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第一时间获取行业资讯,请按步骤“星标”新食材哦!
为恢复和扩大消费,国家出手了!
7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改委《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的通知。对恢复和扩大消费提出了二十条强有力措施,涉及大宗消费、服务消费、新型消费、农村消费、消费设施、优化消费环境等方面的内容,希望通过优化政策和制度设计,进一步满足居民消费需求,释放消费潜力。
1
挖掘预制菜市场潜力,加快推进预制菜基地建设
《措施》倡导健康餐饮消费、反对餐饮浪费,支持各地举办美食节,打造特色美食街区,开展餐饮促消费活动。因地制宜优化餐饮场所延长营业时间相关规定。培育“种养殖基地+中央厨房+冷链物流+餐饮门店”模式,挖掘预制菜市场潜力,加快推进预制菜基地建设,充分体现安全、营养、健康的原则,提升餐饮质量和配送标准化水平。推广透明厨房,让消费者吃得放心。
本次文件也是自2023年2月,预制菜首次被写入政策一号文件后,再次获得国家层面的重视与明确推动。自线下餐饮、展会恢复以来,国内预制菜消费需求、工厂建设以及线下技术交流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整体处于快速发展期。
2023年以来愈发频繁的政策支持,叠加各地预制菜产业联盟、生产包装运输标准初步搭建完善,以及多地政府依托当地农产品资源投资建设预制菜产业园区、扶持当地预制菜加工制造企业,将有更多公司考虑加入或跨界预制菜行业。
2
A股预制菜概念高开高走,冲击涨停
亿渡数据研报显示,疫情前预制菜行业在B端市场已经逐渐渗透并形成一定规模,疫情带来了C端消费的需求,并使得各大电商、生鲜超市预制菜销量成倍增长,行业市场容量进一步打开。
在C端预制菜崛起的两年来,盖世食品、味知香、千味央厨、春雪食品、益客食品等主营农产品养殖、预制菜加工的公司陆续上市,更有紫燕食品、五芳斋等专注C端深加工的品牌为预制菜投资市场注入新鲜血液。
3
上半年新增企业1640余家,综合实力强者胜出
近年来,随着消费习惯的变化,食品加工技术的升级,预制菜市场升温,成为餐饮消费以及产业投资的“新宠”。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国现存预制菜相关企业6.2万余家,2023年上半年新增注册相关企业1640余家。
从地域分布来看,山东以7600余家位列区域首位,河南、江苏分列二、三位,分别拥有5670余家、5010余家。从成立时间来看,41.7%的相关企业成立于1—5年内,成立于10年以上的相关企业占比为21.5%。
激烈的竞争也将导致明显的优胜劣汰。国海证券研报表示,预制菜行业壁垒不高,当前产品差异化不足、同质化程度高,大量同行竞争之下更考验原材料供应链、资金实力等多维度能力,预计综合实力强者胜出概率大。
4
预制菜的发展不仅是中国趋势,也是全球趋势
今年,胡润首次将目光投向了火爆的预制菜领域,并于3月在首届中国国际(佛山)预制菜产业大会上发布了“2023胡润中国预制菜生产企业百强榜”。
“我一直非常关注这些快速增长的赛道。”在谈到制作预制菜百强榜的原因时,胡润解释称,“中国现在财富创造的机构和领域正在发生非常大的变化,大家可能认为新能源会带来较多机会,但还有另外一个行业是预制菜。”
胡润表示,不仅仅是中国,目前美国和欧洲等一些国家也看好预制菜。“我最近看到一个全球预制菜行业数据,去年接近2000亿美元,相当于15000亿元人民币。”快速增长的预制菜赛道充满着无限可能。“我希望预制菜榜单能鼓励更多人在预制菜这个行业中创造价值。”胡润认为,预制菜可出口,从广东送到东南亚、日韩等。中餐在全球都受认可。所以出口也可以成为中国预制菜企业的战略。
编辑|新食材
新食材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
微信号:htxmsc
![]() |
![]() |
![]() |
![]() |
世展网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 |
销售客服 |
门票客服 |