追溯,并有(模拟)的追溯记录。(没办法追溯完全的视程度评为D级或E级)关键项30
12、虫害控制50.0
12.1工厂制定明确的虫害控制程序和药品批准及管理要求。基础项20
12.2生产现场无虫害活动迹象(如肉眼看到蟑螂、虫鼠和多只苍蝇)。基础项20
12.3工厂有虫害防治活动记录并对虫害防治结果做趋势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基础项20
12.4委托具资质的外部单位进行防虫防鼠处理或者由内部持证(官方)的合格技术人员操作,并规定明确的考核方法和实施报告。基础项20
12.5工厂是否有适当的虫害控制的设施,所有设施功能良好,安装在位置不会对食品有潜在的风险,只在安全范围以外使用有毒诱饵。基础项20
12.6杀虫剂等除虫鼠害化学物质存放在指定区域,贴上标签并上锁有专人保管。基础项20
13、客户投诉处理50.0
13.1工厂有制定书面的客户沟通、投诉处理及退货程序。(看以前二年的记录)基础项20
13.2工厂根据客户投诉内容,进行分析建立整改措施,并定期进行数据及问题的分析,确保问题不再出现,且有相关记录。基础项20
13.3工厂有识别、确定潜在的安全事故或紧急情况的处理程序,有模拟的应急方案。基础项20
14、实验室管理100.0
14.1工厂具备对产品质量进行检测的实验室,具备常规的测试仪器,微生物实验室与外部隔离,化学实验的空气流通。(没有对产品质量进行检测的实验室,评为D级)关键项30
14.2工厂执行的相关产品标准符合法规要求,对产品的标准要求和判定标准明确。如使用企标的话请审核员复印后带回作为报告的附件(没有明确的成品标准或不符合的评为D级)关键项30
14.3工厂有书面的产品安全验证程序,涉及原料、成品、环境监测和卫生方面,程序必须包括样品、测试频率、取样程序、监控方法、可接受限值、重新采样程序、纠正措施等内容。最终产品委外检测需符合法规要求。(如果没有任何一方面的产品安全验证程序,评为C级。)关键项30
14.4公司内部实施微生物、理化和感官及卫生等质量等方面的检查,包括人员、环境和食品接触面等的各种(涂抹)测试,并完整地记录测试结果。关键项30
14.5制定产品留样管理办法,按规定保留检测记录和每个样品至超过产品保质期。基础项20
14.6设定保质期/保存期的测试方法及程序规定明确。基础项20
14.7建立设定保质期/保存期的管理作业办法,并有测试记录。基础项20
备注:1:审核员均需对符合项及不符合项目进行审核发现的描述;2:当出现不适用项目时,"满分"及"得分"项均不计分,在审核发现描述写NA,并注明原因(如NA:XXX)。                       
3、评分原则基础项20分关键项30分
20=符合=完全符合标准;具备有效性;经过查证;30=符合=完全符合标准;具备有效性;经过查证;
5=次要不符合=符合标准,但其有效性不够完善;没有经过查证;有改进余地。5=次要不符合=符合标准,但其有效性不够完善;没有经过查证;有改进余地。
0=主要不符合=不符合标准、标准无效、未被验证的;很多需要改进的0=主要不符合=不符合标准、标准无效、未被验证的;很多需要改进的
0=严重不符合=有危害身体健康或给食品安全带来风险状况和/或行为;确认后关闭本次审核。

审核表电子版下载地址:http://bbs.foodmate.net/thread-1313269-1-1.html

无法下载请加微信18006452914

食品企业供应商管理员专业技能岗位培训(供应商管理员证书)报名学习地址:https://study.foodmate.net/web/dbk/detailid=1380&fuid=154861

来源:食品论坛网友分享

欢迎与食品人在线交流

生产技术 添加剂 工厂设施

质量管理 行业监管 餐饮管理

体系认证 包装储运 实验室管理

 微生物 理化 仪器分析

保健食品 企业管理 职场人生

食品行业岗位技能证书化培训食品伙伴网专业服务食品伙伴网微信公众号矩阵(点我)

www.foodmate.net

食品伙伴网,网聚食品人

微信客服 18006452914

部分文章转自网络,侵权或稿费请联系

业务合作请联系 0535-2122193

食品伙伴网公众号矩阵

请点击小图,长按识别二维码

食品伙伴网

食品论坛

食品伙伴网订阅号

食品晚九点

食品研发与生产

食品标法圈

食品质量管理

食品实验室服务

食品邦

食品安全风向标

HACCP联盟

食品理化检测

食品饮料创新研究

特殊食品与添加剂

食品供应链管理

食品微生物检测

食品饮料产业研究

GlobalFoodmate

餐饮质量安全

食品仪器分析

感官科学与评定

饲料和宠物食品合规

食农认证联盟

实验室管理与服务

食品原料

供需服务
工业化餐饮联盟酒类技术与认证联盟LabPTP能力验证
肉制品联盟食学宝(微课堂)

食品会议培训中心

计量伙伴

水产加工技术联盟

食品有意思

食品学生汇

食品实验室信息化管理

宠物食品联盟

食育网

食品职业技能中心

动植物检验检疫

休闲零食创新联盟

传实翻译

国际食品

食品伙伴网国际站

烘焙食品联盟

功能食品圈

食品伙伴网商务中心

会展食讯

食用菌产业技术联盟

乳品汇

食品人才中心

药物微生物检验

食品采样服务

环境监测联盟

化妆品合规联盟

化妆品检验技术

北京食品联盟

食品精益管理

食品标准查询

食品论坛交流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质量和生产话题

相关食品行业展会

2026年世界食品(深圳)博览会Anuga Select China

2026-04-27~04-29 距离296
92879展会热度 评论(0)

2025年上海环球食品展-上海国际食品饮料及餐饮设备展FHC

2025-11-12~11-14 距离130
89020展会热度 评论(0)

2025年台湾高雄食品餐饮设备展览会Kaosiung Food Show

2025-10-23~10-26 距离110
56258展会热度 评论(0)

2025年香港美食、食品展览会Food Expo PRO

2025-08-14~08-18 距离40
142744展会热度 评论(0)

2025年广州华南进口食品展FHC

2025-05-10~05-12 展会结束
410972展会热度 评论(0)

2025年上海国际冷冻食品展-上海餐饮食材展SIFCE

2025-08-27~08-29 距离53
81422展会热度 评论(0)
X
客服
电话
13924230066

服务热线

扫一扫

世展网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销售客服

门票客服

TOP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