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眼药递送是制药行业中快速发展的领域,但也是最具挑战性的领域之一。因眼睛本身固有的结构和生理特性使得药物难以有效到达作用部位并长期发挥疗效。尽管如此,眼科治疗由于患者需求的不断增长依然是市场的热点,药物研发人员也正在积极寻求能攻克这一难题并可有效进行眼药递送的解决方案。
近年来,眼后部(又称眼后节)的给药一直是眼科行业关注的焦点。随着技术的发展,在该领域中出现了几种突破性疗法,例如VEGF抑制剂和可生物降解的玻璃体内植入物,这些“新型武器”将更有效地被运用于眼后给药解决方案中。而诸如此类的复合注射剂也毫无疑问地在整个制药行业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涉及到外包服务和CDMO方向。
尽管眼用注射产品有所增长,但局部用药制剂仍是目前眼药市售产品和在研产品的最主要剂型。这种趋势也推动了眼科疾病治疗手段的全面快速发展;但在眼药处方领域,所有的眼科药品剂型都面临着诸多挑战。
本期,我们根据眼部自身的物理结构和化学特性并结合目前市场趋势,探讨下眼药领域目前的挑战及开发思路。
眼前段药物递送及其处方挑战
眼部药物递送可分为两类,眼后段和眼前段药物递送,每一种都有其自身的独特挑战。眼前段药物递送会影响眼睛的前部,通常需要渗透角膜。角膜是覆盖在眼睛可见部分的透明层,用于聚焦光线。如滴眼液等局部液体制剂,包括溶液、混悬剂和乳化剂,都会利用角膜进行药物输送。
图1:关于眼用制剂的引言
标准局部用药制剂的固有性质,以及眼睛的自然结构和机制,是导致眼用制剂给药难的主要因素[LE1] 。一般单滴滴眼剂为30-50μL,而泪膜的容量仅为6-8μL,导致大量产品浪费并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药物的递送。而余下少量液体药剂的吸收情况也不容乐观,眼部特有的液体排出功能加上眨眼的行为,使得眼用药物得不到足够的停留时间,因而吸收效果也不甚理想。如果只是通过频繁给药来维持有效的药物水平,而不是采用不同的成分和技术来克服这些挑战,那么这可能导致:
处方师如何克服
眼前给药带来的挑战?
角膜的天然抗渗透性非常强, 所以除了使药物更能被角膜吸收外,改善眼前部给药效果的关键是延长药物在眼表上停留的时间。对于滴眼药水来说,关键在于黏膜粘附性或生物粘附性。
生物粘附性的一般定义是两个表面之间的粘附,其中至少有一个是生物性表面。对于眼用药物来说,一个表面是液体药物形成的表面,另一个则是眼睛前部的表面。我们可以借助一系列不同成分和药物输送系统,在处方中实现生物粘附性。
图2:生物粘附作用示意图
有一些药物开发人员正在开发先进的药物递送系统以实现生物粘附性,例如利用固体脂质纳米颗粒、胶束和脂质体等,部分研发前景非常乐观;还有一种非常有效且被广泛认可的方法可以实现配方的生物黏附性,即通过策略性的辅料选择。很多聚合物都可以实现生物黏附性,如:如卡波姆、羧甲基纤维素、聚卡波非和海藻酸钠等等。路博润生命科学健康业务是以消费者为导向的合作伙伴,可提供多种多功能生物粘附性赋形剂,例如Carbopol聚合物和 Noveon 聚卡波非。
图3:生物粘附赋形剂的优点
眼后给药开发的常见痛点
对于眼后部的疾病,要想进行有效的给药,只靠局部用药物辅料和生物粘附性辅料是不够的。眼后段被认为是最难治疗的区域之一。与眼前段相比,药物一般更难通过外用途径到达眼后部。这是因为眼部具有天然的抗渗透性,且药品到作用部位(一般是视网膜)之间的距离较长。”
视网膜位于眼睛后部,是非常薄的一层细胞层。视网膜组织会感受光,然后将光转化成神经信号,然后将此信号发送至大脑进行辨识。自然,视网膜区域的障碍是导致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视网膜是许多眼后部疗法聚焦的重点
由于局部给药和静脉注射给药全身疗法存在毒性问题,因此并不是治疗视网膜的有效方法;而眼部注射疗法和植入疗法,就成了克服眼后部屏障、进行有效治疗的主要途径。
眼部给药开发趋势人们对视网膜疾病注射疗法以及眼前部疗法可用的眼用药物的专注度急剧增加,在目前市场上和开发中的新产品中,出现了很多共同趋势,如:
这些趋势已经在推动着眼科医药领域的发展和演变。眼科领域的风险投资显著增加,诸如RESTASIS Multidose等零防腐剂产品不断推出,眼部注射剂和植入体相关的项目也逐渐增多,无论是仿制药、 505(b)(2)还是新活性成分,都是直接的佐证。
趋势1
无菌多剂量瓶
为了防止药品受到污染,眼科瓶装配方一般都含有防腐剂。但是防腐剂可能具有毒性和致敏性。因此最近出现了弃用防腐成分的趋势。药品开发商们已经开始寻找通用防腐剂(如苯扎氯铵,BAK)的替代品,以及一次性包装。通过一次性包装或许可实现零防腐剂的目标,但成本通常很高。这一趋势催生了无菌多剂量药瓶,如我们见过的Aptar Pharma生产的RESTASIS Multidose多剂量药瓶。最近眼科医药领域的发展,让多剂量药瓶生产商(如Aero Pump GmbH和Nemera)和其他几个参与者跃跃欲试,打算进军零防腐剂眼科药品领域。
趋势2
组合疗法
对于青光眼等类似疾病,以及白内障术后恢复等,要进行有效治疗,通常需要多种不同的药物。这些药物中通常包括抗炎药和局部镇痛药,一般以各种滴眼剂的形式频繁用药。但对于患者来说,频繁使用多种药物很不方便,因此会导致依从度下降,也有可能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医药公司正积极探索API组合的局部用药,只需一次性滴一组眼药,无需在不同时间多次使用不同的药物。
趋势3
缓释系统和视网膜疗法
许多患有视网膜疾病的人都在50岁以上,标准疗法创伤度太高,因此在眼后部疾病的治疗中可能出现严重的患者依从度问题。而缓释疗法的效果可持续数周、数月甚至数年的时间,不必频繁用药,消费者使用药物的次数也会下降,因此在患者依从度问题上具有很高的优势。医药行业认识到了患者的需求,已推出了数种长效眼科注射剂和植入体。已上市并经FDA批准的所有植入体中,眼科植入体约占三分之一,而处于临床研发阶段的植入体数量几乎是已上市数量的两倍。对于眼科药物,缓释给药也至关重要,一般采用角膜/结膜粘附的形式,以延长药物与眼部的接触时间。
趋势4
仿制药爆发性增长
畅销干眼症药物RESTASIS的第一款仿制药很快将问世,而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AMD)的注射剂Lucentis和Eylea今年将退出专利保护——眼科医药市场已经充斥着仿制产品。还有其他几种眼科药品的专利也会在接下来的几年内过期。届时,FDA简易新药申请(ANDA)的审批一定会有大的增长。
尽管困难重重,但仍看好眼药市场通过行业同僚和客户,我们已经见证了眼药领域的诸多新发展,未来一定还会有更长足的进步。在2015年至2018年之间,800%的增长出现在新兴眼科药物审批领域,其中一部分就是外用药。干眼症和青光眼是两个最主要的眼科适应症,针对这两种疾病的许多疗法正在开发中,而主要的疗法就是滴眼剂。无论采取哪一种眼科药品剂型,市场上都有很多尚未满足的需要,整个行业的发展前景十分乐观。
随着人们使用屏幕的时间不断增加,人口寿命的提高以及空气污染的不断恶化,眼部健康逐渐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约有22亿人有视力障碍的问题。
路博润生命健康业务致力于与客户竭诚合作,以消费者的需求为导向,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为最终目标,不断打造各种解决方案。通过一站式的辅料供应、CDMO服务以及持续的技术和法规支持,为处方创新赋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眼药需求。
了解产品详情请进入路博润官方微信
相关课程
听课人群
中国药品(化药、中药和生物药)生产企业的研发、质量及生产人员(口服制剂, 外用/局部用制剂、眼药制剂);
医疗凝胶产品研发、质量及生产人员
CRO企业
产品应用领域
口服制剂(固体、半固体、液体)
外用/局部用制剂(凝胶、霜剂和洗剂)
生物粘附制剂(阴道、鼻腔、口腔、直肠及制眼用剂)
医疗用凝胶剂
口腔护理产品(牙膏、漱口水等)
长按识别即刻报名线上课程
第88届中国国际医药原料药/中间体/包装/设备交易会(API China)将于2022年5月10-12日,在青岛世博城国际展览中心举办。展会同期将举办第二届中国医药CXO大会及近30余场精彩会议,期待与您的再次相聚!
点击阅读原文 快速预登记
![]() |
![]() |
![]() |
![]() |
世展网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 |
销售客服 |
门票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