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收录于话题
除特殊标明,本文图片来源:图虫图库
浓浓的年味也是各家团圆饭的味道,更大规模的“团圆”预计将进一步提振食品饮料、餐饮休闲、预制菜等品类的消费效应,特别是面食面点类消费。
都说最能体现年味的地方之一就是商场超市。临近春节,除了春联和福字,最丰富和最显眼的货架莫面粉和粮油莫属了。
纵观整个食品行业,容易做也难做的是面点类目产品。
说容易,是因为在我中国北方包括河北、河南、山东、内蒙古以及新疆都拥有广袤的耕地面积。过去在北方农村,各家吃的面都是自家种的小麦拉到附近的磨坊磨成的。虽然没有现在品牌包装面粉那么白皙,口感也更粗糙,但丝毫不影响麦香味。待到面粉商业化运营的时候,这些产地自然地成为原料供应库并确保充足。
除了作为C类产品直达消费者外,“面”在B端渠道的需求日益加剧。
2021年资本集中押注粉面头部品牌,4月和5月陈香贵和马记永接连获得天使轮融资,五爷拌面、和府捞面、遇见小面更是完成多轮融资,成为面馆“新贵”。根据辰智大数据报《2022粉面类大数据分析报告》(以下称“报告”)显示,2021年Q4国内粉面类餐厅数量为114万家,在中式快餐中占比28%,门店数量与疫情前基本保持一致。说明该品类抗风险能力强。
图片来源:天眼查数据研究院
但进入2022,“粉面新贵”逐渐失去消费者的追捧,主要原因是多加品牌打着“消费升级”的名号,实际成为价格“刺客”。
《报告》显示,2021年粉面类餐厅的人均客单价是¥18.3,但部分“新贵”品牌已经达到¥35,甚至超过¥40。因此自2021年第四季开始,市场逐渐呈现出关店、闭店的现象。赛道发展速度放缓,取而代之的是“预制化新趋势”。
图片来源:
辰智大数据报《2022粉面类大数据分析报告》
粉面预制化
2022年以来,预制菜扶摇直上,风口之下粉面品牌也蠢蠢欲动。入局的品牌中一部分已经拥有速食或快热板块的产品,从中扩充出新的预制粉面类产品线;另一方面,粉面类餐饮品牌为了带来新的增长方向,相继推出业务产品下的预制产品。
目前市面上的预制粉面,多以“生面+汤包+浇头/配菜”的形势存在,与2020年出现的自热锅类产品相比,粉面作为刚需主食更有满足和饱腹感,因此也必将迎来更广阔的消费市场潜力。与传统的速食面相比,可预热和复热的预制粉面在新鲜度、食品安全、营养健康更容易受到青睐。所以,可以预想2023年将会有大量的选择出现在货架上。
图片来源:淘宝
预制粉面料包一览
目前从各个主流品牌的发展路径来看,通常大部分都专注在“拉面”、“酸辣粉”、“螺蛳粉”等单一集中类目。随着入局者的涌入,未来有一定热度、一定品牌知名度的地方粉面餐饮品牌,例如兰州牛肉面、苏式面、山西刀削面、河南烩面、上海葱油面、重庆小面、港式粉面、甚至包括意面等,定将推出更丰富、更特色的产品以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不妨设想,传统的冷冻面点、糕点是否也有可能变化出新的食用方法?
预制化继续普遍后,决定选择的就是口味。
影响消费者选择的决定性因素,
可能是面的品质
在过去三年,中国消费者对于餐食的消费习惯更“接地气”,“好吃”成为选择的首要判断。随着粉面类预制化和地方化不断普及,除了品牌效应外,原料和工艺将成为影响消费者选择的关键因素。
这其中真正决定“面条本身”口感味道的,是面粉里所含的蛋白质和淀粉。再配上烹饪过程中添加的油脂和肉类,才能还原一碗温柔、平衡、完美的面食。
在北方小麦产区中要数内蒙古、新疆、黑龙江、河南、山东、河北最为出色。
1. 内蒙古河套:
小麦喜光,河套平原不仅能得到充足的光照资源,而且昼夜温差的变化有利于农作物中物质积累。再加上土壤中丰富的微量元素,冰雪融水,灌溉系统,所以这里出产的小麦蛋白质高,口感筋道,麦香浓郁。
2. 新疆奇台:
处于北疆温带荒漠地带的奇台县,小麦生长周期为300天左右。9条河流汇聚在这里,昼夜15度的温差更利于小麦中营养物质和淀粉的积聚。这些所有的自然条件共同造就了优质的奇台小麦。
3. 黑龙江黑河:
黑河又被称为“瑷珲”,这里四季分明雨热同期,降水量适中的气候条件配上肥沃的黑土地,使得生产的面粉粉质细腻,口感筋道,适合各式中式面点。
4. 河南永城:
永城被权威机构认定为“中国面粉城”,这里地处黄淮平原,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并且土壤里富含硒元素。同时还是中国最大的面粉加工基地,永城面粉做成的餐点麦香中带甜,越嚼越香。
5. 山东汶阳田:
山东的大馒头能如此出名,其实也依赖于山东的面粉。从汶河上游沉积的泥沙在下游汇聚形成含有腐殖质物质的土壤,且疏松多孔透水性好使得当地的小麦粉闻名遐迩。
6. 河北大明县:
东与山东毗邻,南与河南相连,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得河北大明县成为行业内公认的高筋面粉产区。这里同时还是著名面粉品牌——五得利面粉总公司的所在地。
南北方面食差异
虽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能听到“南米北面”这样的俗语,但其实南方也有食用的习惯,只是由于生活习惯双方在面食文化上产生了显著的差异。
因为北方的小麦品质更高,所以北方的面可以直接作为主食食用,比如包子、馒头、面条、饺子等,吃的就是那股筋道的口感和麦香的口味。也因此催生出包括三全、思念、千味央厨等冷冻面食赛道,和统一、今麦郎、白象等方便速食面食领军企业的诞生。
而在南方,因为面条自身先天的品质惯,面食更像是小吃或者配菜。吃客们更在乎的是面食里的配料和汤底,会使用各种配菜烹饪后作为面条的浇头或是汤底。比如鸡丝拌面,粤式蒸点、云吞面等,更注重味蕾感受。
春节消费
随着疫情的放开和春节的临近,积压了3年的“团聚难”,形成了2022年提前返乡、春运提前的现象,浓浓的年味也是各家团圆饭的味道,更大规模的“团圆”预计将进一步提振食品饮料、餐饮休闲、预制菜等品类的消费效应,特别是面食面点类消费。
面点、糕点一向是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重要组成,在大年三十来一盘热气腾腾的饺子会感觉整个气氛都是热热闹闹的。饺子好吃,包饺子的过程更被视作感情促进的重要“事项”,如果一家人在年三十的晚上围坐在一起一边包饺子一边叙家常那是比什么都珍贵的。数据显示,随着今年聚会规模的增大,饺子、馄饨等的消费量也预计将达到近3年的峰值。
除此之外,带着浓浓农历年味的花样手工馒头,成为新的国潮年货必备。临近春节,在淘宝、京东等多家电商平台上搜索“手工馒头”、“胶东馒头”、“花饽饽”、“千层馒头”等关键词,多家店铺销量超过2,000+。
图片来源:淘宝
SIAL西雅国际食品展主题馆
对于家庭来说最值得期待的是“春节团聚”,对于贸易经商者来说最珍贵的是“线下沟通”。在1年的短暂分别后,SIAL 西雅国际食品展(上海)即将于老时间老地点2023年5月18-20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回归,同时携最新项目SIAL西雅国际食品展(深圳)于8月28日-30日亮相深圳会展中心(福田),沪深双城联动。
2023年SIAL西雅国际食品展特在上海展设立农产品供应链馆,在深圳展设立绿色农业及粮油和调味品展区,致力于为中国南北方地区及世界范围内地方代表性产品提供一个集中亮相的平台,以吸引包括商超、电商、便利店、特产店、餐饮、酒店、烘焙、咖啡、茶饮等渠道的采购商,在SIAL的平台上进行一站式对比、筛选与采购。
更有方便食品、预制菜及冷冻食材、综合进口食品、休闲食品、大健康食品、乳制品、高端饮品、粮油及调味品、综合食品、生鲜肉、加工包装配送、中央厨房设备等多个主题。如您希望在展期展出,欢迎来电或留言咨询。
2023 SIAL西雅国际食品展
SIAL西雅国际食品展(上海)将于老时间——2023年5月18日-20日,在老地点——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浦东)举办。
SIAL西雅国际食品展(深圳)将于2023年8月28日-30日深圳会展中心(福田)举办。
参展咨询:010-8579 4294
食饮人都关注的深圳展,开始预定展位!
![]() |
![]() |
![]() |
![]() |
世展网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 |
销售客服 |
门票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