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享: |
预制菜持续升温,零售企业慢半拍。
预制菜这个产业的火爆,首先是供给侧推动了产业的发展。在2022年首先来自政策层面的推动,国家推动乡村振兴,预制菜成为地方政府搞活经济,助力农产品深加工的重要抓手。我们看到像广东、山东、河南等多地省级政府出台了预制菜的发展政策,我们也看到大量的社会资源和社会资本涌入预制菜产业。大量的资源和资本涌入产业,推动预制菜行业不断地升温。
接下来看一下需求侧。预制菜是为餐饮行业纾困的产业,过去讲餐饮业“三高一低”,房租成本高、人力成本高、食材价格高、利润相对较低。从B端需求来看,预制菜为餐饮行业效率提升提供了解决方案。
然后从C端来看,这两年疫情我们宅在家里的场景增多了,第七次人口普查显示,出现家庭小型化趋势,家庭平均人数从十几年前的3人变成2.6人,中国还有1.25亿的一人户家庭。家庭小型化,一个人就越来越懒,越来越馋,又希望享受到烹饪的乐趣,预制菜提供了又懒又馋又能享受烹饪乐趣的解决方案。此外,中国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化的人口也需要预制食品提供服务。
产业上游的冲锋号
截至目前,推进较快的有广东、山东、四川等省份,出台支持政策、制定标准规范、建设产业基地、培育骨干企业、打造公共品牌等,纷纷结合区域条件打造特色预制菜产业。
广东方面,以水产为基础,发展粤味预制菜。
比如江门市发布打造“侨都预制菜”品牌,围绕陈皮、鳗鱼、马冈鹅等优势农业产业研发五邑侨乡特色预制菜品。产品上,矾烧味金蚝罐头入选首批侨都预制菜“江门十二菜”,开发鳄鱼汤罐头等预制菜品,椰香鳄鱼汤罐头申报广东省“十大粤味预制菜”;“龙榜”品牌预制鸡翅、牛排在广东大昌等超市畅销。
佛山以丰富的水产资源为基础,发展水产品预制菜。比如总投资25亿元的何氏智慧渔业项目,将打造全国最大的水产品加工厂,水产种苗交易平台,水产品集散配送中心,智慧渔业互联交易平台;佛山南海西樵基于万亩桑基鱼塘、全国淡水鱼养殖优势,打造预制菜食品产业示范高地。
以及阳江推出具有阳江特色系列预制菜品,汕头传承弘扬潮汕菜餐饮文化,水产业发达的湛江以畜禽和水产制品为主,打造“吴川烤鱼”“酸菜鱼”“小龙虾”等一批有影响力的品牌,梅州、惠州推动客家菜预制菜产业发展等。
山东以蔬菜产地和食品产业优势,打造预制菜原料基地。
除了山东省级层面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和规划指南,潍坊以蔬菜产地优势,欲打造“中华预制菜产业第一城”,以及全国预制菜原料基地、生产基地、交易中心,比如出台《潍坊市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发布《潍坊市支持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九条政策措施》,发布首批“预制菜潜力企业白名单”,得利斯、惠发等食品企业进入。
浙江温州打造沿海预制菜产业名城,提出“一城十链百企千亿”;河北保定打造北方预制菜产业第一城,发布八条支持政策,加快推进预制菜产业发展;河南发挥食品和粮都优势,比如举办2022中国(原阳)预制菜行业大会;山西召开预制菜产业发展座谈会,推动产业发展,大同打造北方最大预制菜产业园。
零售企业的切入机会
对零售企业而言,引入符合消费趋势的预制菜有助于门店拓展增量、缓解业绩压力,经过加工后预制菜的商品附加值不同程度提升,毛利也更可观。尤其当下,更具现实意义。
但随着预制菜产业发展、上游企业数量日渐增多,业务线条被拉长,零售企业也面临如何与生产企业合作,平衡自产和外供的关系,以及怎样选择供应商等问题。
家家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生鲜事业部总经理李美告诉龙商网&超市周刊,目前公司预制菜主要还是自己生产,对外合作占比较小。
对外合作的主要是一些大品牌,如麦子妈、小南国、味之香等,冷冻品居多、本地品牌较少,跟山东青岛大国味道仅合作了几个单品。在李美看来,本地预制菜品牌较少,尤其知名品牌不多,才放眼全国合作。
合作模式上,一是直接采购流通品,二是联合研发。李美认为要结合实际情况,视具体产品而定,“不能说哪种模式更好,不同产品有不同的合作方式,一定得看具体产品,同时结合自身能力选择。”
比如臭鲑鱼、麻辣小龙虾等品种,有品牌做得好,家家悦就选择外部合作。公司还与原料供应商、特色酒店合作,结合地域饮食文化开发产品,比如张家口中央厨房会结合河北、内蒙古甚至北京消费者的喜好微调口味。
河北惠友集团董事长张健介绍,河北惠友所售预制菜自制品较多,同时兼有市场供应和定制两种。共三种渠道:
一是公司加工中心生产,生品、熟品、半成品都有,也是主推的,年销达六七千万元。
二是供应商供应。这部分体量不小、品牌较多,包括熟食、面点、海鲜、冷冻品等,比如半成品的酸菜鱼、预制火锅等,日配的馒头、包子,蒸好的扇贝、小龙虾等半成品海鲜。有些供应商还会提供配套服务,如陈列支持、导购促销等。
三是定制,即合作企业根据惠友提出的需求生产,“定制完全和市场供应的不一样,比如包子,生产商专供我们、不对市场销售。和幸福包子合作,对方供应馅料,我们在门店蒸熟销售。”
目前定制这部分的量较小,但张健看好发展潜力,“一些个性化、有特色的品种,比如泡椒鱼头、鱼头泡饼、柴沟堡熏肉等,真空包装拿到店里,销售很不错。”
张卫东认为,和预制菜企业合作,要注意两点:
一是味道,这是最基本的,只有好吃才有回头客,才能形成消费黏性。
二是严控食品安全。不仅要保证菜品质量,还要兼顾健康,比如在冷链保鲜中添加剂是不是太多了,作为商家要为顾客提供安全健康的食品;同时消费者也越来越理性,对健康愈发重视。
广东佛山好好多超市董事长曾志广告诉龙商网&超市周刊,公司预制菜目前占比较小,对外合作的量小,但增长很快,比如清蒸排骨、牛排等单品成功跑了出来,合作企业既有本地粤菜企业也有外地菜系。
曾志广认为,整个行业发展过热,还没有真正收到良好效益、形成成熟的模式,难免忽略产品品质,甚至粗制滥造;过度工业化、标准化也会破坏个性化,原本好的菜品如鲍鱼、海参,如果做成预制菜可能就变味儿了,也容易同质化。
此外,传统超市做预制菜,在卖场空间、冷冻设备、冷链配送等方面也达不到要求。
作为区域零售龙头,山东全福元既有布局完善的终端网点、又是代理商,但由于自己没有生产加工能力,预制菜供应更多寄望于外部合作。
全福元总经理刘志涛告诉龙商网&超市周刊,目前全福元的预制菜全部来自外部供应,年销约5000万元,占总销售额近0.5%。
最近几年,市场上形成了新的消费人群、消费场景,也涌现出大批的新消费品牌。它们通过线上做热度,为消费者提供高颜值的口味创新的产品,取得了非常好的业绩,代表企业有珍味小梅园、麦子妈等。珍味小梅园创始人浦总,今天也来到了大会现场,他说目前正在线上推广直营店,带给消费者更加愉悦的购物体验。
作为新兴产业预制菜虽然便利性,但问题不容忽视。比如食品安全如何保障,口味能否媲美传统烹饪,如何做到方便又不失营养,以及行业不规范等问题。如何优化改善、推动产业健康发展,需要行业共同思考应对。
欢迎点击展会视频回顾
2023年8月25-27日,
FLCEAsia2023亚食展暨预制菜展
火热招商中
快来pick你心仪的展位吧!
招商热线:020-38896896
>>>免责声明
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提供的资料部分来源网络,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来源于第三方或网络信息,转载目的在于分享和传递行业信息,仅供用户浏览,但我们无法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即时性和有效性。若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侵权纠纷等问题,请及时联系删除,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 |
![]() |
![]() |
![]() |
世展网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 |
销售客服 |
门票客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