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丨中童传媒总编 王晨任何行业对小程序的追逐,最早都是为了从淘宝天猫京东这样的互联网平台巨头那里切走流量,把那些公域流量沉淀到自己的地盘里,不管是社群、小程序还是微信商城,变成私域流量,甚至还要做裂变,免费获得新客流量。最终目的都是为了省钱,不用一次次反复为流量付费。那是好大一笔钱。关键是,如果平台要对流量收费提价,你根本没有任务办法,就如同现在美团对餐饮商家的抽成高达20个点以上,逼得一波波的商家组团抗议,却没有任何效果。因为平台是垄断的。平台起步初期,资本愿意大手笔烧钱,用补贴把市场价格砸到成本以下,吸引大量的用户,击败对手,完成垄断,之后提价是必然的,一直要提到把前期的烧钱全部收回,并且维持住长期的垄断超额利润。传统的线下世界,买流量的钱对应的是房租,但房东是不可能垄断房租的,因为房东是分散的,最多垄断一条街的商铺。如果你觉得贵,无非是有点遗憾,但边上有的是可以选择的商圈和商铺。没有人能垄断整个城市的商铺,更不要说一个省,一个国。但是在互联网上,出现了“全国性房东”——淘宝天猫京东几家就能拿走全中国绝大部分的电商流量,已经是寡头垄断。前几年为了达到绝对垄断,他们还时不时出台“二选一”的政策,强波商家只能选择一个平台。也就是说,互联网上的商铺,被两三家垄断了。他们是中国互联网最大的房东,你要么彻底不做生意,要么乖乖地被剥削。为什么说是剥削呢?因为抽成超过了20个点。这是什么概念呢?在日本经济如日中天的时候,日本人在消费上大手大脚,商家都有很强的承租能力,即便如此,在最繁华的东京,房租也必须控制在20个点以内。也就是说,卖掉100元的东西,里面用来买流量的钱,不能超过20元。但是垄断房东,永远有冲动突破20个点。能遏制他们的,只能是一个强劲的对手。你看拼多多崛起之后,天猫和京东对商户的态度就好多了。可是我们不要忘记了,垄断资本主义的一个特点,是垄断寡头们会在桌子底下达成交易,形成价格联盟,共同维持垄断利润。拼多多不是来做慈善的。屠龙少年最终一定会变成恶龙,最后同流合污。那么商家只能坐以待毙,一辈子成为供养这个食利阶层的肉苗吗?不,我们还有私域。把用户流量沉淀到私域里,直接触达用户,不用一次次地给垄断平台付费,是对垄断资本的一次釜底抽薪,也是一种制衡。这件事的价值不仅仅是避免被抽成20个点。纵观历史,一个国家的衰落,往往都是因为出现了一个庞大的可以躺在那里收房租地租的食利阶层。那是一种致命的腐败。(本文选自《中童观察》23年9月号封面专题《母婴小程序进化》)
点个在看,2023发大财
会务组联系方式 电话:13248139830(展商名录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