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近几年,合成生物学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医美、化妆品和食品行业的未来。在医美、化妆品领域,合成生物学通过优化原料提取和制备效率,以及创造新型生物活性物质,为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透明质酸、重组胶原蛋白等生物基原料的创新研发,不仅提升了产品的功效,还降低了对传统化学原料的依赖。在食品领域,合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同样令人瞩目。通过微生物发酵和基因工程技术,新型食品原料如母乳低聚糖 (HMOs) 、多不饱和脂肪酸和功能性肽等得以高效生产,这些原料不仅提升了食品的营养价值,还推动了食品加工工艺的绿色化和高效化。
2025第二届合成生物制造创新发展大会将于2025年5月22-23日在上海浦东喜来登由由大酒店盛大启幕。本次大会以“合成新‘基’遇,智造赢未来”为主题,邀请全球生物制造领域的专家、企业家和科研机构,聚焦合成生物技术在医药、食品、化妆品、新材料、AI方向的应用,共同探讨生物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市场机遇与挑战,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推动生物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
0元门票限时领取中
邀您直达新质生产力前沿!
日程安排
*点击图片放大查看
组织架构
指导单位: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浦东新区科技和经济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上海市合成生物产业协会、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Informa Markets
联合主办:上海市生物工程学会、上海合成生物学创新战略联盟、上海合成生物学创新中心、上海博英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支持单位:制药在线、转化子、合成生物学网、DT新材料、东富龙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临港蓝湾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战略合作单位:上海浦东生命科学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国盛产投·宝山药谷、万物生物合成俱乐部、万物合成
未来食品&医美/化妆品原料企业动态
合成生物学技术的蓬勃发展为医美与食品行业注入了颠覆性动能,在政策引导与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行业正加速从实验室研究向产业化落地转型。
● 重组胶原技术系统性创新,国货品牌改写全球美妆规则
2025年3月,丸美生物凭借“重组胶原蛋白高效嵌合表达技术及皮肤抗衰研究”项目,一举斩获IFSCC首个技术创新大奖,成为首个摘得这一奖项的中国品牌之一。去年12月,广发证券发布研报指出,丸美股份 () 公告将名称改为丸美生物,也彰显其在合成生物学的战略布局。近年来,丸美生物通过基因工程、生物发酵技术和合成生物学技术的结合,成功实现了全种类胶原蛋白的自主研究,针对独家重组双胶原蛋白进行研发、生产和迭代。本次大会特别邀请到华南理工大学教授、丸美重组胶原蛋白联席首席科学家林影教授出席现场分享相关领先经验。
● 年产能3000吨HMOs单体工厂已正式启动扩建
2025年3月,一兮生物3000吨HMOs产线扩建项目正式启动,此次启动的黄山一期二线扩建项目总投资约2亿元,规划建筑面积1.48万平方米,涵盖发酵纯化、精烘包车间及智能化仓储设施,设计年产能3000吨,建成后将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HMOs单体工厂。一兮生物成立于2019年,在国内率先进行HMOs生物合成的产业化,2022年建成300吨/年产能的生产线,并于2023年8月完成近亿元Pre-A+轮融资。本次大会组委特邀一兮生物创始人&CEO刘振云博士出席现场,为大家分享交流。
● 独特微藻底盘,重新定义生产方式
2025年4月,经珠海市科技创新局严格评审,德默特生物科技(珠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默特”)凭借合成生物学领域的卓越创新能力与高成长发展潜力,正式被认定为珠海市“种子独角兽培育企业”。德默特依托“藻种创制平台”、“光碳智造平台”和“产品转化平台”三大核心平台,专注于藻类生物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运用合成生物学手段和先进生物制技术实现微藻产品的高效生产和商业化。公司先后获红杉中国种子基金等机构数投资。本次会议,德默特创始人&CEO韩丹翔博士将出席现场并做主题分享。
● “妆食同源”,独创技术可降低成本近80%
2025年1月,合成生物+多肽美妆企业惠思乐与AI+合成生物企业艾比欧义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双方将聚焦合成生物学与AI技术的融合发展,将进一步加速惠思乐在美妆健康领域基因靶点的创新研究成果转化与开发。惠思乐自主打造了酶工程平台通过独创的体外酶法,并充分利用丰富的中草药资源,借助对多种底盘微生物的基因编辑和代谢网络改造技术,实现了多方突破,目前已有多款创新产品落地。本次大会惠思乐研发副总裁朱丽博士将出席现场与大家分享她和团队的最新进展与心得。
● 填补国内生产空白,开拓天然生物表面活性剂使用领域
2024年,华熙生物上市其首款生物表面活性剂产品,通过合成生物学平台高通量筛选获得枯草芽孢杆菌,选用天然甘蔗来源的红糖作为碳源高效合成脂肽骨架,并通过微生物低泡发酵技术获得较高的发酵产量,是递送技术的理想载体。近年来,华熙生物坚持合成生物创新驱动的生物科技公司和生物材料全产业链平台公司的整体定位,在原料、功能性护肤品、食品等多个领域深入布局,实现全产业链的整合贯通。本次大会,华熙生物原料研发中心总经理王瑞妍博士将在现场进行其团队相关最新进展发布与分享。
● 国内生物反应器龙头强势入局合成生物学赛道,共建行业新生态
据相关信息公布,东富龙公司在合成生物学的基础研究和产业化方面积极布局,公司的平行生物反应器等设备可以用于工艺中的研究与开发,不锈钢反应罐等设备可以用于产业化生产。针对合成生物学的每个具体应用场景,也在持续打造涵盖从单机、系统到工程等一系列的复杂设备。并且早在2023年,东富龙已经与CellX达成战略合作,共建中国第一个细胞培养肉千升中试平台,深度入局合成生物学赛道。本次大会,东富龙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注射医美配液负责人洪涛先生将在现场进行其团队相关最新进展发布与分享。
未来食品&医美/化妆品原料专题论坛部分确认嘉宾
演讲主题
酸马奶发酵工艺的优化升级:高附加值产品研发与成果转化路径探索
金泉
内蒙古自治区中蒙医药研究院主任
2024年10月至今,作为“英才兴蒙”六类高层次引进人才,任职于内蒙古自治区中蒙医药研究院,致力于中蒙医药合成生物技术与产品转化研究。2018年–2024年任日本群马县JM International首席执行官,主导GLP-1激动剂在结肠癌与胰腺癌方向的研究、LGR5蛋白糖基化机制探索、酸马奶发酵工艺开发及合成生物技术转化,已实现54项产品落地。曾任群马大学特聘助理教授,博士后阶段聚焦GLP-1相关机制在结肠癌不良预后中的作用研究。共发表SCI论文36篇,其中多篇为第一作者。
上下滑动了解嘉宾完整简介
演讲主题
肽在功能性食品中的研究
朱丽
惠思乐研发副总裁
毕业于上海生科学院合成生物学实验室,高级工程师,绍兴330人才。长期从事天然产物的微生物合成和代谢工程研究,经验涵盖技术平台的建立、项目管理、团队管理、技术成果转化等。其中尤其擅长天然产物合成网络分析和重构,先后构建了多个产品的高效细胞合成工厂并移交企业转化成经济效益。目前聚焦于合成生物学技术应用于化妆品、食品和医药原料创新研发上,已开发多款创新性化妆品原料。已发表多篇研究性论文,其中SCI收录论文10余篇,国内核心期刊收录1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20余项,已授权10余项;主持和参与4个国家项目。
上下滑动了解嘉宾完整简介
演讲主题
秸秆转化饲用蛋白的技术路径:从菌种设计到中试验证
刘振云
苏州一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CEO
北京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基因的转录后调控,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发表论文十余篇。2019年成立一兮生物,并担任公司CEO。先后获评苏州工业园区园区领军人才、姑苏领军人才等称号,任江苏省合成生物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生物制造分委会委员。
刘振云博士2019年成立一兮生物,并担任公司CEO。一兮生物是一家专注于人类及动物的营养与健康的合成生物学企业,目前有两条进入产业化阶段的产品管线。首发管线为HMOs(母乳低聚糖),在国内率先实现HMOs产业化,现有产能300吨/年,目前正在进行产能扩建,到2025年底可实现3000吨/年的产能,是全世界产能最大、品种最全、成本最低的HMOs供应商。第二条产品管线以非粮原料秸秆发酵生产饲用蛋白,产品可作为饲料原料,减轻对进口大豆的依赖,助力国家粮食安全。
上下滑动了解嘉宾完整简介
演讲主题
创新功能原料的绿色生物制造之路
韩丹翔
德默特生物科技(珠海)有限公司创始人/CEO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2006年在中国科学院获得博士学位,2006年至2014年,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先后担任博士后研究员、助理研究教授 2015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职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担任藻类生物技术与生物能源中心主任、课题组长 2020年创立德默特生物科技(珠海)有限公司,德默特专注于藻类生物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运用合成生物学手段和先进生物制技术实现微藻产品的高效生产和商业化。公司先后获红杉中国种子基金等机构数投资。
入选2022福布斯中国科技女性50。
上下滑动了解嘉宾完整简介
演讲主题
生物科技引领新趋势:华熙生物生物活性物原料创新与产业化实践
王瑞妍
华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原料研发中心总经理
王瑞妍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专注于生命健康领域前沿技术研究。现任华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原料研发中心总经理,全面负责原料研发管理工作,包括合成生物学研发平台、微生物发酵与纯化平台、功效机理及应用研发平台、创新化学修饰等多个平台。曾任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助理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发展中国家科学院生物技术卓越中心主管,全面负责CAS-TWAS生物技术卓越中心的创立与运营管理;曾任华夏幸福研究院产业研究资深研究员。
上下滑动了解嘉宾完整简介
演讲主题
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及在化妆品领域的应用
林影
华南理工大学教授、丸美首席科学家
林影,华南理工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二级教授。现任广东省发酵与酶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绿色生物制造”国家重点研发专项责任专家。承担国家重点研发“合成生物学”专项等国家/省部级项目,基于合成生物学技术,开展食品、饲料、化妆品功能原料及生物质材料绿色生物制造产业化研究。获中国授权发明专利25件,获第十九届中国专利优秀奖。
演讲主题
医美填充类注射剂配液系统工艺简述
洪涛
东富龙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注射医美配液负责人
专注于医美填充注射剂制备系统的设计和开发,主导超过20个医美注射剂项目,涉及少女针、童颜针、基础水光、胶原水光、BFS次抛、面膜等,具备丰富的生产制造和设计经验。
*排序不分先后,更多嘉宾行程确认中,以现场议程为准
大会主席团兼学术指导委员会
名誉主席
杨胜利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研究员
主席
赵国屏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
联席主席
元英进
中国科学院院士、天津大学教授
名誉主席
邓子新
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郑裕国
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教授
马延和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创始所长、研究员
庄英萍
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教授
魏东芝
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教授
冯 雁
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教授
董树沛
上海市合成生物产业协会会长
合成生物学技术在医美、化妆品和食品领域的应用,大力推动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未来,医美领域,安全合规与再生材料的创新将成为突围关键;食品赛道,绿色制造与精准营养的融合将定义竞争格局。随着底层技术成本下降、跨学科协作深化,合成生物学将进一步释放其在成分定制、资源节约和低碳转型中的潜力,成为全球生物经济的重要增长极。中国凭借完整的产业链优势与政策红利,有望在合成生物驱动的“新质生产力”浪潮中占据引领地位,为全球消费者提供更安全、高效、可持续的创新解决方案!
赶快完成参会注册
邀请您的合作伙伴一起沪上相约!
联系我们
展位预订、赞助申请
李先生
电话:
邮箱:aaron.
吴女士
电话:
邮箱:.cn
参会咨询、合作洽谈
孙女士
电话:
邮箱:xue.
叶女士
电话:
邮箱:.cn
资料来源
1.
AI+合成生物新合作!“妆食同源”原料
2.
酷公司丨惠思乐:以合成生物学技术赋能“美丽”产业原料创新
3.
一兮生物3000吨HMOs产线扩建项目启动仪式圆满举行
4.
合成生物学「一兮生物」获近亿元融资,2023下半年已有多家公司完成亿元级融资!
5.
华熙上新!合成生物技术,美妆新风口袭来
6.
实现营收28.11亿元!「华熙生物」加大合成生物领域的研发投入,强化产业布局!
7.
个人护理品中,如何用绿色原料替代合成原料?
8.
2021年1.25万亿市场:全球合成生物学主要产品市场及产业化发展概况
9.
东富龙:合成生物学布局
10.
合成生物学产业最新成果
11.
从“跟随者”到“定义者”,丸美生物登上世界级舞台
12.
丸美股份更名为丸美生物彰显其在合成生物学的战略布局
13.
【会员风采】第七期:从基因编码到活性稳定—丸美生物“重组双胶原蛋白”技术的突破性进展
点击“阅读原文”抓紧报名注册参会吧!阅读原文
展会咨询
![]() |
![]() |
![]() |
![]() |
世展网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 |
销售客服 |
门票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